李鳳軍 郝振剛
摘 要: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林業工程項目加大了建設力度,考慮到各地區林業發展情況,制定多樣化的管理措施,積極引進與應用現代化移植育壯技術,一方面,可增強樹木的存活率,擴大林業發展規模;另一方面,對傳統化移植方式的創新,提升林業工程整體技術水平,滿足各地區林業發展需求。與此同時,還需相關部門與人員積極參與,明確各項工作內容與工作職責,確保各項工作環節中都有專業的人員負責,可及時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為樹木的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環境,從而促進我國現代化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移植育壯技術
林業工程的建設與發展,對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引起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針對各地區林業發展情況的全面分析,可及時發現傳統建設理念與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專業人員對其的詳細分析,制定科學合理地解決措施。尤其是對苗木移栽育壯技術的應用,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提出更高要求,制定完善的實施方案,擴大現代化移植育壯技術的應用范圍,能夠為林業工程的建設與發展提供重要條件。同時,還可降低對苗木移植過程中的損害,針對苗木種類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從而提高林業資源價值。
一、林業工程苗木培育技術分析
(一)正確選擇與處理苗木種子
為提升林業苗木存活率,最主要的前提要求就是對苗木種子的合理選擇與處理,在林業工程實施前,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到種植地區的實際勘察,結合勘察信息的詳細分析,合理選擇苗木種子。通常情況下,會選擇一些優良母樹的種子進行種植。那么對優良母樹的判斷,主要是從樹的形態、年齡、種子外形等詳細分析,確保所選擇的種子適合種植。而對種子的處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催芽處理,需要對種子進行淘洗、清理、消毒等,為其營造良好的催芽環境,才能促進種子的健康萌發。
(二)種植地的選擇
對種植地的選擇,影響因素比較多,無論是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生態條件,還是土壤結構、水分分別情況等等,都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的全面分析,確保所選擇的地址,滿足種子的種植要求。選好種植地后,還需要在種植前對土地進行深耕,改變土壤結構,將土壤中的蟲卵暴露在自然環境中,以有效殺死蟲卵,避免其影響種子存活率。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該地區的空氣、溫度、雨水、陽光等,只有對各項影響因素全面掌握后,才能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
(三)播種
對苗木種子的播種,首先,是對播種時機的合理選擇,要考慮到該地區播種季節,通過對自然氣候的觀察與檢測,明確該地區的自然情況,避免因過早對種子的播種而影響種子的發芽率,也不能錯過播種時間,影響苗木的正常發育。其次,是對播種溫度的控制,如果在種植時間內,該地區的自然溫度比較低,就需要施用有機肥,可逐漸提高土壤溫度。如果是在高溫環境下進行播種,要做灌溉、遮蔽等工作,避免損壞種子。最后,在規定的種植時間內,部分地區會面臨著風沙天氣、持續高溫等問題,為避免種子水分不足,還需要對其進行適當地灌溉,確保種子穩定生長。
(四)合理施肥
施肥,主要考慮到苗木各時期的生長情況,通過對其適當地施肥,可增強苗木的生命力,確保苗木在各階段的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需要注意的是對施肥數量、次數等控制。首先,要考慮到苗木品質的差異性,可選擇在這種植前施底肥,讓肥料在土壤中發酵,對肥量的控制為150g/m2。而在苗木生長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建議選擇有機磷肥、鉀肥、氮肥等,可促進苗木的生長。
(五)加大苗木管理力度
加大苗木管理力度,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到林業工程各項工作環節中,對各項工作的約束性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可及時發現各項工作問題,并采取科學措施的有效解決,避免影響苗木的生長。例如:在苗木生長的過程中,會受到低溫、多風等因素的影響,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及時發現此問題,并進行低溫、沙、風的預防管理,有效降低各種風沙對苗木的傷害,增強苗木生命力。
二、林業工程移植造林技術分析
(一)移植時間的確定
林業工程中的移植造林技術,對林業工程整體發展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林業工程相關部門與人員加大移植造林技術的實施力度,對移植時間的選擇與確定。首先,考慮到種植苗木的習性、種類等不同,需要在移植前做好相應的勘察與準備工作,考慮到苗木規格的不同,對大型喬木、小型喬木種植高度的控制,通常情況下,大型喬木的高度在120cm左右,而小型喬木的高度在40cm左右。而從造林規格的角度分析,在1hm2苗圃中可移植500株苗木。在北方地區對苗木的移植時間選擇,最佳的時間是每年的3~5月,因為此時的苗木處于萌發期,再加上自然溫度的持續升高,可促進苗木的快速生長對苗木的移植可提高成活率。
(二)技術要點
林業工程中的移植造林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在移植的過程中,要確保苗木的安全性、完整性,加大對苗木的保護力度,避免對其根本。枝條等造成損壞,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移植,避免苗木根本失去水分。第二,對苗木規范性地種植,確保苗木根、莖、枝干的完整性,可提高苗木移植存活率。第三,對移植苗木的合理灌溉,考慮到移植苗木的生長情況,可采用合理地灌溉方式,促進苗木的生長,使苗木在新的移植環節中生存。
(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無論是對苗木的培育,還是對苗木的移植,都需要加大對苗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考慮到苗木病蟲害的種類比較多,需要在不同時期做好相應的防治工作,選擇差異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蟲害對苗木的影響與損害。例如:在苗木病蟲害中,最常見的病蟲害就是食葉類害蟲,那么對此類害蟲的防治,在幼蟲時期就要選擇藥劑進行噴灑殺蟲,可選擇果乳油400倍液殺蟲,整體效果最佳,避免害蟲的繁殖,從而為苗木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我國現代化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對林業工程的建設力度,積極引進與應用移植技術,合理現在種植地址、時間,對肥料的施肥處理、水分灌溉等,都可滿足苗木生長需求,加大對苗木移植的保護力度,提前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避免影響苗木存活率,從而擴大我國林業工程影響范圍與苗木面積,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陸偉榮.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綠色科技,2018(21):121-122.
[2]呂文鄭.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農家參謀,2018,582(09):126-126.
[3]謝少華.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及優化舉措[J].產業創新研究,2018,10(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