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煤礦安監局/供稿
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煤礦年均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分別是2000年至2014年平均數的8.6%、7.9%、12%,沒有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看似簡單的數字,反映的是在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日新月異的背景下,云南省奮起直追、融入洪流的步伐,也凝聚著云南煤礦安全監察隊伍的艱苦努力、全情付出。
“云南煤礦安監局的監察員業務精湛、執法嚴格、作風嚴謹、服務到位,在堅守煤礦安全生產中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是值得我們依賴、尊重和學習的榜樣。”產煤大市曲靖市一位分管副市長的評價,正是云南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真實寫照。
近幾年,隨著煤價高漲,煤礦企業生產沖動強烈,“五假五超、三瞞三不”等違法違規行為多發頻發,成為云南煤礦安全生產的“頭號威脅”。對此,云南煤礦安監局明確“打非治違是監察執法永恒主題”的工作思路,排除干擾,亮劍執法,重拳打擊煤礦違法違規行為。僅2018年,該局就查處煤礦企業嚴重違法違規生產建設典型案例(行政處罰罰款 50萬元以上)54個,其中行政處罰罰款超過100萬元的有18個;2019年以來查處典型案例23個,其中罰款超過100萬元的有13個。
2018年12月,在對曲靖市一處煤礦實施突擊檢查時,監察人員結合發現的疑點,通過認真分析圖紙、多次入井核查,最終查實該煤礦以假密閉隱瞞4處作業點的違法行為,依法對該煤礦開出了責令停產整頓、罰款446萬元的“大罰單”。2019年1月,云南煤礦安監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昭通市一處建設煤礦開展突擊夜查,針對煤礦存在的以建設為名組織生產的違法行為,依法責令該礦停止建設,并給予行政罰款243.5萬元。
面對煤礦違法行為越來越隱蔽、花樣越來越翻新的新情況,云南煤礦安監局充分利用突擊夜查、“殺回馬槍”、召請礦山救護隊進入密閉區域檢查等方式,與違法違規煤礦斗智斗勇、短兵相接,努力做到“打非治違”精確制導。2018年10月,監察人員從昆明出發,奔襲500余公里,租用車輛直達昭通市一處煤礦進行突擊檢查,分兵同時控制要害場所,將煤礦采用假圖紙、隱瞞采掘作業面及入井人數等違法違規行為抓了個正著,最終罰款176萬元,被礦方感嘆為“兵從天降”。而在巡查昆明市一處停產煤礦時,該礦故意設置路障,在監察人員步行近2公里到達煤礦時,煤礦已人去樓空。監察人員假裝沒有發現可疑行跡,在離開煤礦后當晚召請礦山救護隊殺了個“回馬槍”,在打開鎖閉的井口入井檢查后,查實了該礦違法組織生產的行為。
在嚴查重罰煤礦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云南煤礦安監局通過警示教育、聯合懲戒等綜合手段,著力強化執法震懾。2018年以來,對查處的典型案例,云南煤礦安監局逐個實施公開裁定。這樣做既是規范執法、公正執法和執法信息公開的需要,也是為了達到“查處一礦、教育一片”的目的,讓煤礦企業有所忌憚,三思而后行。此外,云南煤礦安監局通過召開約談會、警示教育會,讓違法違規煤礦“紅臉出汗”;通過手機短信將所有典型案例查處情況發送給全省煤礦負責人、煤礦安全監管監察人員,要求舉一反三、對照檢查;通過文件通報給地方政府及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加強聯合懲戒,督促強化監管。
云南省現有煤礦400余處,監察執法任務重、戰線長,監察力量不足,是擺在云南煤礦安監局面前的另一道難題。對此,云南煤礦安監局通過事前制度制約、事中過程管控、事后監督考核,著力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既增強了執法的效能效果,也最大程度避免了監察人員的履職風險。
在制度制約方面,云南煤礦安監局編制了《煤礦安全監察工作手冊》和23個《煤礦安全專項檢查表》,制定了《煤礦安全生產“紅線”暨煤礦安全行政執法“底線”暫行規定》《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執法程序暫行規定》《重大行政處罰備案辦法》等執法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監察執法、事故查處、行政許可、監督檢查地方政府煤礦安全監管工作等方面的基礎標準體系,基本實現了監察執法活動程序化。
在過程管控方面,云南煤礦安監局開創性實施執法預審制度和執法計分考核制度,設立專門的執法預審機構,對所有執法決定前置審查,突出“十查”(一查執法程序是否合法完備,二查相關記錄資料是否清楚完整,三查隱患和問題的描述是否全面客觀規范準確,四查對隱患和問題的處置是否恰當,五查擬作出行政處罰的違法事實是否客觀真實,六查收集的證據是否確鑿充分,七查法律法規適用是否準確,八查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是否適當,九查執法文書使用和制作是否規范,十查與前期對同一煤礦的監管監察執法行為是否銜接),統一尺度,查缺補漏,改錯糾偏,推進嚴格規范公正執法。同時,云南煤礦安監局實施執法文書“六把關”,通過檢查組組長現場把關、分局案審委審查把關、法律顧問跟進把關(重大案件)、分局法制審核小組審查把關、分局主要領導審查把關、省局執法監督組審查把關,確保執法文書零差錯。
