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近期,多款熱銷的健康險產品開啟了“2020版”的升級大潮,迭代范圍包括保障內容、增值服務、可選附加險等多個方面。對于有相關配置的保險消費者而言,新年也是個按需選擇相關升級產品的好時機。
隨著保障意識的增強,健康險已經成為了許多消費者進行保險保障時的首選。而為了應對日益提升的健康保障需求以及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各家保險公司也在捕捉用戶需求、擴充保障內容以及升級增值服務等領域加速發力迭代。新年伊始,近年來“增長驚人”的健康險市場也已完成了一波紅火的2020版升級潮,迭代范圍包括保障內容、增值服務、可選附加險等多個方面。對于有相關配置的保險消費者而言,新年也是個按需選擇相關升級產品的好時機。
多款熱銷產品完成升級
中宏長保安康/福星鉅惠版2020版:全新主險選擇 緩解特藥用藥壓力
2019年底,中宏保險完美升級長保系列明星產品,隆重推出“中宏長保安康/福星鉅惠版2020保險產品計劃”,同時開發全新的特藥保險可供投保人選擇。
據悉,此次投保“中宏長保安康/福星鉅惠版2020保險產品計劃”,投保人可選擇投保?“中宏特定藥品費用醫療保險”,特定藥品費用保障最高可達300萬元,可有效減輕患病后的用藥費用壓力,保障范圍覆蓋多種高發疾病的特藥,全面突破醫保目錄,令人安枕無憂。此外,“中宏特定藥品費用醫療保險”還可為客戶提供院外購藥直付服務,在全國150余個城市、800多家藥房的藥店提供直付和全程冷鏈藥品配送服務,為被保險人購藥提供有效幫助。
另一方面,“中宏長保/福星鉅惠版2020保險產品計劃”在繳費期間的設計上也出現了更多選項,同時設置有輕癥重疾保費豁免功能,可給予投保者更多的靈活選擇權利。
平安e生保2020版:住院保障升級 新增多款可選附加險
作為行業中頗具代表性的“百萬醫療險”,“平安e生保”的2020升級版延續住院醫療險高保額、低保費的優勢,同時將門診保障延長3倍以上,將住院前后30天門診費用涵蓋進入保障范圍。此外,升級后的“e生保2020”在原有一般醫療保險金200萬元的基礎上,進一步針對癌癥、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器官移植術等120種重大疾病將保額增至最高400萬元,旨在更好免去患者對于治療費用的后顧之憂。
附加險方面,升級后的“e生保2020”除可選最高100萬元的質子重離子保險金責任外,還可附加亞洲特定醫療保險金責任。投保客戶可通過這一可選責任獲取涵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全程就醫安排服務以及最高600萬元保額等超越一般“普惠型保險”的保障及服務體驗。
好醫保2020版:優化升級智能回訪、健康告知、腫瘤特藥服務
作為另一款網紅款百萬醫療險,支付寶與眾安保險合作定制的中端醫療險產品“好醫保”也已全面升級為“好醫保2020版”,上線智能化全量回訪、優化健康告知、升級腫瘤特藥服務3項服務。
具體而言,所有用戶投保后3天內,眾安保險均會電話回訪告知用戶擁有的權益,根據用戶個人狀況對相關重要事項進行說明解釋。在健康告知的優化上,好醫保2020版會根據被保險人不同年齡展示定制化的健康告知,并對健康告知中各個疾病種類進行歸類呈現。而升級后的腫瘤特藥保障服務則聚焦癌癥患者的實際需求,可為癌癥患者提供免費用藥基因檢測,并協調專家二次就診,結合用藥前檢測結果為后續腫瘤的精準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對于無法在院內購買到的藥品,還支持送藥上門服務。
平安抗癌衛士2020版:新增質子重離子責任 可選腫瘤特藥用藥保障
作為知名的抗癌保障產品,“抗癌衛士2020”的產品升級著重發力癌癥先進治療保障,在原有的保障基礎上增加了最高100萬元的質子重離子保險金責任,且在增加保障的同時下調了對應保費,雖然幅度非常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了“加量不加價”的誠意。
除了免費新增的質子重離子責任,升級后的“抗癌衛士2020”還支持最高150萬元的腫瘤特藥用藥保障。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保障需求選擇是否附加這一項保障。作為年初“開門紅”的福利,對于在 2020 年 1月 8 號前投保、被保險人年齡在 18~45 歲的保單,該項特藥保障將實行免費贈送。
理性看待“升級換新”
綜合而言,健康險產品的升級通常是多方面的,升級的范圍和具體內容以及對應的費率調整也各有不同。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與否的關鍵還是在于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衡量升級的項目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另一方面,近年來也有部分保險公司推出了一些名為“保單升級”的活動,讓持有老保單的客戶退保、減保,然后給予一些所謂的“優惠”“福利”措施,再以減保或退保資金投保新的保險產品。針對這一情況,監管部門也曾專門公開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退舊保新”時應該做到四個“心中有數”:
一是對自身保險需求做到心中有數。不同的保險產品,其風險保障、儲蓄或投資功能側重不同。消費者應當根據自身家庭狀況、所處人生階段及收入等因素,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此外,保險產品側重于風險保障,消費者不宜把保險同銀行存款、國債、基金等片面比較,更不能把保險當成其他金融產品的替代品。
二是對銷售人員鼓動“退舊保新”的理由做到心中有數。銷售人員往往會以舊保單收益低、公司回饋老客戶的福利等理由鼓動消費者“退舊換新”。消費者不應輕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應該通過保險公司官方渠道核實銷售人員理由的真實性,切勿盲目跟風減保或退保。
三是對“退舊保新”產生的損失做到心中有數。減保或者退保會影響原有保單收益和保障,并可能產生退保損失。在鼓動消費者“退舊保新”時,銷售人員往往避重就輕夸大轉換新合同的好處,而故意隱瞞舊保單減保或退保產生的損失。消費者應該認真了解“退舊保新”可能產生的損失,作出理性選擇。
四是對新保單相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不同保險產品,繳費期限、保障范圍存在差異。消費者應當仔細閱讀新產品的保險條款,了解新產品的繳費金額、繳費期限、保障期間、保障范圍等信息,認真配合保險公司進行回訪,及時行使猶豫期權利,避免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