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逸 姜瑾華/本刊記者

有這么一種米,以40元/公斤的高價在天貓上熱銷,田塊化“私人定制”供不應求,把一大片原生態稻田搬到南京新街口最豪華的德基廣場前,引來全城潮人紛紛打卡。它的品牌叫“艾津”。
有這么一群人,一掃農村“3860部隊”的刻板印象,充滿著青年才俊的斗志與活力,用智慧和汗水無怨無悔澆灌希望的田野,種出了令人稱贊不已的“歐標”大米。他們被稱為“綠領”。
位于南京市六合區橫梁街道三友水庫旁的千畝艾津稻園,風景秀麗,廣袤無垠,生機盎然,稻田一年一季稻一季綠肥,堪稱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典范。來現場體驗農事的賓客不自覺哼唱起周杰倫的“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與艾津的年輕人攀談,他們也會微笑著告訴你“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艾津公司由曾任江蘇省農藥研究所南京農藥廠廠長的“60后”張申偉于2003年創建。2013年起,隨著公司主營業務由植保等農業社會化服務轉向以優質稻米生產為主的農業全產業鏈探索,一群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農業院校的年輕人陸續加盟艾津。截至目前,44人的團隊里共有18個研究生,其余也均為本、專科畢業生。年少多才學,平生志氣高。7年來,“高知”隊伍凝心聚力,勤勤懇懇將稻米生產推上了新高度。
談起手下的這幫“孩子”,“領頭羊”張申偉的話語中充滿感動、感激和感嘆:“公司轉型初期,招兵買馬是我最頭疼的事。從沒料到會有這么多大學生愿意投身有些人眼里又臟又累的第一產業,他們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尤其是前幾年,公司處于投入階段,生產價值較少,銷售渠道有限,能給大家的待遇也著實不高,但他們依然任勞任怨,不計回報地付出,對公司不離不棄。作為領導,我心中充滿感激。搞農業是需要情懷的,沒有情懷很難堅持。曾經,未來誰來種田是社會各界關心和焦慮的話題,如今,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對鄉土的熱愛、對農業的堅守,看到了稻田守望者的朝氣和夢想,看到了中國農業的希望!”
“我們中,有的生于農村,有的學在農校,之所以沒有追求‘跳出農門’,主要原因就是那份難舍的鄉愁。”“小胡子”金振鵬如是說。江蘇溧陽人的他,2011年從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專業碩士畢業,曾就職于南京某地產集團,負責管理給公司開設的飯店提供食材的“私房菜園子”。為了從“服務一撥人”到“服務很多人”,從“種好一塊田”到“種好一片田”,2015年,他毅然降薪跳槽到艾津,為實現“耕者有其田,更要種良田”的夢想去努力。田管面積更多,工作變得更苦,他也曾因為太累打過退堂鼓,“夏天特熱,下田要帶3件長袖衫,要脫下來擰5次汗”,終于還是憑著那份情懷堅持下來,“累并快樂著,習慣成自然”!
當然,光有情懷不能當飯吃。在優質稻米生產業務逐步走向正軌、慢慢打出名氣后,艾津公司也開始每年給全員調薪。不僅如此,外地員工在南京買房首付不足時,公司雪中送炭提供無息貸款;女員工生二胎休產假,非但沒有減薪或“被辭退”,還能因為前期工作表現而升職加薪;公司基地離南京城區較遠,有班車、食堂與宿舍做好“便民服務”;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被困湖北且腿部受傷而遲遲不能返崗的財務人員也得到了公司妥善的關懷與安排……給突出貢獻員工分股權,幫困難員工配偶找工作,公司人事上的人文關懷,不是簡單的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更是對人心的慰藉、對情懷的呵護。隊伍穩了,人心齊了,事半功倍。一份份榮譽朝他們涌來,艾津團隊先后被評為“2018年感動江蘇十大年度人物”和“2019年南京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魚米之鄉的江蘇,稻米產業是農業優勢主導產業,是保供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江蘇眾多的稻米品牌中,艾津可謂是獨樹一幟。“我的地盤聽我的,要做就做到最好。”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專業碩士畢業的公司技術副總經理王光提起“歐標”一詞頗為自豪。為了不辜負稻園空氣、水土質量上佳的好環境,也不滿足于生產市面上已較常見的綠色食品,艾津團隊選擇江蘇優質大米品種“南粳46”精心培育,匠心獨具地將歐洲食品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和國內標準進行整合,國內首創高于以上標準的全新企業標準。這其中包括安全控制指標497項、口感品質指標14項、膳食營養檢測10項,共計521項,比國人屢屢從日本買回的“日標”大米還多出219項,是目前國內外標準最多、實施最嚴的稻米。

