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影
【關鍵詞】鉬靶X線;攝影征象;乳腺癌;良性病變
【中圖分類號】R44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094-002
在女性多發疾病當中,乳腺癌是僅次于子宮癌的第二大惡性病癥,因乳腺癌的發生多伴隨有諸多器官浸潤和轉移,所以致死率很高。因此,應通過早期、準確的診斷來明確病情[1]。在乳腺癌的診斷和鑒別上,影像學手段應用價值很高,其中鉬靶X線更是臨床常用手段。現就對其診斷價值做出分析。
1.1觀察對象
實驗開展階段自2018年6月~2019年9月,選擇在此時間范圍內在我院接受治療的乳腺癌患者50例為觀察組對象,另抽選50例乳腺良性病變患者為參照組對象。觀察組中患者年齡上限是72歲、下限是30歲,均值51.3±4.2歲;參照組中患者年齡上限值是74歲、下限值是30歲,均值52.1±4.3歲。統計資料比較無很大差異(P>0.05)。
1.2檢查方法
觀察組50例乳腺癌患者和參照組50例良性病變患者,皆予以采用鉬靶X線檢查,也就是全數字乳腺鉬靶機。檢查方位有頭尾位、內外斜位、內外側軸位、病變切線位和病變電壓片。嚴格檢查操作規范,并按標準進行檢查,保證攝片質量。針對懷疑病變區域,通過進一步的方法來進行深入觀察。對攝片結果,委派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師做評估,得到診斷。
1.3評價內容
對兩組患者不同指標表現進行統計:病變大小,邊緣形態和密度。
1.4統計學處理
數值加入SPSS21.0予以計算,計數資料表示成例、率方式,實施卡方檢驗,P<0.05,出現計算數值明顯統計學意義。
總結觀察組乳腺癌患者的鉬靶X線攝像征象:單純鈣化3例(6.0%)、單純腫塊27例(54.0%)、腫塊合并鈣化14例(28.0%)、鈣化并結構扭曲2例(4.0%)、其它4例(8.0%)。單純腫塊所占比例明顯要高于其它征象(P<0.05)。
表1:除了在腫塊大小上兩組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之外(P>0.05),在腫塊的邊緣、形態表現上,兩組皆有明顯差異性(P<0.05)。

表1? 對比乳腺癌、乳腺良性病變患者的鑒別診斷情況(以腫塊為特征)[n(%)]
乳腺癌是侵襲廣大女性群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癥疾病,而且該病的發生多存在區域淋巴結與遠隔器官轉移[2]。因此,盡早、及時做出對乳腺癌的診斷,及時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法,對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
目前,鉬靶X線攝影是乳腺腫瘤在早期階段進行診斷的最有力手段,其于臨床上的推廣使用,對于提高乳腺癌早期檢出率有積極價值。通過鉬靶X線攝影,能對乳腺可觸及、亦或是難以觸及的病灶,還沒有形成腫塊的早期病變,都能良好的顯示出來[3],該技術當前已經成為臨床在對乳腺疾病檢查時的首選方法了。
上文實驗研究,對50例乳腺癌患者的鉬靶X線攝影征象進行總結,由統計結果發現,患者大都是單純腫塊、占54.0%,少部分患者表現在鈣化與腫塊合并上,或者是合并結構扭曲上。另外通過與良性病變患者的鉬靶X線進行鑒別診斷來看,除了在腫塊大小上兩組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之外(P>0.05),在腫塊的邊緣、形態表現上,兩組皆有明顯差異性(P<0.05)。可見,乳腺癌患者腫塊形態大多是不規則且邊緣呈模糊狀的,而乳腺良性病變患者通常病灶都是圓形或者是類圓形的,邊緣很光滑,一般少有毛刺征。上述這些皆可作為判定乳腺疾病良、惡性的重要鑒別依據。
通過鉬靶X線攝影明確乳腺癌的最重要依據特征便是腫塊,和良性乳腺病變有著很大不同之處是,乳腺器形態并不是規則的,邊緣有毛刺表現且邊界模糊,由此提示乳腺癌病變包膜是不完整的,而且常存在鄰近組織浸潤[4]。
綜而上述,鉬靶X線攝影在臨床對乳腺癌的診斷應用上優勢顯著,能明確乳腺癌腫塊及鈣化特征,可作為鑒別與乳腺良性病變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谷和平.乳腺癌鉬靶X線攝影征象及與乳腺良性病變的鑒別診斷[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158,160.
[2] 寧娟.乳腺癌鉬靶X線攝影征象及與乳腺良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9):64-65.
[3] 顧娟.乳腺癌鉬靶X線攝影征象及與乳腺良性病變的鑒別診斷探討[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1):126-128.
[4] 薛曉鈴.60例乳腺癌鉬靶X線攝影征象及與乳腺良性病變的鑒別診斷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1):331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