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官 陳文臺 孟石平
摘 要:建筑地基工程質量,對建筑穩定及安全性影響比較大,屬于建筑結構根本。在結構設計中,做好全方位設計,可以維護建筑效益。地基基礎屬于地下隱蔽工程,當無法保障質量安全時,將會引發嚴重后果。本文主要圍繞地基基礎結構設計展開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土建工程;地基基礎;結構設計
建筑工程地基結構設計,劃分為甲級、乙級、丙級等。甲級標準多應用于30層以上建筑,多層地下建筑,體型復雜建筑中。當建筑物對地基變形有要求時,新建建筑物、場地、地基套件復雜建筑物,復雜地質基坑工程,開挖深度高于15m工程。環境保護工程等。乙級多為工業建筑、民用建筑。丙級多為輕型建筑物、地基條件簡單、場地簡單,荷載分布均勻的民用建筑,非軟土地基工程建筑等。
1 建筑地基基礎結構工程存在問題分析
聯合筆者長期工作經驗,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強度、穩定性問題:地基基礎強度,對房屋建筑質量性能影響較大。當地基基礎抗剪強度不足時,將無法支撐上部結構自重、外荷載,地基基礎極易出現整體剪切破壞、局部破壞問題。第二,動荷載所致地基基礎問題,當面臨無法規避問題時,比如爆破、地震災害時,動荷載力極易導致地基基礎土失穩、液化、振陷,尤其是飽和無粘性土。第三,壓縮、不均勻沉降。建筑沉降屬于重要問題,為專家學者關注熱點。當受到上部結構自重、外荷載作用影響時,地基基礎極易產生變形問題,對建筑正常運營影響非常大。當建筑超過不均勻沉降時,結構會產生開裂問題。
2 土建工程地基基礎結構設計計算
2.1明確基礎埋深
在計算地基之前,必須明確基礎埋深。按照以下條件,科學確定基礎埋深:第一,建筑物用途、地下設施、基礎構造、設備基礎、地下形態等;第二,地基荷載性質、大小;第三,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第四,鄰近建筑物基礎埋深;第五,地基土融陷、凍脹。除過巖土地基之外,基礎埋深應當大于50cm。高層建筑基礎埋深,必須滿足地基變形、承載力、穩定性要求。當高層建筑位于巖石地基時,基礎埋深必須滿足穩定性、抗滑要求。在抗震設防區,除過天然地基之后,筏形基礎埋深、地基上箱形應當高于建筑高度10%。樁箱、樁筏基礎埋深應當高于建筑高度6%。存在鄰近建筑物時,新建建筑物基礎埋深小于原建筑基礎。
2.2地基穩定性計算
地基穩定性,主要應用圓弧滑動面法驗算,遵循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山區地基設計,遵循設計條件進行認定,防止出現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事故。
2.3地基變形計算
地基變形特征,劃分為傾斜、沉降差、沉降量等。建筑地基變形值,應當小于地基變形允許值。地基變形允許值、地基最終變形量,應當遵循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3 建筑工程地基結構設計研究
3.1樁基礎設計
建筑工程地基結構設計期間,天然地基、人工地基承載性能、變形力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以應用樁基礎。第一,樁平面布設原則:針對相同結構單元,不能同時應用端承樁、摩擦樁。樁項受荷均勻,上部結構荷載重心,應當和樁基重心相互重合。群樁承受彎矩方向、水平力方向的抵抗矩較大。大直徑樁基需要選用一柱一樁模式。筒體應用群樁時,不僅要滿足樁基最小中心距要求,還應當將樁布設在筒體內,避免超出筒體外緣。在伸縮縫、防振縫位置,可以應用兩柱同承臺布設方式。剪力墻下,布樁量應當分析剪力墻兩端應力集中影響。剪力墻、軸附近樁,可以按照受力均勻方式布設。在縱橫墻交叉位置,布設樁基;當橫墻較多時,則需要在建筑橫墻兩側縱墻上布設樁。門洞口下方不能布設樁。第二,樁端進入持力層最小深度,選擇硬土層、巖層為樁端持力層。樁端伸入持力層深度,針對粉土、粘性土,則應當大于2倍樁徑。砂土、強風化軟質巖,應當超過1.5倍樁徑。