在監督考核方面,云南煤礦安監局不斷完善考核體系,根據各處室、單位職能職責,細化分解85個方面542項考核事項,對單位實施點對點精準考核,對監察執法人員嚴格規范執法情況進行量化考核計分,并作為評價履職行為、年度評先推優、干部任免乃至追責問責的重要參考,督促監察人員依法行政、履職盡責;明確監察分局黨總支書記為執法監督工作第一責任人,嚴格實施“前有監察、后有監督”,重點整治“檢查不用表格、下井不帶儀表、執法不講程序、表述不對規程、隱患不上文書”等問題;加強執法分析,定期通報各單位、部門監察執法情況,分析存在的矛盾問題,實行清單化整改;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評議,跟蹤執法過程,實行全過程、全環節執法監督,定期抽查各單位、部門執法案卷,采取自評互評、走訪煤礦企業和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等方式,客觀評價監察執法行為。
“對執法行為的嚴管細控,特別是實施執法預審制度,貌似增加了工作環節和工作量,實則大大提高了執法效能,也使我們在監察中更有底氣了。”該局一名監察員如是評價。
與前些年相比,云南煤礦總體辦礦水平、安全生產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但煤礦多、小、散、弱、安全基礎差、事故風險高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變,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人不會干、礦長不會當、煤礦不會管的情況普遍存在。為此,云南煤礦安監局在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明標對表,逐項攻堅,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夯實煤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其中很多做法為國內首創。
首家梳理明確企業安全主體責任18個方面27大項70小項內容、企業全員安全責任5方面17項內容,印發全省煤礦企業,指導煤礦企業決策層、管理層、技術層、操作層知責、明責、履責、盡責;細化69種責任不落實行為處罰標準和處罰依據,把“逢查必問、逢查必考、逢查必究”貫穿所有監察執法活動,促進煤礦主體責任落實和管理人員素質提升。
首家組織編寫《煤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編制指南》《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編制指南》《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編制指南》,包含58個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102個常見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編制、136項煤礦安全管理制度編制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依據、編制要點和內容要求,指導煤礦企業落實安全責任,規范操作行為,健全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建設的“指南體系”。
首家編印《煤礦事故隱患排查表》,梳理明確井工煤礦15個方面295項、露天煤礦16個方面170項排查內容,指導煤礦企業抓實隱患排查治理,督促煤礦企業認真開展自查自改,逐步形成“日排查、周分析、月總結、季通報”的長效機制;將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監察等查出的事故隱患清單移交屬地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督促整改銷號“清零”。
首家實施監察員“點對點”聯系服務指導煤礦制度,要求當好煤礦企業信息聯絡員、工作督辦員、技術服務員、普法宣傳員、風險警示員,引導督促煤礦企業不斷提升“管理、裝備、素質、系統”;積極為煤礦企業“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出謀劃策、牽線搭橋,促成各地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煤礦企業人員到先進地區學習“四化”建設和安全管理經驗。
2019年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給全省煤炭產業發展、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目標、更嚴要求,明確了保障措施。“我們要把握好機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進一步在理順機制、改進方法、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在嚴格執法、指導服務、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有效發力,共同推進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云南煤礦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賀德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