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關鍵詞】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前牙移位;總成功率;牙周狀況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070-02
牙周病為口腔科病癥的典型,隨著病情的逐步進展,患者多表現為牙周組織損傷,個別情況下表現為前牙移位、前牙間隙過大等狀況,使之在影響口腔咀嚼功能的同時,制約牙齒美觀度。鑒于醫療技術的逐步成熟,該部分群體可借助口腔正畸治療,對前牙移位癥狀予以修復,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牙周狀況,起到正畸治療的目的[1]。擇取本院2018.10至2019.11時期內診療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共54例,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擇取本院2018.10至2019.11時期內診療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共54例,男性患者共29例、女性患者共26例;年齡高值為52歲,低值為34歲,平均數為(42.15±11.30)歲;病程最長為16年,最短為2年,平均數為(6.30±1.59)年。數據比較無意義(P>0.05)。
1.2方法
患者均采取正畸治療,具體包括以下方面:(1)基礎治療。詳細向患者闡述牙周病衛生知識,指導患者按時且正確漱口、刷牙,借助抗生素的使用減輕牙周癥狀;牙周基礎治療徹底清潔患者口腔,若存在不良修復體則應全面清理,保持牙齒根部美觀度,輔之全身用藥,起到消炎效果。治療周期為3個月。(2)正畸治療。待基礎治療工作完成時可采取正畸治療,即聯合直絲弓矯正技術予以矯正,于托槽粘接過程中應預防切方,禁止使用帶環類托槽;尖牙持續性朝后期間,借助鈦圓絲進行初次排列處理,待上下牙尖處于壓低狀態時可執行結扎操作,以增強牙齒支持力度為前提,輔之滑動法執行前牙內收操作,調整最佳正畸力度和時間。以3個月為時間間隔,要求患者按時復查,依據牙齒狀態調整正畸力度[2]。
1.3觀察指標
①評估患者正畸總成功率。②評估患者牙周狀況。涉及牙周袋深度、前牙覆蓋、覆牙合、牙槽骨高度。
1.4統計學處理
本課題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匯總。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以-x±s、%表示,組間數據施行t、x2檢驗。P<0.05時,數據間比較有意義。
2.1評估患者正畸總成功率
54例患者,正畸成功53例,占比98.15%;正畸不成功1例,占比1.85%。
2.2評估患者牙周狀況
治療后患者牙周狀況評分優于治療前,數據比較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評估患者牙周狀況[n、-x±s]
牙周病是因牙周組織損傷、感染等因素存在的牙周炎癥,是口腔病癥的一種,不僅會引起牙齦萎縮問題,還會出現前牙唇分離,逐步進展為牙齒縫隙,誘發牙齒松動和脫落等狀況。同時,牙周病還會引起前牙移位狀況,一旦面臨前牙移位,切勿過早采取矯正操作,否則不僅難以起到矯正效果,還會加重牙周損傷。即在牙周病合并前牙移位過程中,應精準把控矯正時間,即以改善牙周炎癥為前提,約為3個月,隨后執行矯正操作[3]。
正畸治療作為現代口腔學科中不容忽視的內容,通過定期牙周護理和口腔檢查,及時且有效清除牙菌斑,能夠有效預防牙周炎癥,還可起到炎癥控制的效果。但由于正畸治療擴弓均為成年人,既要做好牙周組織損傷預防工作,還應杜絕牙菌斑、牙齦發炎等問題。特別是在牙周病合并前牙移位的患者中,正畸治療操作既可幫助患者改善牙周狀況,還可對牙齒整齊度和美觀度予以修復,于清除咬合創傷的前提下,增強牙齒咀嚼功能[4]。本課題可知,①54例患者中,正畸成功率為98.15%,正畸不成功率為1.85%。②治療后患者牙周狀況評分優于治療前,數據比較有意義(P<0.05)。
但在正畸治療期間,為更好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則應對以下事項予以注意:精準把控正畸治療適應癥,杜絕禁忌癥患者;正畸前應保證口腔環境的健康,且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齲齒治療、牙周病治療等,隨后方可施行正畸操作;做好口腔衛生防護,戴矯治器期間會增加刷牙難度,可預先取牙簽清除矯治器內食物殘渣,再用牙刷進行刷牙,特殊情況下可使用專用牙線或輔助沖牙器;日常飲食中應盡量食用小塊、軟質類食物,預防托槽松動;矯治器加力3-5d左右牙齒會存在酸脹感,但在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若存在疼痛現象應立即復診,切勿自行調整/拆除弓絲,預防牙齒松動等問題[5]。
綜上,針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口腔正畸治療方案既可提高其總成功率,還可增強機體牙周狀況,保證牙齒整齊美觀,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玲.口腔正畸治療XX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評價[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35):161-162.
[2] 史捷.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0):60-61.
[3] 任余.口腔正畸治療32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0):177-178.
[4] 張衛國.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9):26-27.
[5] 卜華偉.口腔正畸聯合奧硝唑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療效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0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