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郭振華
摘 要:聚焦三農,以發展農村經濟為著眼點,促進農民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始終是黨和國家的關注焦點。尤其在新時代、新背景下,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各級地方農業部門通過進一步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為農業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是,受到傳統思想觀念與人為因素的影響,農業經濟管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圍繞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應對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有效對策
農業經濟管理主要是利用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資源,通過組織、引導、協調,處理好農、林、牧、副、漁之間的經濟關系,構建一個產、供、銷一條龍農業經濟體系,以解決農村剩余人口的再就業問題,進而促進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提升。由于農業經濟發展牽涉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地方農業部門應當正視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點,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進一步拓寬農業經濟發展渠道,為廣大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
一、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機制不健全,崗位職責不明確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的農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由于傳統思想觀念的禁錮,一些舊的管理機制仍然沿用至今,和當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出現矛盾和沖突。而且管理機制的覆蓋面相對較窄,導致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缺乏制度保障,工作開展舉步維艱。比如一些地方的農業部門缺少農業經濟數據的審核機制,這就無法真實反映出農業生產涉及的相關數據,給制訂精準的經濟管理方案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另外,雖然各地方政府部門設置了農業經濟管理機構,不過,在具體工作當中,管理人員對崗位職責內容認知模糊,甚至不清楚該承擔哪一項具體工作,這就給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造成嚴重影響。
(二)獎勵政策流于形式,龍頭企業作用缺失
在農業經濟多元化、多向化發展的今天,各種新型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應運而生,而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眾多企業將關注焦點全部放在企業經濟發展上面。經過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一些龍頭企業橫空出世,但是,各級地方政府只是發揮了龍頭企業作為利稅大戶的作用,并未結合企業的發展實際給予優惠或者相關獎勵政策,導致許多龍頭企業自顧自發展,正向帶頭作用幾乎形同虛設,這就打消了其他經濟效益差以及后來創業者的積極性,對農業經濟的整體推進極為不利。
(三)信息技術應用進程緩慢,管理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目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服務系統已經在地方各級農業部門安家落戶,農業經濟管理也逐步向現代化、科學技術、信息化方向邁進。但是,由于管理人員在年齡結構、文化水平、職業素質方面參差不齊,以至于在實際工作中,信息技術服務系統的應用頻率相對較低。尤其是一些資歷老、年齡大的管理人員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工作模式,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力嚴重缺失,這不僅影響了工作進度,而且也給農業經濟管理績效的提升設置了一道障礙。
二、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有效應對策略
(一)健全管理機制,扶持特色項目
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績效的著力點在于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使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規可守。因此,地方農業部門應當統籌規劃、精心組織,根據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與產業結構制訂實用性、適用性的管理制度,以維護地方農業經濟生產活動的正常秩序,規范管理人員的個人行為,使其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意識,時刻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將具體工作做好、做細、做精。
另外,地方農業部門應當大力扶持當地的特色產業與特色項目,比如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或者扶持企業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等。像當地的一些土特產以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應當優先給予減免稅費、資金扶持、政策扶持等待遇,以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蓬勃發展。
(二)提升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號召力
近年來,隨著農業經濟實體數量的逐年遞增,市場競爭力日趨嚴峻,在這種形勢下,地方農業部門應當針對本地的龍頭企業,制訂精準的技術扶持、資源扶持、政策扶持計劃,幫助龍頭企業擴大對外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投資者與消費者對當地企業產生深刻印象,進而樹立企業良好的對外形象。在市場競爭中,龍頭企業注重長板優勢,及時補充短板劣勢,為市場以及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優質農產品,以確定企業在消費者心理的堅實地位。
與此同時,龍頭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正向引領與帶頭作用,定期與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或者農村創業者共同座談,共同商討,將企業經營的成功經驗和與會人員分享。農業經濟管理人員也可以扮演龍頭企業的顧問角色,及時吸取企業經營管理的成功經驗,并通過互聯網平臺以及社交軟件向外界宣傳與講解企業的發展歷程,為當地企業的經濟復蘇作出積極貢獻。
(三)完善信息服務系統,構建一流管理隊伍
農業經濟管理涉及專業的農業技術以及經濟學理論等多方面內容,但是,信息技術的出現為了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處廣闊的應用服務平臺,管理人員可以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對農業經濟進行宏觀管理與微觀協調,通過數據庫中的各項精準數據,能夠精準判斷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走向與趨勢,進而編制出可行性高的管理執行方案。因此,地方農業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大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完善信息系統的硬件設施,使各項工作能夠順利展開。此外,針對現有的內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集中培訓、專題討論、遠程培訓等方式,提高一線管理人員的個人職業素養與專業管理水平,打造一支一流的農業經濟管理合作團隊,為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堅實的動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