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 要:馬鈴薯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普遍的食材,其產量的多少也影響著整體的市場,馬鈴薯組培苗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馬鈴薯的產量,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并且穩定市場的作用。但是在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過程中,污染問題一直是被關注的重點,這一問題直接影響到了馬鈴薯種植的整體經濟效益。為了能夠使得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更加順利地進行,本文將針對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的原因進行詳盡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善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率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有效降低;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率
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規模是比較大的,因此對其進行污染率方面的管理能夠有效提升馬鈴薯種植生產方面的經濟效益。但要想對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中的污染率進行降低,首先就必須要了解產生污染的原因,再針對其原因進行優化。為此,下文將先詳細分析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一、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產生的原因
在馬鈴薯進行組織培養的過程當中,能夠對其產生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消毒工作做的不充分、未能按照程序進行實際操作等等,這些問題都對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率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一)細菌污染
在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的過程當中,接苗前后的操作是能夠直接對生產污染率產生影響的。若在對馬鈴薯進行接苗之前,培養的瓶口位置還未處理干凈,那么就很容易留有不易被高壓以及高溫所殺死的雜菌,在后續的培養過程中,就會導致培養基內長有細菌菌斑。除此之外,培養基滅菌工作做得不徹底的話,也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的發生。若在對馬鈴薯進行接苗之后,外植體周圍出現了細菌污染的情況,那么就很有可能是由于消毒工作做的不完善或者操作不規范而造成的,或者細菌是由植物本身所攜帶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細菌是由基礎苗組織攜帶了細菌或者接苗前沒有發現污染苗并對其進行清理,從而導致了組培苗的細菌污染。
(二)真菌污染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在進行接苗的操作前,培養基的表面已經被真菌污染了,那么其造成的原因大概率是培養基瓶口沒有被封緊,導致真菌進入。不過還有一種情況,當培養基放置于孢子濃度比較高的環境之中,也非常容易造成真菌的污染。如果真菌污染是在馬鈴薯組培苗進行接苗之后的初期培養基表面,并且污染的位置并不固定,那么導致其產生的原因大概率是因為接種室之內的真菌孢子濃度太高,但也不能夠排除是因為操作臺不干凈而引起的真菌污染。如果真菌污染是在馬鈴薯組培苗接苗后期才出現了,那么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培養基封口不嚴實或者植物材料本身就含有內生菌。
二、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過程中降低污染率的有效措施
(一)對植物材料表面進行滅菌
首先為了保證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率能夠降到最低,通常選用的都是無菌的材料,工作人員應該選取生長情況良好、沒有發生過病蟲害的植物作為外植體。對于從室外采集而來的外植體,工作人員一定要第一時間用水對其進行沖洗,最后依據材料的大小,選擇不同類型的藥劑來進行表面滅菌工作,在進行滅菌時,還需要分不同的時間段。對植物材料表面進行滅菌操作的常用藥劑一般都是飽和漂白粉上清液或5%~7%次氯酸鈉溶液和0.1%~0.2%的升汞溶液以及75%乙醇溶液。對植物材料表面進行滅菌時,不僅需要將植物表面的微生物徹底抹殺,還需要盡可能地不傷害植物組織以及它的表層細胞,因此在對植物表面進行殺菌時,若選取乙醇類型的殺菌藥劑,那么滅菌的時間不能夠太久,30s左右就可以了。但一般來說,將乙醇類型的殺菌藥劑以及混合類型殺菌藥劑一起配合起來使用,殺菌的效果會更好。
(二)對培養基進行滅菌
對培養基進行滅菌是降低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率的重要內容,在對培養基進行滅菌時,一定要注意細節,將耐熱的細菌芽孢以及其他類型的微生物全部殺死,培養基滅菌的方式一般都是高壓濕蒸。在進行實際操作時,培養液分瓶時液體不能夠殘留在瓶口以及瓶壁,如果不小心淋上去了,則應該立馬用干凈的毛巾進行擦拭,或者將其直接丟棄,以防出現雜菌滋生的情況。其次,必須要保證壓力表所指示的溫度以及壓力是與鍋內的實際情況相符的,若壓力不足的話,則滅菌效果會很差,一般來說滅菌鍋內部的冷空氣未排放完全則非常容易造成這種情況。進行一系列的滅菌步驟之后,工作人員需要將培養瓶置于保存箱低溫保存。
(三)對接種技術的各個環節進行熟練地掌握
在對馬鈴薯組培苗進行接種前,工作人員必須要對自身進行有效的清潔以及消毒,在工作時,還需要穿戴無菌的工作服以及手套等等。在接種前半個小時左右,超凈就可以正常開機使用了,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對工作臺表面進行酒精的擦拭,其次,則需要對基礎苗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防止出現其已經被污染的現象,檢查完畢后,工作人員需要對接種過程中所使用的器械進行滅菌消毒。在接種的過程中,每剪完一瓶基礎苗后,使用的工具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消毒,先用酒精進行擦拭,再用酒精燈進行灼燒,這樣做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
(四)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環境進行嚴格調控
工作人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為了降低馬鈴薯組培苗的污染率,則需要定期對培養室進行滅菌消毒,并且將紫外燈打開。噴霧降塵的工作是需要每周進行一次的,主要使用的藥劑是75%的乙醇溶液。培養室的日常濕度一般需要控制在70%~80%,如果濕度太高,則非常容易使空氣中的細菌快速繁殖從而造成細菌感染;如果濕度太低,則培養基會逐漸失水,影響組培苗的正常生長。為了能夠對培育室的濕度進行良好的控制,一般都需要在培育室內安裝空調或者除濕機,除此之外,培育室內還需要安裝日光燈,以調節光照時間。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過程中,導致其出現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細菌感染以及真菌感染,要想嚴格地控制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的污染率,就必須要從這兩方面入手進行有效的控制。本文詳細介紹了控制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率的有效措施,希望能進一步促進馬鈴薯產業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菊.淺談如何有效降低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污染率[J].農業與技術,2016,36(10):4.
[2]蘇云芳.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中降低污染率的有關措施[J].云南農業,2004,(07):29.
[3]李清萍.降低馬鈴薯組培苗工廠化生產中污染率的有關措施[J].中國馬鈴薯,2002,(0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