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
摘 要:在大型石油化工企業生產中,由于會存在許多易燃易爆品及其他有害物質,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導致火災、爆炸等情況發生,因此做好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滅火救援工作十分必要,這也就需要加強救援裝備的保障。對此,本文也結合了以往歷年的滅火救援演練案例,對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裝備保障進行了以下簡要分析。
關鍵詞:大型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裝備保障
一、歷次大型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演練的主要特點
近幾年,為了切實解決在大型石油化工滅火救援中的各種裝備保障問題,消防部門也在2016年-2018年先后在大連石化火災跨區域、海南跨海區域石油化工、廣西東盟石油化工分別展開了相關滅火救援演練,以上三場演練也是消防部門近幾年來所開展實施的跨區域大型石化火災滅火演練,其演練形式新穎、科目實用、效果良好,以下也將就此三場演練對其特點展開分析。
(一)方式新穎
相較于以往“火煙見習”的方式,上述三場演練采用了以“演、練、考、教、研、學”為主的新模式,此種演練模式將在降低對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顯著提升演練的實際效果,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實戰訓練有很強的實證作用。演,本次演練打破了以往常規演練的老套路,大膽創新,認真研究了課題設置;練,演練主要是以實戰為核心,嚴守實戰;考,主要是創新考評方法和標準,做到綜合、全面、客觀地評判和衡量;教,此次演練不僅是訓練,同時更是教學;研,經過之前的培訓,得到了系統和全面的研究;學,參與觀摩的人員主要是來自于各個層面。
(二)理念先進
各類消防隊和社會后勤單位全程參與,初始火控、陣地設置和過程處置等所有要素的作用是這三項演習的主要亮點。“全過程、全要素”的理念,不僅會貫穿于演練全過程中,也必將貫穿于今后的救援培訓中。這不僅是消防救援理論的重大創新,也是提高消防部門戰斗力的基本保障。在此前的滅火演練中,社會聯動部都有派遣相關人員參加演練,以檢驗平時聯動的成效,堅定了戰時打贏的信心與決心。
(三)戰勤保障有力
我國戰勤隊伍在歷經近十年的發展建設后,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進步,并且其保障能力也在持續提升。他們在以往的重大火災和救援行動中也都發揮出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而這三場演練也是對其體系建設的一次重大考驗。實踐也充分證明了構建戰勤保障體系是建設當前時代消防后勤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消防部門提升戰斗力的有力保障。
二、大型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裝備保障現存問題
(一)缺乏裝備編成概念
部分參加演練的單位在調動裝備時,大多是根據裝備的種類、類型、數量等因素進行調動,而非根據裝備組織的觀念進行調動。因而所調動的裝備比較分散,無法形成裝備合力。如,水罐泡沫消防車和舉高噴射消防車是分開作戰,并未根據“補、供、打”滅火救援進行組織,鏈式配備泡沫液輸轉車、泡沫消防車、舉高噴射消防車,最終導致滅火效率和性能較低的消防車占主導作用,而主戰消防車卻無法占據良好的地形,不能連續供應泡沫液,甚至于一些舉高噴射消防車和泡沫消防車仍然還存在相互干擾現象。與此同時,增援隊也調集了許多諸如在道路兩側的排煙消防車、高架平臺消防車等并不適用的車輛裝備,盡管這看起來十分有氣勢,但是卻無法起到有效的消防作用,并且還會使警力資源被無效占用。
(二)實戰型裝備器材配備不足
要想切實做好石油化工的火災滅火救援工作,就要加強對實戰型裝備器材的配備,而這也是目前救援工作中的困難之一,主要體現在其一缺少遠程泡沫液輸轉裝備,盡管目前各大石化基地所處地區的消防部門中都有遠程供水系統,能夠使消防部門長時間遠程供水問題得以有效解決,但遠距離供應泡沫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其二是缺少大跨距舉高噴射消防車,通常高噴車大多停在罐區道路上,并與罐體保持特定距離,盡管舉升的高度可以高過罐體,但由于其還會受到臂架安全工作范圍限制,無法在對罐頂尤其是拱頂罐呼吸閥門進行滅火,所以,有必要開發一種可以撲滅罐體各個方向火災的大跨距舉高噴射消防車。其三是缺少大流量移動炮,防火堤對移動炮與罐體的距離角度有一定限制,因為現有移動流量以及射程不足,滅火強度低,水漬損失大,所以也需要不斷加強對實戰所需的大流量移動炮的研制。此外,移動救援炮救援平臺、遠程偵檢器材以及便攜器材也相對缺少,此處便不一一闡述。
