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


剛畢業的人常常離職跳槽,在各種工作中游移不定。好在年輕人的犯錯成本比較低,及時找到方向就可以快速成長。
蘇州女孩小蕓今年24歲,大學畢業1年多了,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而且她對于職場生活似乎已經感到厭倦,對未來非常迷惘。
畢業一年半跳槽頻頻
小蕓在蘇州長大,也一直在蘇州工作,平時吃住都在家里,父母收入較高,目前都還沒退休,她的生活沒有太大的負擔。她在工作上很沒有耐心,稍有不滿就想離開。小蕓說:“我真不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人,以前讀書就不夠認真,現在工作也不夠努力,也許讓自己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在外貿公司的工作已經是她的第6份工作了。“我的頭兩份工作都是在新媒體行業,常態性加班累成狗,然后還沒有加班費,很快就沒有熱情,所以我就走了。然后我去了一家廣告制作公司,我不喜歡公司的作品風格,自己也沒有發揮的空間。第四份工作在一家很小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應聘的時候對方說到天花亂墜,實際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業務發展得一點也不好。第五份工作是在一家股份制銀行做臨時工,我覺得將來沒有轉正的機會,就放棄了。現在在這家外貿公司做人事,這工作吸引我主要是因為輕松,事情不多。”很多人說小蕓太任性,但她認為自己每一次離職都是正確決策,非走不可。
不愛工作想裸辭
小蕓在這家外貿公司也快待不下去了。公司去年的效益不好,漲工資無望,而且因為她入職時間很短,公司也沒有給她年終獎。“同事們不容易相處,上級也不是很重視我,然后薪資待遇也算不上多好,我真覺得這工作不要也罷。”
隨著離職次數增加,小蕓的自我懷疑也越來越嚴重。“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沒有目標的生活太難受了,可我又不知如何改變。”
平時業余時間里,小蕓最大的愛好是畫畫。她從小就學畫畫,曾經得過不少獎,當年父母不希望她當藝術生,因此她沒有走上美術專業道路。小蕓曾設想過從事藝術相關工作,但是遇不到好的機會,也沒有勇氣去走不尋常的路。她理想中的工作應該要能發揮自己優勢,人際關系簡單,工作方式靈活。
小蕓家里有3套房,她沒有買房的壓力,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日常消費也不多。現在她自己手上可以支配的資產有 5 萬元,是以前零零碎碎存下來的。因為數目不多,她對理財也不怎么上心,基本就是放在余額寶里。另外,她每年固定會買消費型的健康險和意外險。
小蕓想找有經驗的人咨詢一下,如何做好生涯規劃和相應的理財準備。她說:“我其實不急著賺大錢,但我希望賺錢的方式是有意義的、能讓我滿足的。”
選對職業 輕松理財
文 / 本刊記者 丁辰
換了 6 份工作依然覺得不開心,那么就是選錯了職場方向。在跳槽前,我們需要思考自己對于工作的定義,是為了賺工資填飽肚子,還是為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快樂。對于小蕓來說,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再學會一些輕松的理財方式,才是最適合她的道路。
明晰職業目標
為什么換了6份工作依舊感到迷茫?小蕓曾經在新媒體、廣告制作公司、互聯網創業公司、外貿公司、股份制銀行任職,人事、策劃都做過,結果還是沒有找到她理想中的工作,那可能是她在第一份工作時就沒有對自己做好正確的職業規劃。
從她跳槽的經歷來看,她對自己和行業狀況都沒有充分的了解,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并制訂相應的行動規劃也會很難。要知道,在任何行業或公司上班都可能遇到各種問題或困難,也許是加班,也許是不靠譜的上司,這些都不是任性離職的理由。決定個人職業方向的關鍵,應該是堅持自己的專業能力,選擇更有發揮空間的平臺,而不是盲目轉行。
小蕓最大的愛好是畫畫,雖然沒有走上美術專業的道路,也沒有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但未必不可以嘗試一下,如果專業水平不夠,可以選擇藝術院校再進修一下專業技能。目前與畫畫相關的行業和崗位有許多,如動漫行業、游戲行業、設計行業等,還有一些畫手自己開直播、做視頻,也可任職于公司接商業圖片,這種半宅家的工作狀態,人際關系較簡單,工作方式也更靈活。目前,各大視頻平臺給予的激勵資金根據點擊量、播放量發放,即使是下班時間做點視頻、畫畫,也可不占用平日上班時間,帶來更多額外的收入。
輕松打理流動資金
小蕓目前個人資產負債狀況很簡單,資產有5萬元現金,無負債,家中有3套房產無購房需求,且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日常消費較少。假設她離職后短期內暫無工資收入,月度支出6000元,那5萬元現金夠用8個多月。我們不妨先把3萬元現金放進3個月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中,許多銀行推出了低門檻的短期理財產品,剩余的2萬元放入貨幣基金中備用,如果3個月內還沒找到目標收入的工作,再從到期資金里抽出2萬元放進貨幣基金備用,剩下的1萬元再投資到銀行理財滾動3個月。以此類推,可以按比例減少,但要將剩余資金酌情分配為貨幣基金和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作為流動性儲備。
從目前小蕓的收支狀況來看,每月雖可結余3000元,但年度是負數,虧損23800元。想要扭轉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制儲蓄,每月攢出一小部分資金進行定投。基金定投只需要提前設置好定投協議,后續無需多花時間,本金定時定額投出,效率很高。建議投資貨幣基金和指數基金,比如上證50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等,也可投資優秀公募基金,每月投資金額毋需太高,500~1000元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小蕓每年會固定購買消費型的健康險和意外險,在這個階段就配置了保險,是很難得的。對于3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言,正處于事業起步期及打拼期,有社會基礎醫療保障,但可用保險預算總體較少,對保費支出相對比較敏感。由于重疾發病日趨低齡化,且該年齡段群體的財務抗風險能力較低,應盡早轉嫁核心風險。在購買意外險的基礎上,建議根據實際經濟情況選擇防癌險或重疾險產品作為意外險的補充,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階段的推進,保險上的支出需要定期調整,險種選擇也將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