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聚集在一起,互相之間一定要拉開距離,注意疫情防護。”近日,佩戴口罩的農行“巾幗志愿者”陳露珠在田坎上時不時地提醒身邊的同事和村民。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在當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惠農通”服務點、田間地頭等,到處可見農業銀行淮安淮陰支行巾幗志愿者正在辛勤忙碌的身影,有的揮鍬挖坑,有的選種扶苗,有的填土踩實,有的在普及金融知識……在進入農田之前,他們先對生產工具進行消毒,然后戴好口罩,分散作業,成為當地春耕生產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我是黨員,我先上。”面對抗疫保農新形勢,該行把加強女員工隊伍建設與“黨員示范崗”、“巾幗示范崗”、“青年文明號”、“學雷鋒示范網點”等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緊緊圍繞農業銀行出臺的疫情防控18項措施、“抗疫保農12條”專項政策和省市分行“春天行動”“五走進”等目標要求,貼近農情、農時和農事,由工會、團委協調配合,適時組建“巾幗志愿者服務隊”,并采取舉行授旗儀式、佩戴標志等形式,充分發揮女員工在急、難、重、新等關鍵任務中的先鋒隊、突擊隊作用。在深入農村鄉鎮積極摸排農機、農藥、農種等金融服務需求基礎上,走進田間地頭為百姓普及反假幣、防詐騙、個人信息保護、線上金融等知識和農行面對疫情防控推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有針對性幫助農民朋友解決勞力、資金不足等難題。
從當地農行獲得10萬元貸款的淮陰區漁溝鎮楊廟村村民張志敏,家有27畝草莓種植地。為了這一季草莓,他和家人從去年8月份就開始忙碌。種苗、人工、肥料、設施……光成本就投入近40萬元。“看一下這個。”2月6曰,張志敏摘下一顆熟透了的草莓說,“以前春節前后來摘草莓的市民。私家車都排成長隊,今年受疫情影響幾乎沒有人。要等紅透了、軟了,就賣不出去,不及時摘掉,還有可能得病。”
在張志敏犯愁之際,農行淮安淮陰支行一位巾幗志愿者在電話回訪客戶時得到信息,主動請纓,帶領12名歇班人員與村民們一起走進大棚采摘草莓。“多虧了農行志愿者出手相助,不然損失就大了。”村支書單業高說,現在每天可向超市消化草莓3000公斤,已連續3天了。
巾幗不讓須眉。今年以來,該行“巾幗志愿者服務隊”己先后分赴馬頭、丁集、徐溜等鄉鎮12批次,發放宣傳折頁1.3萬份,為群眾提供應急服務、解難答疑170人次;疫情蔓延期間,還走進街道設立防控值守點2個,累計出動女員工6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