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令
5月11日,風和日麗、陽光普照。正陽縣清源街道辦事處樂堂村葉啟營紅薯育苗基地熱鬧非凡,葉啟營正在忙著為貧困戶免費贈送“梅營”紅薯系列種苗。據悉,10年來,葉啟營為貧困戶免費贈送“梅營”系列種苗600萬株,價值40多萬元。與此同時,葉啟營在全國共建“梅營”系列紅薯萬畝示范基地2個,千畝示范基地100多個,扶助建立科技示范戶L 65萬戶,總推廣面積900多萬畝,帶動全國近5萬貧困戶脫貧致富。
“我將紅薯變為“致富寶”,沒有資金是走不動的,多虧了正陽農商銀行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葉啟營對當地農商銀行的支持如數家珍地說。
錦上添花育龍頭
葉啟營與妻子武喜梅從1995年開始紅薯育種研究,雖然條件艱苦,但他們通過堅定的信念和毅力,成功繁育出梅營10-2號等12個紅薯新品種,被鄉親們稱作紅薯“土專家”和“農博士”。
2008年,正陽農村信用聯社(正陽農商銀行的前身)在葉啟營擴大生產經營經濟困難時雪中送炭,給他解決了5萬元銀行貸款,他從此在紅薯育種的王國里盡情馳騁,先后引進推廣世界各地“七彩紅薯”60多種,被人們稱為“紅薯聯合國”,很受當地群眾歡迎。之后,農商銀行根據他經營情況,給予他授信50萬元,扶持他拉長產業鏈條,著力支持他改善倉儲、物流環節,建成“梅營”系列紅薯保鮮包裝生產線,讓當地這一紅薯加工業龍頭企業錦上添花。
“抱團”致富促發展
從2010年開始,葉啟營在正陽農商銀行客戶經理的啟發下,把“梅營”商標戰略與紅薯產業的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研究中心+協會+商標+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把農民培養成產業工人和產業化“新農人”。
他還以科技扶貧和產業扶貧方式,將當地貧困戶納入紅薯種植經營合作社,將紅薯產業統一經營,社會分紅。正陽農商銀行因勢利導,利用資金和設備技術優勢幫助他成功推廣了“直觀聲像法”、“信息引導法”、“全程承包法”等多種推廣新技術,通過創建梅營紅薯專業技術協會,發展產業幫扶,合作社社員戶均種薯8畝,戶均增收2萬多元,人均增收6000元,僅本村紅薯年收入達800萬元。樂堂村也形成“一村一品”紅薯專業村,被河南省評為“全省一村一品引智示范村。”
“紅薯銀行”真貼心
拉長紅薯產業鏈,深化紅薯的深加工值,是葉啟營升值紅薯空間的得力之舉。2000年至2015年,葉啟營在正陽農商銀行的支持下,陸續興建了18個保鮮儲藏庫,在經營上他不斷創新,大膽創造新模式,運用銀行金融精準扶貧的思維方式,讓“利”給合作社社員,社員免費“存取”,“存”薯自愿,“取”薯自由。會員把收獲的紅薯“存”入協會儲藏庫,第二年春天會員又把存入的紅薯取出來育苗,讓會員踏上從“存”紅薯到貸種苗,進而到“貸”粉條的致富路。會員們稱梅營專業技術協會的儲藏庫為“紅薯銀行”,為會員種薯致富架起來富民橋梁。
“2019,我把自己種的4萬多公斤紅薯存入‘紅薯銀行,春節賣了好價錢,靠保鮮儲存紅薯多收入2萬元呢!”日前,在梅營紅薯專業合作社保鮮儲藏庫前,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的紅薯合作社社員葉永超高興地說,“昔日‘救命蛋,沒想到今朝成了致富的‘金蛋蛋”。
愛心奉獻美名揚
有耕耘就有收獲,有創新就有輝煌。目前葉啟營創辦的梅營專業技術協會擁有資產260萬元,每年種苗收入50萬元:先后為真陽中學、村辦小學建教學樓捐款15萬元,為貧困大學生、失學兒童、希望工程、春蕾計劃、抗震救災等公益慈善事業捐款6萬元;個人出資5萬元,在正陽縣創辦了全國紅薯大獎賽,吸引全國1萬多薯農參與。
葉啟營也因此先后被國家、省、市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科技扶貧狀元”、“河南省十大種植狀元”、“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家”、“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三農新聞人物”、“河南省致富能手”、“駐馬店市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
面對成績和榮譽,50多歲的葉啟營感慨地說:“正陽農商銀行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一直扶持我將紅薯產業做大做強,并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正陽農商銀行真是支持三農的百姓銀行,感謝正陽農商銀行的真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