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平
【關鍵詞】腦梗死;恢復期;常規護理;延續性護理;治療依存性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216-02
隨著當前我國診療技術的逐漸發展,腦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也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但是腦梗死患者仍然有較為嚴重的后遺癥,其中有六分之一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這對患者的預后以及日常生活、工作都有嚴重的影響[1-2]。因此,研究選擇了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間的56例腦梗死患者,通過給予常規護理和延續性護理,分析延續性護理對該病患者治療依存性的影響。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19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對象:在此期間來我院住院治療的56例腦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經檢查,均被確診為腦梗死;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超過8分,生命體征穩定并且意識清楚。將有精神障礙、合并其他并發癥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排除。所有患者被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28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49~89歲之間,平均(60.15±6.42)歲;對照組也有28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50~90歲之間,平均(60.24±6.77)歲。經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出院前,對所有患者進行評估,包括患者的生化指標、健康狀況、營養狀況、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對腦梗死相關知識的掌握度等。為每一位患者都建立健康管理檔案,詳細記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的狀況和出院時的情況。對照組給予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出院時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指導、發放健康宣傳手冊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延續性護理:(1)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安排專門的責任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電話或者上門隨訪,通過回訪掌握患者的身體恢復狀況;(2)健康宣教。在患者出院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腦梗死相關知識的教育,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加了解腦梗死的知識以及基本自我護理措施,堅持遵醫囑長期服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等;(3)用藥指導。向患者及其家屬用藥的意義、目的、方法、劑量等,指導患者堅持服藥,避免漏服、擅自停藥的情況[3]。(4)飲食干預。指導患者健康飲食,避免食用高鹽、高熱量的食物,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多食用新鮮蔬菜;(5)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根據患者的性格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調節,盡量保持愉悅的心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存性、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情況、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本院自制的治療效果調查表對上述三點進行分析調查,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 ,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情況、治療依存性以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都用[n(%)]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研究具有可比性。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存性、不良生活習慣、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詳細數據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相關情況
腦梗死患者往往多數都為中老年人,常常伴隨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肢體運動障礙以及意識不清晰等情況,并且部分腦梗死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出院后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這就需要恰當的護理和家屬的陪伴[4]。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存性為96.43%,而對照組患者的依存性僅僅為67.86%,對照組患者明顯較低(P<0.05);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不良生活習慣改變情況分別為92.86%、96.43%,而對照組分別為71.43%、64.29%,對照組明顯不如探究組(P<0.05)。主要因為給予腦梗死患者延續性護理,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更夠有效提升和鞏固患者對腦梗死的認知,指導患者積極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主動參與功能鍛煉,并提醒患者按時服藥,定期進行隨訪及時掌握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療依存性,并督促患者盡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因此,延續性護理的優勢明顯。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依存性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得到提升,推廣和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李利娟.家庭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2):2133-2135.
[2] 王玉霞,樊靜.細節化優質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及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7):1176.
[3] 李少華,王月云.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老年腦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6):5262-5263.
[4] 曾琳琳,任芳芳.優化護理模式對提高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促進治療效果的作用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23):3496-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