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為加強對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監督管理,近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了《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
近年來,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十分搶手。隨著原本在各大互聯網平臺炙手可熱的“寶寶類”產品的監管趨嚴,為了滿足現金管理的需求,許多投資者轉而選擇了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自2018年7月后,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增長較快,數據顯示,目前這一類型的產品規模接近4.5萬億元。
什么是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
現金管理類產品是指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每個交易日可辦理產品份額申購、贖回的商業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可能還有人對此類產品并不熟悉,簡單地說,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大體特征和過去的互聯網寶寶類產品十分類似,大都可以隨時購買、隨時贖回,有時候也被稱為銀行T+0理財產品。
那么,它和互聯網寶寶類產品有什么區別呢?其實,就產品的投資標的、申購贖回等主要特征上來看,兩種產品的差異并不大。不過,自2018年6月,監管機構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簡稱“快贖新規”),貨幣基金,也就是互聯網寶寶類產品的單日、單賬戶每日的快速贖回額度僅為1萬元,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流動性。此后,“寶寶類”產品的收益率一路走低,目前大部分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僅略超2%。
2018年7月,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過渡期內,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的‘攤余成本+影子定價方法進行估值”,首次提出現金管理類產品概念,要求進行嚴格監管,允許此類產品在一定條件下采用攤余成本計量。
與此同時,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尚未受到貨幣基金的相關監管限制,因而廣受市場追捧,此類產品不僅沒有快贖額度的限制,一些銀行推出的現金管理日產品單日、單賬戶的快贖限額可高達500萬元,甚至無限額要求;而且,收益率也普遍較高,大部分產品都在3%以上,甚至一些收益較高的產品可達到將近4%的水平。
大額贖回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然而,隨著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規模越來越大,一些風險也暴露了出來。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答記者問中指出,與貨幣市場基金相似,現金管理類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允許投資者每日申購贖回,容易因大規模集中贖回引發流動性風險,風險外溢性強。
制定《通知》是落實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和《理財子公司辦法》等制度要求的具體舉措,有利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產品業務運作,防止不規范產品無序增長和風險累積,穩定市場預期,推動業務規范可持續發展。
投資范圍受到嚴格限制
《通知》首先在投資管理方面,對于產品的投資范圍作出了明確規定。根據《通知》要求,現金管理類產品應當投資于現金,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銀行存款、債券回購、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內(含397天)的債券(包括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等貨幣市場工具;不得投資于股票和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以及定期存款利率為基準利率的浮動利率債券,已進入最后一個利率調整期的除外;不得投資于信用等級在AA+以下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金融工具。
同時,《通知》也規定了投資集中度的相關要求,分別對每只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同一機構的金融工具、有固定期限銀行存款、主體評級低于AAA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以及全部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同一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和債券等,提出了比例限制要求。
在產品的流動性和杠桿管控方面,《通知》對銀行作出了5點要求,包括加強投資組合流動性管理、加強杠桿管控、加強久期管理、強化投資者分散程度、加強融資交易管理等。
單人單戶每日贖回不高于1萬元
此次《通知》要求加強贖回管理,對于產品認購,要求審慎確認大額認購申請,合理控制產品投資者結構;對于產品贖回,要求加強對巨額贖回的管控,針對具體情形明確強制贖回費用、延期辦理部分贖回申請或者延緩支付贖回款項等措施。
尤其是《通知》在第十條“風險控制”中指出,商業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應當審慎設定投資者在提交現金管理類產品贖回申請當日取得贖回金額的額度,對單個投資者在單個銷售渠道持有的單只產品單個自然日的贖回金額設定不高于1萬元的上限。這里的“1萬元”限額,可以理解為此前針對貨幣基金的1萬元快贖限額,今后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相關贖回規定,可能會對標貨幣基金,同時其特有優勢將會弱化。
此外,在申購和贖回的具體規定上,當日申購的現金管理類產品份額應當自下一個交易日起享有該產品的分配權益;當日贖回的現金管理類產品份額自下一個交易日起不享有該產品的分配權益,也與貨幣基金的申購贖回相關規定類似。
未來針對單個投資者的大額贖回申請,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如超過產品總份額的1%,可能征收1%的贖回費用;如超過產品總份額的10%,銀行也可采取部分贖回或延期辦理等措施。
過渡期至2020年底
為確保平穩過渡,《通知》充分考慮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經營和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合理設置過渡期,明確過渡期自《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0年底,促進相關業務平穩過渡。
過渡期內,新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應當符合《通知》規定;對于不符合《通知》規定的存量產品,實施整改。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通知》充分考慮機構承受能力,審慎設置過渡期,并規定符合《通知》要求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在過渡期后仍能夠繼續發行存續,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消除不確定性,防范銀行在過渡期結束前集中拋售資產出現斷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