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琴
摘 要: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為提高農村集體利益,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改革是一條重要的發展道路。因此,本文調查分析我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現狀,并提出深化改革的有效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農村集體產權;市場經濟導向;三資管理體系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我國社會經濟改革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其推動了我國農業及農村快速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現狀
我國的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成熟。因此,在該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點,農村產權歸屬界定模糊,由于當前工業化、城鎮化改革不斷發展,影響到農村的經濟結構,從而暴露出農村集體財產制度改革的一些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是農村集體產權歸屬問題。因集體產權的歸屬和利益分配皆不具有明確的標準,影響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又因改革范圍較大,使得不同的鄉村之間無法做到統一,導致難以落實相關政策。第二點,法人地位問題。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后,出現了股份合作社和經濟合作社兩種經濟組織形式。從法律層面來看,股份合作社中的法人主體地位并不明確,從而無法確立產權主體地位,使得無法對外以投資人的身份進行出資,影響了法人的合法權益。第三點,未利用好市場經濟。因市場經濟瞬息萬變這一特點導致影響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程,致使無法合理分配農村資產市場利益,造成農村資源的浪費,拖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進度。第四點,缺乏科學的農村集體管理。在部分農村中,集體資源明確體制尚不完備,外加某些農村干部操作違規,從而影響農村農民整體利益。同時農村集體資產結構在經過改革后形成村級股份合作制,因此需要科學、細致的管理以保證資源、資產的正常運作。
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改革機制
為改善農村產權歸屬問題以及其他問題,應盡快健全管理機制。首先,通過結合產權的認定方面,建立健全三資管理機制。三資指的是:資產、資源以及資金。根據鄉村的實際情況搭建不同規格的交易平臺,其范圍可包括集體建設用地、荒地權益、林權等,例如鄉鎮產權交易平臺。其次,合理進行資源分配。改革機制的完善還應加入制定股權范圍以及農民的股權管理行為兩方面:科學、合理地對范圍進行劃分,對股權管理的各種行為進行約束。同時完善股權登記制度,確保相關人員可以查看各環節工作內容,為后續工作的展開提供理論依據。另外,成立清產核資小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應注重優化農村的清產核資,因此需要成立相關清產核資小組,確保農村清產核資工作的有效進行。最后,通過公開招標的手段,對農村的一些小資產進行處理,而較高等級的資源則應該在相應等級的交易平臺完成。該機制的完善,可有效確保農村基層干部的政策得到落實,從而加大引導農民的效果,實現信息共享,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發展。
(二)優化法人治理結構
要想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深層次的改革,需要提高相關產權公司管理結構的完善程度,從而使法人獲得合法的權益。第一,應重新擬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相關規章條例,其中應具有強化法人結構管理相關內容,以此對該群體進行一定的限制。第二,按成員的參股比例進行利潤分配。根據《公司法》中明文規定,當進行利潤分配時應嚴格按照集體成員的參股比例進行合理分配。但當下我國部分農村在進行資產分配時,并未嚴格按照這項條例進行,而是利用農村集體經濟利益這個名頭,優先扣除了30%的利益,將剩下的70%由集體進行分配。
因此,為保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有效落實,應該合理、科學的對法人管理結構進行優化,使農村集體成員在商議股份和利潤的分配時,有法可依,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有效開展。
(三)發揮市場導向作用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因此農村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對市場進行持續觀察,借用市場的導向作用完善其的交換機制。首先,農村管理人員應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稅收調節制度。通過該制度,可對農村資產市場的利益進行合理管理、分配。其次,相關政府部門機關應進行一定引導,確保社保政策的有效落實,從而解決部分成員的住房問題,加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進程。最后,相關人員需要學習如何將社會中的技術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可通過外包的方式將社會中的專業組織引進來,提高農村的整體技術實力,最大限度地體現出農村資源的價值,從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四)科學管理農村集體資產股權
在我國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根據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的發展現狀,應制定相關規定對農村集體資產股權進行有效約束、管理。在該制度中,主要明確股權量化方面。在制定該管理規定時,應以集體的經濟實力為基礎,以公平、公開為底線,對農村集體成員完成新增擴張提供堅實保障。同時,由于農村經濟產權的股份化,則需要對此設立按照資產份額進行分配的條例,使得集體經濟組織中的每位成員能分得合理的利潤分配。最后,在制定管理體系后期的貫徹落實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農民的經濟狀況進行掌握,并以此為基礎,制定不同的股息稅和資產權益,從而實現全面的有效管理。對部分缺乏改革積極性、拖慢改革進度的村民,應進行一定控制,提高集體資產分配的合理性,以達到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最終目標。
三、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實現農村經濟改革的重點。在改革中,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應通過改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發揮市場導向作用等,實現科學管理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從而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劉擴云.新時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家參謀,2020(14):9.
[2]高迎春.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財經界(學術版),2020(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