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兵 顧林海
摘 要: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重點在于調節生態風景園林的環境生態,這種環境生態不僅包括動植物的生活狀態,還包括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基礎設施等。現階段,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方向偏向于園林中自然景觀的構造,包括建設植物群落、種植必要的灌木以及草坪的日常保養和維護等,更為關鍵的是,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應具有較好的持續性,這樣方可提升施工技術應用水平,也可切實提高生態風景園林的整體施工質量。
關鍵詞:生態建設;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方法分析
引言
生態風景園林施工與普通類型的土木工程施工不同,其實際的施工建設內容流程并不復雜,包含的施工內容不多,實際的施工周期也較短,但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施工設計要求較高,其設計方案不僅會影響施工技術的應用質量,更會對后續的園林養護工作產生影響。
1.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應用要求分析
1.1應具有較好的多部門協調溝通效能
施工技術的應用要求往往與施工技術本身的技術應用要求關系不大,因為此類技術的應用流程以及相關技術操作規范已經相對層數,只要施工人員具備一些相關施工經驗,即可在施工中落實技術應用要求,相應的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應用質量也較好。而突出的問題是施工技術應用期間各施工部門之間的溝通問題,這種溝通問題會影響生態風景園林施工設計方案的應用質量,也會影響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實際進度流程。在實際的生態風景園林施工中,進行施工作業的工作人員會根據施工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施工期間需要應用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在施工計劃初期就已經被確定,但由于施工人員能力有限,相應的組織能力較差,導致在出現問題時,相關的溝通和交流工作不到位,一些小問題會被擱置,最終對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質量產生影響。從此角度分析,若要切實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應用水平相關管理部門以及施工人員應重視提高部門之間溝通和交流的效能。
1.2應符合施工技術應用的細節性要求
此處所指的施工技術應用細節性要求包括土壤處理、植物養護等工作,此類工作的施工細節性較強,并且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經驗性,對施工人員的技能要求也較高。從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應用要求的角度分析,技術應用細節性要求是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質量的重要基礎,生態風景園林整體面貌能否具有較好的環境適應性或者相關基礎設施的應用質量是否合格,其均與施工技術的應用細節相關。其中,土壤處理工作需要結合區域內的具體的植物特點,植物養護工作也應具有周期性,并且這種養護周期應與當地的天氣氣候相聯系。實際上,生態風景園林在施工初期往往運行較好,但在后續的工程運營中,就會出現一些基礎設施損壞、植被生長狀態不佳等問題,此類問題會影響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整體質量,換言之,生態風景園林建設雖然注重整體結構形式,但技術應用過程絕不能形式化。
2.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應用質量提升途徑分析
2.1建立施工數據記錄規范,強化部門溝通效能
生態風景園林施工的技術溝通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應具有較好的參考性,相關的技術應用文件也應清晰有效。為此,為了強化部門溝通效能,施工管理部門應建立施工數據記錄規范,要求相關施工人員在施工中,積極記錄技術應用數據,并在發現問題時,以數據的形似展示具體的問題,這也是提高技術應用效率的管家措施之一。例如,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期間,如果出現了植物運輸以及植物栽培類型的問題,施工人員在與相關技術部門和設計部門在溝通此類問題時,應從植物運輸數量、栽培面積以及相關土壤挖掘進度的角度與相關部門溝通此類問題,而不是將問題直接拋給相關管理部門,這樣方可提高部門之間溝通的效能。另外,如果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設計變更問題,設計部門也應及時與施工部門取得溝通,詳細講解設計變更的區域,并將其具體的技術應用流程講解清楚,落實到實際的園林施工中,突出設計內容的指導性,以免設計變更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應用形式產生誤導。
2.2以土壤調配和養護工作為重點,落實施工技術應用細節
首先,從土壤調配的角度分析,由于生態風景園林的施工工作大多于植被相關,而一些植被對栽培土壤的要求較高,為此,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實際的園林施工設計要求和施工環境特點,積極做好土壤調配工作。此間,施工人員需要從土層厚度的角度分析不同施工區域中土壤環境的特點,并根據植物栽培的具體要求,衡量此種土層厚度是否可滿足植被的移植要求。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從植被栽培的整體角度分析園林區域中的土壤分布情況,在滿足基本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施工人員需要對土壤不足的區域補充土壤,此時的土壤可來源于施工中的其他園林區域,也可直接從外部進行土壤運輸,無論是哪種土壤,均應符合植被移植栽培的營養環境要求,這也是確保植被成活率的關鍵;其次,從養護工作的角度分析,施工人員應注意選擇合理的生態養護周期以及養護方式,包括植被灌溉周期以及與環境美化相關的除草、修剪周期等,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園林中各類植物的長勢,也可保持生態風景的美觀程度。
2.3合理應用喬灌木種植技術,預留微灌溉施工通道
喬灌木種植技術在生態風景園林施工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并且由于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工作與喬灌木種植技術的應用要求較高,為此,施工人員在應用喬灌木種植技術時,除了要遵守種植技術應用規范之外,還應積極分析園林施工建設環境的實際特點,以此為基礎,提高喬灌木種植技術的應用適應性。首先,施工人員需要明確灌木種植區域的土壤環境要求,并且需要根據移植土球的大小選擇種植穴的直徑和深度,一般而言,種植穴相較于喬灌木的土球直徑,應大出至少70cm,并且也需要保證有至少40cm的有效覆蓋深度;其次,在移植起挖喬灌木時,施工人員需要確保苗木土球直徑應為根部直徑的7~8倍,這樣方可提高喬灌木移植的成功率;另外,在栽培完成之后,施工人員應在園林施工區域中預留微灌溉施工渠道,借助此類基礎設施,也可應用微灌溉技術為生態風景園林中的各類植物提供有效的灌溉用水,從而可促使生態風景園林中各類植物的長勢符合園林施工建設的一般要求。
3結束語
總之,在園林施工建設中,相關管理部門和施工人員應以優化生態風景園林施工設計為基礎,科學選用風景園林施工技術,并結合實際的施工建設情況,靈活變化施工技術應用方法,充分落實施工技術應用要點,進而促使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更合理,實際的技術應用效果也更符合生態風景園林施工建設的具體要求。
參考文獻:
[1]陳雪萍.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提升的有效途徑探析[J].居業,(04):46-47.
[2]張璐欣.新形勢下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科技經濟導刊,(03):59-60.
[3]楊成.提升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有效途徑[J].房地產世界,(01):103-105.
[4]陳信華.生態風景園林施工技術的提升途徑[J].產業科技創新,2020,2(34):63-64.
作者簡介:
周志兵(1981—),男,漢族,浙江淳安人,本科學歷,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