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7月份蘋果花芽開始分化,此時在我國北方蘋果產區降水稀少,易發生伏旱現象。中下旬逐漸進入雨季,降水量逐漸增多,空氣濕度增大,病害(特別是早期落葉病)發生率居高不下。由于5—6月樹體落皮層形成,在樹體上會形成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傷口,腐爛病菌持續侵染。天晴時氣溫高,蚜蟲及螨類會嚴重發生,蛾類害蟲危害增加。7月份蘋果園生產中應重點抓好以下7項管理工作:
1 防治早期落葉病
引起早期落葉的病害除傳統的褐斑病(圖1)、斑點落葉病(圖2)等病害外,近年來炭疽葉枯病(圖3)和黑星病的發生頻率在增加、危害范圍在擴大。夏天是樹體積累光合產物的主要時期,如葉片過早脫落,會嚴重影響光合產物的制造和積累,不利于花芽分化的順利進行,還易導致樹勢衰弱,因而7月份保葉是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可根據田間病害發生情況,噴施氟硅唑+吡唑醚菌酯或龍燈福連等復配制劑,以提高防治效果,切實控制早期落葉病的發生。7月已進入雨季,注意用藥間隔期應控制在7天以內,噴藥時可在藥液中加洗衣粉或肥皂水,以增加藥液的黏著力,噴藥后4小時內如遇雨,應重新噴施,以提高控制效果。
2 防伏旱、防高溫危害
正常年份我國北方伏旱發生率高,土壤水分蒸發量大,適度的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的順利進行,但過度干旱時,果園土壤缺墑,會導致毛細根枯死,樹體吸收功能減弱,樹勢衰弱,因此要高度重視防伏旱。裸地果園如出現伏旱現象,可采用穴施肥水或樹盤內放水袋的方法補水。有灌溉條件的果園,可采用噴灌、滴灌或澆跑馬水的方法,保持地表下20厘米土壤最大持水量在60%左右(黃墑),以保證毛細根的生長活力,提高樹體吸收能力,從而促進樹體健壯生長。
7月氣溫高于30 ℃會影響花芽分化,高于35 ℃會降低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發生日灼;地溫高于35 ℃,會導致地表毛細根枯死,降低樹體吸收功能,樹勢衰弱,因而要適時澆水,以降低園內溫度,減輕高溫危害。
3 除雜草
7月份氣溫高,隨著降水量的增加,雜草進入快速生長階段,與樹體競爭大量的土壤養分和水分,嚴重時會影響花芽分化和樹體正常生長,因而應嚴格控制雜草。特別是在降水量少的地區,應將雜草鏟除干凈;在降水量多或有澆水條件的果園,要及時刈割,控制雜草的高度,以有效控制水分的蒸發損失和土壤礦物質的消耗。
4 防干腐病
干腐病病菌侵入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樹體上要有傷口。5—6月落皮層的形成,在樹體上會造成無數個肉眼看不見的傷口,為病菌的侵入開了方便之門。如果疏于管理,會導致進入皮層的病菌量增加,為干腐病的高發埋下禍根,因而阻止腐爛病菌的侵入應是此期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一。可以通過在樹干及大枝上涂腐輪特50~100倍液、果優寶或果康寶等殺菌劑50倍液,涂到位,涂徹底,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5 防蟲
7月份越冬代桃小食心蟲羽化達到高峰,蘋小卷葉蛾第一代幼蟲開始孵化,是危害葉片和啃食果皮的盛期,金紋細蛾第二代成蟲發生期,要及時噴藥控制,以減輕危害。對蛾類害蟲可噴施25%滅幼脲3號或蛾螨靈進行殺滅。干旱有利于蚜蟲和螨類的發生和繁殖,導致危害成災,可根據蟲害發生情況用苦參堿+甲維鹽或吡蟲啉+阿維菌素配劑防治。
6 夏剪
7月份花芽開始分化,此期要加強樹體內營養的調配,促使更多的營養用于生殖生長,為來年的結果創造條件。夏季調配樹體營養的主要措施有:
6.1 拉枝
蘋果枝條有“直長條子平勢緩,下垂結果最保險”的特性。直立生長時,由于頂端優勢,枝條長勢旺,枝條中光合產物下運的多,積累的少,成花數量也少。枝拉平后,枝條的長勢就緩和了,枝中積累的養分就增加了,成花數量也會相應的增多。而當枝拉下垂后,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絕大部分就積聚到了枝上,成花效果最好。
6.2 環割、環切
在肥水條件好的低海拔地區,樹勢通常特別旺盛,樹體成花能力低下,可對旺樹旺枝進行環割、環切,以減緩光合產物的下運,增加樹體中光合產物的積累,提高成花能力(圖4)。
6.3 傷枝
對于7月份仍沒有停長的新梢,可采用捋枝、在半木質化部位扭傷的方法,以抑制旺長,增加枝條中的營養積累,促使轉化為結果枝,增加有效結果部位,促進產量提高。
7 控水控氮防徒長
按照蘋果樹自然生長規律,進入7月份后新梢會全部停長,但在降水過多或澆水過量、施氮肥過多的情況下,新梢會持續生長,嚴重的會發生徒長現象。樹體旺長或徒長時,營養生長占據優勢,成花能力弱,不利于來年產量的形成,因而在7月份應嚴格控制水分和氮肥的供給,做到不旱不澆水、雨后不積水,以穩定樹勢,保證花芽分化的順利進行。
(作者聯系電話:1399334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