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夏
摘要:意識形態有著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作用,做好疫情應對中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對于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個工作大局,保證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分析闡述了疫情背景下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并針對當前國內意識形態工作現狀,提出了進一步的加強措施和意見建議。
關鍵詞:疫情 意識形態建設 重要性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緒論
新冠疫情爆發后,不同社會價值和輿論導向的博弈日趨激烈。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決遏制意識形態病毒蔓延,防止不良輿論“倒灌”疫情,侵蝕戰“疫”成果。全黨政治思想宣傳和媒體輿論工作者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持續加強國內外意識形態工作的分析研判,站位全球防疫大局,用事實說話,引導全國人民擦亮眼睛,自覺抵御國外不良言論。同時堅決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絕對領導,全力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加強正面宣傳引導,突出榜樣作用,弘揚社會正能量,確保在奪取疫情防疫和經濟發展雙勝利路上人心齊、力量足。
1.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員干部都要自覺承擔起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戰略任務,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斷鞏固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1.1 意識形態工作是鞏固黨執政地位的重要保障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一次又一次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新形勢下,影響黨長期穩定執政的因素有很多,集中表現在“四大考驗”“四種風險”上,特別是在當下西方各種極端勢力和主流輿論利用疫情大肆攻擊我國制度體制,制造輿論病毒。面對挑戰風險,必須嚴守思想底線和意識紅線,才能讓敵人無機可乘。
1.2 意識形態工作是維護安定團結政治大局的根本舉措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西方一些別有用心國家大肆煽動負面言論,加上疫情過后的經濟下行和失業率的抬升,國內潛在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突出,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尤顯重要。艱難時刻,只有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能戰勝困難,共克時艱;只有安定團結穩定的政治大局,全國人民才能安心一道抗疫情、抓發展、奪勝利。因此,意識形態工作除了被動的抵御和防范之外,更要把握主動權,確保始終占領輿論高地,主動宣傳發聲、及時糾正偏差、消除不利影響,維護全國大局。
1.3 意識形態工作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億萬中華同胞的共同努力,實現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離不開意識形態工作的強有力支撐。只有全體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道路堅信不疑,一以貫之,中國道路才能堅持不懈,行穩致遠。中國精神是扎根于中華沃土的民族精神和新時代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激勵著全體中華兒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中國力量是一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在這次新冠疫情的戰斗中,正是一個又一個挺身而出平凡身影的不懈努力,正是一個又一個團結集體的拼搏奉獻,我們才獲得這來之不易的階段性勝利。
2.疫情背景下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面臨的多重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作為“黑天鵝”事件的持續蔓延,也激活了蟄伏于國內外社會的意識形態病毒。如頻繁現身的虛假新聞,種族主義、歧視主義言論,老調重彈的中國威脅論,西方媒體一貫奉行的妖魔中國論等等,致使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諸多風險,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2.1 敵對勢力加緊文化侵蝕與滲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國內文化認同
文化滲透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文化領域,西方話語仍然占據優勢,我們總體依然處于一種弱勢、守勢地位。本次新冠疫情,西方極端勢力伺機而動,采取極端隱蔽手段進行文化滲透。利用虛假新聞造成公眾誤解就是一種典型方式,近一段時間,美國、荷蘭部分知名醫生及媒體大肆宣傳普通人不用帶口罩,并借機無中生有抨擊中國生產“假口罩”、質量不過關等等。如果不及時以事實回擊、以數據說話,在外媒的大肆攻擊下,加上國內不時爆出的產品質量問題,極易在國內造成不良影響。
2.2 西方國家奉行網絡霸權主義,國內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危險系數增大
沒有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就沒有國家的長治久安。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借“網絡自由”之名,大肆輸出意識形態,鼓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詆毀社會主義制度。特別是本次新冠疫情中,西方國家采取雙重標準,對于中國果斷采取的封城限行等防控措施大肆攻擊,認為侵犯“人權”“自由”;而對英國、意大利等國家采取的類似措施,則鼓吹是“顧全大局”。這種雙重的標準就是其網絡霸權主義的集中體現。我國當前網絡安全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在意識上,相比于發達國家還比較滯后,需要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和攻關力度。
2.3 網絡媒體加速發展催生滲透新模式,主流意識形態宣傳引導相對滯后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截至2020年4月,我國網民數量已經突破9億,這個龐大群體的背后是無數的新思潮、新觀念,其中一些極端、黑暗思想充斥且迅速泛濫,近兩年曝光的“自殺群”“虐待群”就是顯著表征。同時,各種滲透方式方法層出不窮。新冠疫情期間各種不穩定因素增多,滲透渠道模式也更加難以跟蹤定位,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3.努力做好疫情背景下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
3.1 在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絕對領導上下功夫
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方向不偏、道路不倚;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更好抵御西方極端勢力的侵蝕;只有始終加強黨的領導,才能使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煥發勃勃生機。在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全黨全國、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的領導同志,全國各級政治思想宣傳和媒體輿論工作者應緊密團結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做到講政治、識大體、顧大局,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以實際行動共筑意識形態工作的鋼鐵防線。
3.2 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上下功夫
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是立黨、強軍、興國的根本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事關方向、道路、旗幟等根本問題。全國意識形態建設工作者都要旗幟鮮明地同國內外錯誤思潮作斗爭,特別是面對疫情特殊時期西方國家隱蔽的、取巧的意識形態滲透,要勇于斗爭,更要善于斗爭。一方面,自身必須堅定信仰、堅定信念、堅定信心,馳而不息地同國外輿論勢力作斗爭;另一方面,要善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掌握境外不良言論,直擊其雙重標準、自相矛盾等實質問題,引導全國人民正確看待和主動抵御西方意識形態及冷戰殘余病毒的侵蝕。
3.3 在構建以正面宣傳為主的輿論引導機制上下功夫
如果說抗疫一線是戰“疫”的第一戰場,那么新聞輿論場便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二戰場,是防疫特殊期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場域。總書記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一些群眾存在焦慮、恐懼心理,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新聞輿論戰線是意識形態工作的第一陣地,不能出現任何疏忽和大意,稍有不慎便會被人利用,制造思想恐慌和輿論混亂。因此,務必進一步強化以正面宣傳為主的輿論方針,始終堅守意識形態主陣地,牢牢把握新聞輿論話語權,不斷壯大防疫正能量。面對國際疫情形勢和不良言論,要積極發聲、主動回應,宣傳中國抗疫精神、中國抗疫方案,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3.4 在強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情生態上下功夫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關于疫情防控的謠言接連不斷,西方國家和極端勢力借機散播錯誤信息,搶占網絡意識形態制高點。對此,我們應多措并舉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情生態。一是堅持黨管網信工作不動搖。全黨全國意識形態工作者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空間傳播正向信息。二是落實網絡意識形態主體責任制,明確網絡主體權利義務,對破壞網絡輿情生態的造謠者及問題媒體平臺予以嚴厲處罰,肅清網絡整治生態。三是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引導各網絡平臺主體摒棄低俗趣味和極端文化,積極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抗疫正能量。四是探索建立網絡意識形態全球治理機制。
4.結論
意識形態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全國人民的堅決擁護和支持,任何外部勢力的造謠生勢和蓄意滲透,都將無功而返、不攻自破。針對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惡意中傷和隱形滲透,我們要敢于亮劍和斗爭,有理有據有節的回擊,同時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人民更加客觀公正的了解中國。同時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正面報道、守好輿論陣地、豐富宣傳形式、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N].人民日報,2018-08-23(1).
[3]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