(三)裝備統型問題未解決
在進行相關火災滅火救援演練中,對于裝備不一致的問題也明顯突出,其具體體現在:①接口不一致。由于各參演單位水帶接口都各不相同,所以只能盡可能多地應用變徑接口,有一些接口需要多次變徑,這也無形中使壓力損失有所增加。 ②服裝不一致。這主要體現在各參演單位配備半盔、全盔,甚至3/4頭盔的情況都有;對于靴的配備也各不相同,有皮靴也有膠靴,此外對于阻燃頭套顏色的配備方面也各不相同。③標識不一致。這主要體現在演練場地消防車顏色有不同;有些消防車上有技術參數,有些則沒有。每個隊伍的帳篷樣式也并未達到有效統一。
三、提高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裝備保障能力的措施
(一)推進裝備統型建設
首先應當遵循“引領實戰需要、深入研究論證、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的原則,不斷推進裝備統型建設[1]。在此建議有關消防部門和總隊兩級根據“車輛裝備系統系列、器材裝備統動力源、防護裝備統外觀”的原則,成立裝備統型領導小組及其設立專家委員會,以開啟裝備統型工作,采用 “需求調研、類型分類、綜合論證、采購指導”的方法不斷擴展到裝備建設的各方領域,以爭取在兩三年內完成裝備統型建設工作。在此建設期間,應當遵循以下原則①依照法律和相關標準,遵守市場原則;②堅持實戰牽引,分還級分類;③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穩步推進。
(二)建立采購平臺和試裝制度
通過結合完善的招標入圍、線上選購、合同供貨等方式來實現裝備的集中采購,同時借鑒其他優秀單位的集中采購做法,來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消防裝備采購平臺,以使裝備采購信息更健全、使采購審批流程更簡化、使采購質量和效率更高效。同時,還要形成需求驅動的新格局,不斷建立設計論證和試裝制度,以徹底解決“公司自產什么裝備、團隊配備什么裝備”的問題。公司新設備的整體設計需要消防部門進行論證,并且在銷售前需要消防部門進行測試,以保障其滿足實戰要求。
(三)引導石化滅火裝備的研發
首先,要對石化滅火救援裝備的要求進行收集總結,以引導公司開發新裝備。 同時,加大對裝備創新的支撐力度,并充分激發基層消防員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基層部門研制符合實戰所需的裝備。依托基層裝備技術創新來推進裝備的研發,逐漸形成以實戰需要牽引、以基層消防人員發起、以裝備科研部為主導、以生產公司來承擔制作的服務實戰型、承接消防員利益體系的裝備研發生產模式。
(四)加強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供應
首先要嚴格遵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新開發裝備產品的技術評價,在確保其質量安全的情況下,不斷加強對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同時,做好應急裝備的物資儲備工作,依照區域內災害或事故的性質、以及消防救援的實際需要,來儲備相應的、有特定針對性的裝備物資,同時,及時調整儲備種類和數量,實現動態化儲備。此外,還要實現滅火劑供應飽和,改變重大石化火災應急調度和泡沫運輸的長期局面,履行石化企業主體責任,評估企業火災風險,儲備足量的滅火劑。
結論:綜上所述,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安全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生產人員都是至關重要的,而石化火災滅火救援裝備的保障是做好石化火災滅火救援工作的關鍵,對此石油化工企業以及有關消防部門都要對其予以充分重視,通過上述方法,提升石化火災滅火救援裝備的保障能力。
參考文獻:
[1]常松.大型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救援裝備保障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