針對鉆孔灌注樁,其屬于土建工程施工常見樁基,在設計期間,應當關注后續施工流程與規范,確保鉆孔灌注樁設計可以發揮出作用價值。在工程項目施工中,合理控制成樁區域、樁身大小,使鉆孔灌注樁滿足工程地基結構設計要求,同時提升結構穩定性。細化設計圖紙、設計方案,保證鉆孔灌注樁布設合理性,降低安全隱患。
針對預應力管樁,預應力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基礎結構中,作用效果顯著。為了加強預應力管樁應用效果,必須注重注意事項。嚴格限定預應力管樁直徑,聯合基礎結構,處理好穩定性需求,維護基礎結構安全性。針對預應力管樁組成部分,也應當加大審查力度,比如針對端頭板、樁身、套箍,應當確保運行效果理想化。優化設計預應力管樁預應力大小,發揮出預應力效果。
3.2無地下室的地基結構設計
建筑物為砌體結構,應用剛性條形基礎,例如四合土條形基礎、毛石條形基礎、石混凝土條形基礎、混凝土條形基礎、灰土條形基礎。基礎寬度高于2.5m時,應用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制作柔性基礎。多層框架結構,無地下室,地基差、荷載大,需要應用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加強結構整體性,降低不均勻沉降。框架結構具備良好基礎,荷載小,無地下室,可以應用獨立柱基。在抗震設防區,設置柱基拉梁。框剪結構無地下室,具備良好地基,且荷載均勻,可以應用框架柱獨立柱基,抗震設防地區,剪力墻下條基。柱基下設拉梁,同時和剪力墻下條基結合在一起。剪力墻結構有無地下室,地基狀態良好,可以應用交叉條形基礎。應用上述基礎無法滿足地基基礎強度、變形要求時,并且無法應用人工地基、樁基時,可以選擇筏板基礎。
3.3有地下室的地基結構設計
在現代建筑中,通常都會設置地下室。建造地下室的建筑,可以應用筏板基礎。當地基狀態良好,無防水要求,柱網、荷載均勻時,需要應用筏板基礎、鋼筋混凝土交叉條形基礎,也可以應用獨柱基礎。針對抗震設防區,需要加設注基拉梁。如果基礎地基狀態不佳時,為了滿足地基沉降與強度要求,需要應用人工方式、樁基施工方式處理地基。當具備防水要求時,選擇筏板基礎、箱形基礎方式。同時,建筑物為框架結構,包含地下、上部結構,對防水要求比較高,嚴格控制不均勻沉降。當柱網設置均勻時,需要應用箱型基礎;當柱網不均勻時,需要應用筏板基礎。建筑地下室建設鋼筋混凝土隔墻時,需要應用箱形基礎,開展建筑地基結構施工時,不管采用哪種基礎,都要處理好基礎底板、地下室外墻連接結點問題。
3.4正確區分構造柱與承重柱
在土建工程中,構造柱與承重柱的區別較大,因此在地基基礎結構設計中,應當區別對待設計問題。地基基礎構造柱設計時,確保去和建筑物梁結構配合,借助二者配合,提升建筑物墻體穩定性、抗剪能力。針對地基基礎承重柱,應當滿足可靠性、穩定性要求,確保其滿足建筑物承重性能要求,維護土建工程基礎結構安全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基基礎結構質量,對建筑物穩定性、安全性影響比較大。在結構設計期間,應當深入分析結構荷載、土體承載問題,優化設計地基基礎結構,維護工程建設效益。
參考文獻:
[1]葉飛.建筑結構設計中地基基礎設計等級若干問題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3):161-163.
[2]楊德躍.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復合地基基礎的研究與應用實踐[J].建材與裝飾,2019,28(19):71-72.
[3]蔣芝桂,王一.斜山坡地建筑地基基礎及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20(44):82-83.
[4]王健.斜山坡上多層建筑結構設計及地基基礎處理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16(05):100.
[5]潘麗彬.試論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地基基礎設計注意事項[J].四川水泥,2016,30(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