2019年國慶期間,艾津稻園在南京德基廣場戶外設置的主題展
2015年3月,一場“蘇米”與“日標”大米品質“擂臺賽”在江蘇展開。相關權威檢測機構分別選測正在大超市銷售的6種“蘇米”和5種“日標”大米。結果,艾津歐標大米的前身——南京“超日標”大米勝出。2019年12月15日,南京優質稻米評選大賽上,10位專家對參評大米的外觀、氣味、口感等指標逐一進行“盲評”,“艾津歐標大米”等8個品牌大米獲得金獎,這也是艾津稻米連續第四年獲得金獎,“艾津歐標”同時獲評“南京好大米五大品牌”。
好產品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艾津稻園有著上百臺旋耕機、撒肥機、植保機等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設備,還有更多看不到的智慧農業技術:作物生長監測物聯網設備,只需短短幾十秒時間,便可以完成土壤數據采集,實時反映地塊的氮、磷、鉀等的養分含量;日本引進的高端大米評測機器,能夠科學客觀地對大米的營養、口感等進行分析和比較……目前艾津公司僅在稻米生產的研發上就有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
艾津公司憑著多年植保社會化服務經驗,摸索總結出一套采取物理、生理、藥理、地理和天理結合的“五理”綜合防治體系,讓稻米生產全程皆“綠”。“物理”,用光譜儀、誘蟲燈;“生理”,尊重生物特性,少做人工干預;“藥理”,用納米、生物農藥等增效降殘;“地理”,引進先進生物技術優化土壤菌群,減少病蟲害,種一季稻一季綠肥壯稻肥田;“天理”,通過智控巧用大自然的氣候、日照、雨水等運行規律,趨利避害。
甘肅農業大學畢業的葛俊杰原是西北地區武威市農科院的一名研究人員,他2017年來到艾津,便是被一張稻園高科技統防統治照片所打動,“智慧農業必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前景,新農人要努力成為新科技的代言人。”近年來,艾津團隊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60萬畝。自種和服務的植保地域實現農藥減量35%以上,產量增加8%以上,為農民節本增收每畝150元左右。王光表示,起初,有種植大戶質疑小年輕們用的農藥沒有味道,懷疑他們的專業水準和農藥效果。艾津團隊于是耐心講解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的特點,如何優選劑型,以及對環境保護的意義。最終,節本高產的實效讓艾津團隊獲得了廣泛的信任。
豐產不見得豐收,瓜果蔬菜上市旺季,果農菜農卻為銷路發愁的新聞屢見不鮮。產品質量上去了,高端大米如何銷?這難不倒艾津團隊頭腦靈活的年輕人。“會生產還要會營銷,新思維賣出好價錢。”東南大學畢業的郭霞是艾津公司的營銷副總經理,負責大大小小、線上線下各種營銷活動,她認為,艾津大米的客戶定位是有較好經濟實力的高端人群,人們對健康養生、有機生態綠色食品越來越重視,對高端大米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公司的營銷要精準,必須牢牢抓住“高級感”“體驗式”這兩個關鍵詞。
淘寶開網店、主播直播帶貨已沒什么稀奇,艾津自是不落人后的。其近年來最值得稱道也是最受矚目的營銷活動,當屬2019年國慶期間與《現代快報》聯手,在南京最高端商場——德基廣場戶外舉辦的主題展,800平米的金色稻田及扶搖直上的紅色天梯在黃金周每天都吸引上萬游客參觀打卡。稻田的盡頭還佇立著一顆成熟的石榴樹,紅彤彤的石榴垂滿枝頭。主題展正是以豐收為主題,通過顆粒飽滿的稻穗、石榴等展示新中國的豐饒與繁榮。拍照的人們排起了長隊,各路媒體爭相報道。艾津在江蘇、安徽市場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艾津稻園本就是一座共享式的體驗農場,除了稻田,也搭配著種植高架草莓、西瓜等,還有一片魚塘。春夏秋冬都會舉辦“插秧節”等研學活動,開展“眾籌空中西瓜”“渾水摸魚”“稻田插秧”等豐富多彩的親子娛樂活動,“將家長和孩子吸引來,來了就忘不掉”。近年來推出的“一畝三分地”私人定制會員制模式和獨具特色的“糧票”禮券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歡迎,南京長江大橋通車50周年的時候,艾津推出了長江大橋50周年紀念版本的“糧票”,受到追捧。酒香也怕巷子深,農業不能默默無聞,艾津讓高標準稻米的生產營銷,通過產品認養、托管代種、自行耕種、參與互動等形式,實現產、銷、娛、游、享為一體,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
2019年7月,六合區優質稻米產業聯合體成立大會在艾津稻園舉行。作為南京市最大的稻米生產區,這一聯合體的成立,是六合區稻米產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優質稻米產業聯合體成立后,將以‘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模式,通過訂單種植、標準化生產,進一步促進六合地區稻米產品質量提升,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020年春節期間,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人們封門閉戶,傳統商超銷售幾近停擺。那時正值草莓上市,艾津團隊靈機一動,將白色的“白雪公主”和傳統紅色草莓穿插著擺成各種造型,禮盒包裝,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售賣,快遞到家,新鮮直達,“2.14”情人節時被搶購一空。“只要頭腦夠靈活,辦法總比困難多。”郭霞的微信朋友圈個性簽名是“艾津稻園,一世糧緣”,分享著各種公司活動和推廣文章。她說:“讓艾津的品牌越來越響是我最大的心愿!”
“太陽當空照,農民對我笑,他們說早早早……愛查田愛動腦,我們要為農民立功勞!”這首艾津新農人填詞的《查田歌》,是他們對農業農村最簡單又最熱忱的表達。“艾”是香草,“津”指渡水,“艾津”之意就是為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引航,讓江蘇大米香飄更遠。“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稻花香里“綠領”正忙,中國農業未來可期!□

艾津稻園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