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關鍵詞】綜合性護理;老年精神疾病;跌倒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199-01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因家庭看護和社會維穩的困難,很多患者長期在院,活動受限,各項身體機能衰退較快,加之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長時間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其對患者的身體機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副作用,特別是對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隨著其身體機能的衰退,會出現感覺遲鈍,行動遲緩,反應慢等情況,極容易出現跌倒,摔傷等情況,老年患者發生跌倒、摔傷后極易發生骨折,較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腦部損傷等情況[1]。本研究為了探索綜合性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跌倒發生率的影響研究,收集了200例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的觀察對象,現將研究情況進行如下匯報。
1.1患者資料
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07月01日~2019年07月30日在我院精神科就診的200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分配法將20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年齡為60~80歲,人均年齡為(72.93±5.38歲);對照組年齡為60~80歲,人均年齡為(72.78±5.83)歲;本次納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80周歲以下,且符合《CCMD- 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的診斷標準;排除急性疾病患者以及肝腎功能障礙等;排除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及不服從本臨床試驗安排的患者。
1.2護理方式
1.2.1研究組
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首先對患者進行預防跌倒宣傳教育,同時給每位患者建立跌倒危險評估,護理人員根據其危險評估得分觀察每位患者的日常生活情況;其次仔細觀察患者基礎疾病,對患者的基礎疾病進行有效治療,定時叮囑患者服用藥物。對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醫護人員應加大觀察力度,當發現患者出現頭暈等情況,幫助患者及時行坐位或仰臥位,避免事故的發生;最后要保證病房的光線明亮,保證在醫院走廊、樓梯等安裝明燈;廁所、洗漱區等地方保持干燥、做好防滑處理等[2]。
1.2.2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在患者入院時對患者進行四肢功能評估,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相關教育,同時向患者及患者家屬介紹醫院病房的具體情況,告知患者廁所、洗漱、洗衣服、晾曬衣服等區域的具體位置,同時告知患者在如廁或者洗澡時要時刻關注地面情況和周圍環境[3]。
1.3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患者的跌倒情況。
1.4醫學統計學分析
對本次試驗中的各項觀察指標的研究結果應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觀察指標均屬于計量資料,均采用t檢驗進行計算, P≤0.05作為有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作為無統計學意義。
本次試驗對患者的跌倒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前出現跌倒情況的患者有68例(68%),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前出現跌倒情況的患者有70例(70%);經過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有8例(8%),對照組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患者有35例(35%),兩組患者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研究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會出現身體機能的減退,基礎疾病的發病率增多,患者極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等情況,會出現因疾病情況而導致的跌倒情況;另外醫院的住院環境也是導致老年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老年患者發生跌倒情況時,極容易出現骨折、腦損傷等意外,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跌倒事故的發生成為現階段精神科極為重要的問題[4]。綜合性護理干預主要是從患者教育、患者基礎疾病的治療以及住院環境的調整等三個方面進行完善;同時還會對每位患者建立相關跌倒風險評價,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每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預防護理,從最大程度上避免跌倒的發生。經過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有8例(8%),對照組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患者有35例(35%),兩組患者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出現跌倒情況的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001。
綜上所述,對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適當的綜合性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發生情況,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寶釵.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與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5):237-238.
[2] 趙曉楠.護理干預對預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8(07):106.
[3] 王曉麗.綜合性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發生率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2):12199+12202.
[4] 羅艷.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防范與管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3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