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
摘 要:10kV輸電線路施工內容較為復雜,應根據工藝要求做好施工內容的梳理,在基礎施工、塔桿架設、線路敷設等基礎上形成科學、高效施工體系。尤其是要把握好10kV輸電線路施工技術的運用,利用好現代化裝置,這樣不僅可以降低10kV輸電線路施工風險,還能夠有效提升線路敷設效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電力工程10kV配電線路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10kV;配網線路;施工技術
引言
作為電網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10kV配電線路施工工作至關重要,雖然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10kV配電系統管理體系。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的10kV配電網絡已經不能滿足現有要求,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用科學的施工方法對10kV配電網進行管理,建立更完善、更安全的管理體系。努力維護整個10kV配電網的正常運行,為廣大用戶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用電體驗。
1.10kV配網工程特點
因為電力行業具有高科技的特點,因此相比其他領域來說,其施工主要有以下要求:對于10kV配電網領域的施工管理來說,相較于其他施工其對技術性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它也更復雜,需要注意全面性和細節。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1)10kV網絡建設系統的復雜性,在整個10kV配網工程的施工管理過程中,涉及面較廣,且人員的流動性較大。(2)全面性,其綜合性特點主要體現在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上。這是由于該行業有更多的施工技術,而在施工過程中通常會有更多的施工技術交叉進行,它要求施工技術人員具備優秀的技能,并且由于上述技術和施工人員的影響,10kV配電網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管理必須要全面。(3)在施工和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每個具體細節,對于電力行業的建設,其中大部分會有許多功率元件的安裝和應用,有大量各種類型的功率元件。因此,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安裝要求,控制好質量,建立完善的質量體系,確保實現有效的監督和管理[1]。
2電力工程10kV配電線路的施工技術
2.1施工準備
第一,在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施工開始以前,需要全面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開展施工現場調查研究工作,完整填寫調查記錄與相關報告,掌握施工現場首要資料。第二,需要組織分析,開展細致化的施工圖紙會審,積極參與相關部門開展的施工圖紙審查會議,主動和監督、設計以及業主交流互動,切實落實審核意見,促使施工圖紙審核構成閉環管理模式。第三,在工程施工工序開展施工工作以前,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資料、施工現場調查實際情況、施工設計變更方案嚴格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制定施工舉措與作業指導書。第四,需要按照施工需求進行施工技術培訓工作。在實際進行工程施工工作以前,針對工程施工特征,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質量安全、測工培訓,按照輸電線路工程進度展開特殊工種技術培訓,讓教育培訓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2]。
2.2供配電線路施工的測量放線
在供配電線路施工當中的測量放線時,要對相關的圖紙和數據進行合理檢查,并對相關文件所需要的防雷設備和接地體的位置進行確定。測量放線可以使整體工程無差錯,是最為基礎的步驟之一。在施工時,需要對建筑的出入口和接地設置的距離進行合理設置,接地裝置與建筑物入口距離應小于3m,接地體水平方向的深度要達到1m以上。這樣才可以對局部進行很好的絕緣處理,并降低跨步電壓,實現整體的安全性。
2.3基礎施工
基礎施工質量不達標,就會造成桿塔在運用階段產生程度不一的沉降、形變與倒塌事故,因而必須要強化輸電線路基礎施工工作,保證基礎工程建設施工質量,這是確保超高壓輸電線路順利運轉的重點之所在。再者,因為地形地質情況存在多樣化的特征,必須要在輸電線路工程建設基礎施工中,按照各地質情況挑選適合的施工技術,采用和施工場地相符的施工方式展開施工,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尤其是遭遇巖石與流沙的時候,必須要全面勘察塔位四周地質情況,觀察和設計有出入與否,這樣有利于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3]。
2.4桿塔施工技術
一是電桿就位。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電桿和預制構件不得產生碰撞,需要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裝卸時需要安排專人現場監管,以免發生急劇墜落或不正確支吊的情況,對于部分桿頂封堵脫落的情況需要及時補封。將電桿運輸到相應位置后將其豎直立好,控制位置偏差在允許范圍內,例如橫向位移小于20mm,桿梢位移小于桿梢直徑的1/2。
二是基坑施工。根據設計圖紙提前對電桿基坑進行準確定位,一般來講直線桿的橫線路方向位移要控制在50mm以內,順線路方向位移則需要控制在設計檔距離的3%以內。另外,分支桿、轉角桿、橫線路以及順線路方向的位移全部需要控制在50mm以內。面對不同的地質水文條件時,同樣需要采取相應的技術工藝做好基坑處理,保證基坑結構具有較強的穩固性,包括水田、地下水位較高以及土質松軟的區域,可以通過加卡盤、人字拉線以及混凝土澆筑基礎等方式進行電桿基礎的加固;如果遇到有水流沖刷的區域,還需要設置圍臺或圍樁。
2.5架線施工
(1)進行布線。架線形式要按照被跨越對象的差異性挑選,借助拖地與張力展放當成架線展放方式。運用拖地展放方法時,無須抽動放線盤,僅僅需要在地下開展導線拖放即可,施工非常簡單,無須采用專業設施設備。可是對導線磨損與勞動效率低,需要多數人力參加,與此同時在山區施工時不能確保工程建設施工質量。(2)放線。在超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需要采用張力放線方法。在展放中,避免讓超高壓電線拖地。在使用張力放線、緊線與附件安裝環節,需要關注到導向磨損問題,要合理使用舉措減少摩擦。(3)緊線。在進行工程建設緊線施工以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查看子導線于滑車中的位置,防止出現跳槽的問題;查看導線間出現絞勁與否,假設出現了絞勁的情況,需要把導線整理順暢,接著開展施工工作。查看直線壓接管處,假設壓接管位置不佳,需要進行處理以后,才開展緊線施工,假設導線受損,需要處理以后進行施工[4]。
2.6加強防雷處理
配網線路多裸露在外,遇到雷雨天氣,很容易受到影響,且這類線路多穿過山林,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線路雷擊機會,也會引起配網線路施工故障。針對這一情況,有必要及時采取防雷措施。(1)提高線路中絕緣體性能,能防止線路遭受雷擊。在具體操作時,很多電力工程高壓輸電線路多使用大跨越高桿塔,因而增加了桿塔落雷的概率。在落雷過程中由于塔頂電位較高,因此應做好電路絕緣處理。通常而言,在高桿塔中適當增加絕緣子串數量,延長地線與導線間距,可以有效提高線路絕緣性。(2)為了防止雷電襲擊,應在配網線路中多使用避雷線避雷,其可以達到較好的成效。在配網線路中鋪設避雷線,可以避免雷電對導線帶來影響,還能分解雷電流,這樣就能合理控制流經桿塔雷電流。此外,避雷線安裝操作簡單、方便,經濟實用。
結束語
為保證配電線路后期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要注意對桿塔選址的篩選,遠離水區以及自然災害多發區域。同時,決定配網線路供電質量的另一項要素便是導線,面對露天工作環境,所選線纜必須要具有較高的耐腐蝕性與機械強度,以及要降低損耗。為滿足配網可靠穩定供電的核心要求,在進行架空線路施工時,除了上述要求以外,還要做好其他各項細節的把控,保證每個節點均符合專業標準,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馨,李喜龍.電力配網架空線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風,2020(25):132-134.
[2]魏鑫.電力工程配網架空線路的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1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