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波音系列飛機先進化程度越來越高,這給飛機過熱探測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為避免過熱探測系統發生嚴重故障,本文立足于系統原理探討排故方法,以期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波音737系列飛機;過熱探測系統;原理分析;排故方法
引言:過熱探測系統作為飛機防火系統重要組成,系統的穩定運作直接關系到飛機機翼等部分的過熱探測結果準確性。因此,應掌握波音737系列飛機過熱探測系統原理,根據“短路”等故障探討有效排故方法,提高飛機日常維護質量。
1.分析波音737系列飛機過熱探測系統原理
對于波音737系列飛機的過熱探測系統,其探測元件由導線、合金管和芯子組成,即電阻型感溫環線敏感元件,其中,芯子主要使用陶瓷電阻芯子,且于共晶鹽中浸泡過,合金管材質為鉻鎳鐵合金管,具有極強耐熱腐蝕性能,導線為芬沃爾環線,或是使用兩根基德環線,芯子裝在合金管內,導線則嵌在芯子內部。探測元件中心導線與計算機銷釘相連,外面套管接地。當溫度正常時,導線電流強度為零,且對地具有高電阻,當溫度升高后,陶瓷芯子電阻值降低,若是出現溫度過高現象,電阻值明顯下降,且導線產生電流,形成傳導通路,在該情況下,過熱控制組件接收到電流信號,繼電器自動啟動的同時,計算機產生警告信號,向駕駛艙提供過熱警告[1]。其中,探測元件如圖1所示:
在波音737系列飛機過熱探測系統中,面向機翼及后下部機身的過熱檢測,主要使用但環路過熱探測元件,主要將其布設于空調艙、機翼以及APU引氣管路上,從而及時獲得過熱及失效信號。當機艙相關控制器接收到該信號后,會直接將該信息傳輸至飛機駕駛艙,以空調面板報告的形式呈現,同時將主告誡燈和“AIR COND”燈點亮。此外,失效信息也會一同展現在控制器上。從當前發展現狀來看,機艙過熱探測控制器內部具有機內自檢設備,能夠有效檢測故障代碼并顯示,讀取代碼的同時還能夠掌握歷史故障記錄,為后續排故和處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探討波音737系列飛機過熱探測系統排故方法
一般情況下,波音737系列飛機使用的機艙過熱探測組件是件號為10-62187-2以及10-62187-1,在實際情況下部件M237也是探測機翼、輪艙火警和下部機身的過熱探測組件。在此類組件正面標有步驟及代碼,通過相關手冊能夠查找到故障代碼對應的維護信息。例如,00則對應CONTROL OR POWER SUPPLY FAILURE;01/02則對應115VAC OR POWER SUPPLY CARD FAILURE;03/04/05則對應CONTROLCARD FAILURE;10對應LEFTWING LE-SHORT LOOP;12對應LEFT WING LE - OPEN LOOP等。在飛機機翼、輪艙火警和下部機身過熱故障中,過熱探測元件短路與斷路是常見故障,從當前現狀來看,該系統涉及的故障共有22條,例如探測元件M268對應LEFT WING OUTBOARD OVERHEAT;M269探測元件對應RIGHT WING OUTBOARD OVERHEAT;M270探測元件對應MAIN WHEEL WELL FIRE;M272探測元件對應FWD KEELBEAM OVERHEAT;M273探測元件對應AFT KEELBEAM OVERHEAT等。因此,針對系統“短路”和“斷路”故障,由于涉及較多火警過熱探測元件,所以,主要使用分段隔離法對故障進行排除[2]。
當波音737系列飛機在定期檢修和維護過程中,P5板上右側亮起“WING-BODY OVERHEAT”燈,之后在M237開展自檢工作,最后顯示故障代碼為60。在飛機故障隔離手冊中,代碼60對應飛機右側機翼前緣和右側空調艙,那么共涉及7個探測元件,分別為M269、 M356、M371、M1763、M1764、M1910、M1912。但是,在實際探測過程中,存在少數部件難以接近的問題,為此,維修人員應選擇較為方便且好接近的電插頭開展工作。在該故障中,主要從D836開始,脫開M269和該電插頭開始測量工作。在實際測量作業中,主要選擇電容、電感和電阻表作為測量設備,即LCR表,將頻率設置為120Hz后方可開始測量作用,兆歐表雖然也具有良好測量性能,但由于其工作電壓較高,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可能會擊穿探測元件,因此,最好選用LCR表。
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合理劃分探測元件,在該排故作業中,主要將探測元件分為兩組,分別為M1912、M1910、M356(A組);M371、M269、M1763、M1764(B組)。開展測量作業時,主要對元件線芯對地阻值進行探測,判斷其哪組存在短路情況,在該故障中,B組存在短路情況。定位故障后對B組進行劃分,即M371、M269(B1);M1763、M1764(B2),對兩個組別的對地阻值進行再次測量,再次進行故障定位,至此選擇性已經縮小為2個,再進行一次對地阻值的測量即可確定短路故障的來源。在該故障中,B1組以及組內的M269發現短路情況,確定后對探測元件進行原因分析,一般情況下是因為探測元件性能衰減,從而引發故障,在對此類故障進行處理時,將M269進行更換即可排除故障,保證飛機過熱探測系統的正常運作。在分段隔離排故法的應用下,斷路故障同理。
由此可見,在波音737系列飛機過熱探測系統中,為保證探測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日常檢查,將檢查重點落在飛機機翼前緣以及主輪艙的探測元件上,這是因為該部位探測元件長期暴露在外,在環境影響下其性能極易下降,因此,應定期檢查、更換探測元件,減少故障發生。
結論:綜上所述,飛機過熱探測系統對波音737系列飛機運行安全具有極強現實意義。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探測元件所在部位落實監測重點,做好日常檢查工作,使用分段隔離排故法開展作業,保證飛機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 汪凌飛. 民用飛機引氣泄漏過熱探測系統控制理論研究[J]. 科技視界,2019(15):32-33,77.
[3] 錢毅輝,王敬忱,高賽. 基于容抗法的大翼過熱探測環路故障分析[J]. 航空維修與工程,2020(11):95-97.
作者簡介:
榮翔,(1984-),男,江蘇無錫人,本科,助理工程師,民航飛機維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