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



定制化時代徐徐開幕,已經有無數的新技術、新模式和定制工作者在探索和創造可能性。未來的產品和服務都將無縫地適應我們的需求,任何個性化的愿望都可以被實現。
春節期間,新版本微信的紅包功能多了一個“紅包封面”選項,用戶輸入序列號即可領取定制的紅包封面。領取定制封面后,用戶在發紅包時可以選擇使用通用默認紅包封面,也可以選擇使用定制紅包封面。
目前定制紅包封面業務還沒有開放給個人用戶,個人用戶只可以領取使用,企業、政府、媒體和其他組織才可以申請定制封面,計費標準是10元/個,起訂量100個。今年定制方還可以在紅包封面下拉頁面中展示5個圖片、視頻,具有更強的個性表達空間。新聞一出來,就有很多網友熱切地詢問如何定制紅包。
人們連發一個線上紅包都要標新立異,就像游戲玩家喜歡限定主題皮膚一樣,在宣揚個性的時代,什么小細節都隱藏著定制的商機。
馬云在隱退前說過:未來通電的商品都將智能化、聯網數據化;不通電的商品都將個性化、定制化。隨著新消費觀和新技術的出現,定制化生產是一個趨勢,需要企業和個人調整自己的策略,走在時代前頭。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
消費水平提升伴隨著消費觀念的變遷,現在的人們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和品質。很多新行業、新職業應運而生,我們有更多機會去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產品和服務。
比如,節假日期間,旅游線路設計師是定制游游客的好幫手,能滿足大家個性化的旅游需求。過去,人們外出旅游要么跟團走,要么參考大眾化的旅游建議來做功課,現在大家更希望收獲不尋常的旅程。旅游線路設計師很多都是從傳統導游轉型而來,他們對所在的旅游目的地非常熟悉,掌握多種規劃方案,能根據不同需求,為游客定制專屬的旅游線路并提供后勤保障,讓游客獲得最好的旅游體驗。消費者的升級和服務者的轉變互相成就。
目前正火爆的雙師課堂被贊為“魔法學校”,核心價值是能為每個不同的孩子定制課堂。傳統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地上課,學生無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雙師課堂則開啟了對話式教學,由名師負責線上直播授課,由輔導助教教師負責答疑輔導、鞏固練習,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放在首位。
大家印象中很古板的鐵路系統也對定制化潮流作出了回應。例如,2019年年底,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特色定制”列車服務。團體旅客達到指定人數后,就可以定制專線列車,開行時刻、運行線路、經停車站、車種車型以及服務設施都可以根據旅客的需求來確定。
在量產產品上留下自己的獨特印記可以被理解為另一種定制。2020年開年不久,蘋果官網就上新了AirPods無線耳機的激光鐫刻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在AirPods上鐫刻姓名等個人信息,還可以自定義較大字體文本和單色?emoji 表情包。寶馬也早已引入了部分車型的定制服務,客戶能夠按自己的喜好自定義車身顏色、專屬徽章等,能篆刻個性化的中英文文字。過去5年間,寶馬交付給中國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部件數量已經增長了近14倍。
超市商場也在用定制化產品確立優勢。2019年來勢洶洶的Costco和Aldi等外資零售品牌就用高度精選定制化的產品和自有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渠道不再是重點,面向顧客的服務才是決勝之處。例如,Costco曾與耐克合作過高性價比的定制款運動鞋,像這樣的企業合作定制產品模式不僅帶來了特別的商品,也讓專屬的低價成為可能。
定制曾經是高端服務
在前工業時代,生產力低下,傳統的手工業產品很少。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一切,流水線生產成為高速發展的推動力,生產流程、配件等被標準化,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東西不再短缺。但是,產品也變得雷同,市場上充滿了批量生產的同款。
在這種情況下,手工定制作為一種高級的消費選擇登上神壇。比如代表著奢華生活的定制珠寶、定制服裝、手工豪車,它們必須依靠有經驗的工匠來完成,凝結著人的智慧和技藝。高奢族群放棄了效率,不惜代價打造獨有的、高品質的產品。這種傳統的高級定制離普通百姓的生活比較遠,作為一種“絕活”般的存在,至今也不缺市場。例如,法國工業部審批核準的高級定制服裝品牌需滿足至少4項要求:在巴黎設有工作室,能參加高級定制服女裝協會一年兩度的女裝展示;每次展示服裝至少有75件以上由首席設計師完成;常年雇用3個以上的專職模特;每個款式的服裝件數極少,基本由手工完成。這樣的操作方式明確了人工、人力的價值,維護匠心和精致工藝,并不會隨著時代前進而褪色。
定制服務走向大眾
在后工業時代,定制化、個性化的需求勢不可擋。如今的定制化趨勢指向一種大規模定制。定制服務和產品走下神壇,為更多人服務,不再只是少數人的享受。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定制的應用場景擴大到無限。
3D打印具有多樣化制造、精確實體復制等特點,在個性化定制上有很大的應用空間。今年1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為一位罹患骨巨細胞瘤的患者植入了為她定制的3D打印鈦合金椎體,進行脊柱支撐重建。這是2020年1月1日中國《定制式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試行)》實施后的首例定制式醫療器械植入手術。定制式醫療器械是針對指定患者的罕見特殊病損、由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基于醫療機構特殊臨床需求而設計和生產的個性化醫療器械。運用3D打印技術就能夠做到定制醫療機械的快速成型。
近年來的美妝熱潮同樣在利用新技術走向定制化。不久前,美妝業巨頭歐萊雅發布了一款名叫Perso的家用設備。Perso擁有人工智能驅動的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化妝品配方。用戶首先通過配套的應用程序,用手機拍下自己的皮膚照片并上傳,ModiFace算法能夠分析識別照片中皮膚的深度皺紋、細紋、黑斑和毛孔可見度。然后,根據地理定位數據,系統還會評估用戶所處的位置環境條件。最后,用戶輸入自己的皮膚護理問題,就能得出個性化、精準的配方。
金融科技讓銀行網點也有了場景化的定制服務。針對不同客群的特點和需求,網點可以提供靈活的專項服務。比如,針對喜歡跑網點的長者客戶,很多銀行在智能機器上選取了中老年客戶的高頻交易類型,開發簡易版功能,不僅字體變大,交易時限變長,風險提示和安全保障也強化了。2015年以來,基于大數據的深度學習被廣泛關注,各大銀行也紛紛試水人工智能投顧服務。
定制人才價值突顯
在定制化大潮下,能夠滿足定制化生產和服務要求的人才,往往具有更靈活的工作能力和更強勁的創造力。機械化的工作會被取代,而創造性的思維永遠都不會過時。要適應定制化時代,必須先把自己變得獨一無二。
本期《封面文章》,我們采訪了4位在不同行業進行定制化服務的創業者、從業者。他們過著各自的定制人生,工作內容與眾不同、豐富多彩,有的在做傳統的定制服務,比如高級珠寶定制、婚慶定制,有的在嘗試新的定制服務,如在線“翻轉課堂”。他們的工作總是圍繞著別人的需求。但是,在為別人服務、為別人定制的過程中,他們也實現了自己獨特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