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不是為了‘挖寶”
近日揭曉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考古的熱議,據不完全統計,網上與“十大考古”相關的互動話題總閱讀量達到1.66億,四天終評會的直播觀看總量達2278萬人次。本次入選的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也是熱門話題之一。“南海Ⅰ號”沉船于1987年發現,2007年整體打撈,發現及打撈發掘工作前后歷經近30年,這正是中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一個縮影。終評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說:“重點不在于它們價值的高低,而在于為什么運這些東西。其實也可以潛水下去把船上的東西撈上來,但考古不是為了‘挖寶,我們是要把當時的歷史呈現出來。這也是對人類文化的重視?!?/p>
“這是一個永不下線的美術館”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的畢業季也變得格外特殊。中央美術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推出了“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為畢業生們打造了一個5.4萬平方米、擁有9大虛擬展廳的中央美院虛擬美術館,以展示其2020屆畢業生共計1萬多件畢業作品。策劃團隊表示,學校的美術館是讓大家覺得溫暖和回歸的地方,讓學生們能夠在虛擬的央美美術館展覽作品,對畢業生來說也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定格于云端,永不下線的“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美術館”。據中央美術學院網絡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畢業展上線第一個24小時,瀏覽量達213萬,獨立訪客數量達53萬人。
“讓更多人參與到慈善活動中來”
近日,巴黎佳士得拍賣行舉辦了一次籌款抽獎活動,獎品為畢加索一幅價值100萬歐元的油畫《Nat u re Mor te》,一名意大利女子運氣爆棚抽中此獎。這項名為“一幅畢加索只要100歐元”的活動是由慈善機構A ider Les Autres(幫助他人)組織的,并得到了畢加索協會的許可。主辦方以每張100歐元的價格出售5.1萬張獎券,獎券所得收益將被用于在喀麥隆、馬達加斯加和摩洛哥的村莊和學校建造和修復水井、洗滌設施和廁所,提供清潔水源。提出此創意的法國電視主持人佩里·科欽說:“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幫助,我們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讓更多人參與到慈善活動中來?!?p>
時隔十年,上海又迎來了一場中國陶都宜興的紫砂藝術盛宴。這場主題為2020“中國陶都 陶醉中國”的宜興紫砂藝術展近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展覽呈現了以紫砂壺為主的183件(套)作品,涵蓋20位“國大師”、73位“省大師”、47位“省名人”以及43位宜興市歷屆十佳和優秀青年陶藝家的杰作,既有經典傳承,又有創新成果。這是自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以來,宜興又一次在滬展現陶藝文化,吸引了眾多紫砂文化愛好者前往參觀。

“壕”氣滿滿的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又有重大考古發現,一枚重約16斤、含金量達95%的金印——“蜀世子寶”首次現世。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的“江口沉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于近日出爐,新發現出水文物1萬余件,大多數是金銀財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圖中這枚方印。從印文可知,其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征,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

圖中醫護人員手中展示的這套郵品紀念意義非凡,這是中國郵政特別發行的《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1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全套郵票面值2.4元,計劃發行數量為1450萬枚。該套郵票采用連票形式,郵票圖案中“眾”字將兩枚郵票緊密連接,寓意面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據悉,抗疫郵票首發當日,各地郵迷大排長龍,呈現出一“票”難求的景象。

在今年這個特別的“5·20”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一套2020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分別有著“松鶴延年”“麒麟送子”“百年好合”“金玉滿堂”的美好寓意,形、色、音、義俱全,悅目而賞心。這套紀念幣一共發行6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雙金屬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吉祥文化系列金銀幣是對“一句吉語一圖案”傳統文化的完美詮釋,圖必有意,意必吉祥。該系列自2015年開始逐年發行,今年已是第六組。圖為100克圓形精制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