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標,李一君
(海口經濟學院旅游與民航管理學院,海南海口 571127)
近幾年,隨著我國養雞業的發展,蛋雞的養殖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蛋雞養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預防治療相關疾病,會用到抗生素。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不僅會對細菌性疾病產生一定耐藥性,還造成雞肉、雞蛋中的藥物殘留,危害人類的健康,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吳志文,2015)。中草藥添加劑中生物堿、皂苷類、多糖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無耐藥性、不易殘留、毒副作用小等優點,在畜禽養殖中被廣泛應用(王芳,2019)。黃芪是我國傳統的豆科植物中草藥,其含有多糖、黃酮、生物堿、皂苷類等活性物質,具有固表止汗、補氣升陽、益氣健脾、脫毒生肌等多種功效,臨床中以干燥根入藥(丁煌,2019;崔潔,2019)。 相關研究表明,黃芪莖葉中所含的氨基酸種類多于根部,其所含的多糖類、黃酮、皂甙類等活性物質與根部相當(畢小鳳,2017;張艷,2016)。黃芪莖葉在豬、牛等養殖過程中應用較多 (孔祥杰,2017; 周慶民,2016),而國內關于黃芪莖葉在家禽生產中應用研究較少。本試驗在海蘭褐蛋雞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黃芪莖葉粉,研究其對海蘭褐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為黃芪莖葉進一步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1 試驗材料 黃芪莖葉購自呼和浩特市善誠生物有限責任公司,在55~60℃烘干箱內烘干,進行超微粉碎。
1.2 基礎日糧配比 參照 《NY/T 33—2004雞飼養標準》推薦飼料中產蛋雞高峰期配方配制試驗雞的基礎日糧,其飼糧組成和營養水平見表1。
1.3 試驗設計與管理 試驗選用43周齡體重相近的海蘭褐蛋雞240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1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2、3、4組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5%、1.0%、1.5%干燥粉碎后黃芪莖葉粉,預飼期7 d,試驗期60 d。各組蛋雞飼養管理條件相同,每個試驗組中以每個重復為一個單位,單獨給料,采用乳頭式飲水器自由飲水。每日飼喂2次,收蛋2次,光照時長為16 h/d,定期免疫與消毒。

表1 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干物質基礎)
1.4 指標測定
1.4.1 生產性能測定 參照黃竹等(2019)報道的方法,在試驗期間,每個試驗組以重復為單位,每日記錄每個試驗組的日采食量,每日記錄各組(以重復為單位)產蛋數、蛋重、軟破殼蛋數、畸形蛋數、死淘雞數等,每周統計1次采食量,計算其產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平均采食量、死淘率。
1.4.2 蛋品質指標測定 參考盛東峰等(2019)報道的方法,試驗結束,每個重復組隨機挑選10枚蛋,送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動物營養實驗室測定蛋殼厚度、蛋質量、蛋黃顏色、哈氏單位、蛋形指數、蛋黃比例等蛋品質指標。
1.4.3 經濟效益指標測定 根據蛋雞養殖過程中的飼料成本,以基礎飼糧價格2.5元/kg,市場雞蛋價格9.88元/kg,黃芪莖葉價格6.5元/kg為基礎,進行成本計算,分析經濟效益指標。
1.5 數據分析 試驗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試驗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用P<0.05表示差異顯著性。
2.1 黃芪莖葉對蛋雞生產性能檢測結果 由表2可知,試驗3、4組平均蛋重較1組比分別提高10.7%、9.7%(P < 0.05),試驗 2組高于 1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之間相比,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的產蛋率、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組,差異性不顯著 (P>0.05);試驗3、4組的料蛋比較1組比分別降低12.2%、10.9%(P<0.05), 試驗 2組低于 1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死淘率均低于 1組,但是差異性不顯著(P>0.05)。

表2 黃芪莖葉對蛋雞生產性能檢測結果
2.2 黃芪莖葉對蛋雞蛋品質檢測結果 由表3可知,試驗3、4組的蛋質量較1組比分別提高10.7%、9.2%(P<0.05), 試驗 2組高于 1組,差異性不顯著 (P>0.05), 試驗2、3、4組之間相比,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哈夫單位、蛋形指數均高于1組,差異性不顯著(P>0.05);試驗3、4組的蛋殼厚度較1組比分別提高7.3%、7.1%(P<0.05),試驗 2組高于 1組,差異性不顯著(P > 0.05),試驗 2、3、4 組之間相比,差異性不顯著(P > 0.05); 試驗 2、3、4組的蛋黃顏色、蛋黃比例均高于1組,但是差異性不顯著(P > 0.05)。

表3 黃芪莖葉對蛋雞蛋品質檢測結果
2.3 黃芪莖葉對蛋雞經濟效益的檢測結果 由表4可知,試驗2、3、4組蛋雞的經濟效益均高于1組,試驗3、4組較1組相比分別增長13.3%、12.3%。
黃芪莖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且含有多糖類、黃酮、皂甙類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營養與保健的雙重作用,被廣泛應用于畜禽養殖中,具有提高動物生長性能和機體免疫力等多種作用 (畢小鳳,2017;張艷,2016)。相關研究表明,平均蛋重、產蛋率和料蛋比是評價蛋雞產蛋性能主要指標之一。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3、4組平均蛋重較1組比分別提高10.7%、9.7%(P<0.05),料蛋比較1組比分別降低 12.2%、10.9%(P < 0.05),試驗 2、3、4組的產蛋率、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組(P>0.05),說明添加1.0%、1.5%黃芪莖葉粉可以有效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可能由于黃芪莖葉中所含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蛋雞機體的免疫力,提高飼料消化率,促進食物消化與吸收,改善了產蛋雞的生殖道環境,因而有效提高了蛋雞生產性能。與曹立輝等(2016)報道的黃芪莖葉可提高蛋雞生產性能結果一致。

表4 黃芪莖葉對蛋雞經濟效益的檢測結果
蛋品質指標主要包括蛋黃顏色、哈氏單位、蛋殼厚度、蛋質量、蛋形指數、蛋黃比例等,蛋質量越高、產蛋量越好,哈夫單位與蛋的新鮮度和蛋清質量有關,哈氏單位越高,蛋清品質越好,蛋越新鮮,因此蛋品質是影響商品蛋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胡昌艷,2016)。本試驗研究表明,試驗3、4組的蛋質量、蛋殼厚度較1組比分別提高10.7%、9.2%、7.3%、7.1% (P < 0.05),試驗 2、3、4 組的哈夫單位、蛋形指數、蛋黃顏色、蛋黃比例均高于1組(P>0.05);說明添加1.0%、1.5%黃芪莖葉粉可以有效改善蛋雞的蛋品質。可能黃芪莖葉中所含的活性成分、促生長因子和氨基酸等,可調節蛋雞體內的物質代謝,促進體內鈣、磷的吸收,提高蛋殼厚度,因而提高蛋品質。根據蛋雞養殖過程中的飼料成本,進行成本計算,分析經濟效益指標。結果表明,試驗2、3、4組蛋雞的經濟效益均高于1組,試驗3、4組較1組相比分別增長13.3%、12.3%。說明黃芪莖葉粉可提高蛋雞的經濟效益,在臨床中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1.0%黃芪莖葉粉可以提高海蘭褐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