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雪年
(山西省陽泉市第三人民醫院,山西 陽泉)
結腸癌是我國臨床醫學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其主要指出現在結腸部位的惡性腫瘤,該疾病極易導致患者出現下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統紊亂等病癥。而腸梗阻作為結腸癌重要并發癥之一,其會導致患者出現腎衰竭等癥狀,以此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意在研究探討老年人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具體如下。
隨機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結腸癌合并腸梗阻老年患者15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其中研究組7例,對比組8例。研究組患者年齡70~80歲,平均(75.2±3.3)歲,平均體重(53.6±3.6)kg,男性4例,女性3例。對比組患者年齡 70~80 歲,平均(74.9±2.9)歲,平均體重(54.1±4.1)kg,男性4例,女性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符合結腸癌治療金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以及詳細過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有心臟、肝腎等內器官疾病者;(2)有嚴重認知障礙者;(3)手術耐受性極差者。
給予研究組患者切除吻合術治療,具體由專業醫務人員操作進行。術前對患者行常規檢測,對其病理大小、位置進行確定,隨后對患者行低壓灌腸。在對患者行全身麻醉后,于患者腹部行刀,打開腹腔查找病理處,分離患處腸系膜,切除惡性腫瘤所處的腸段。隨后對患者行闌尾切除術,采用雙荷固定法進行固定,通過盲腸灌入適量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并觀察患者腸管收縮性是否正常。確定患者無不良反應后行結腸端吻合,將導管至患者腹壁穿出后做盲腸瘺,連接吸引器開始引流。給予對比組患者結腸次全切術治療,具體由專業醫務人員操作進行,術前對患者行常規檢查,確定病理位置后對患者行低壓灌腸。對患者行全身麻醉,麻醉效果開始后行結腸次全切術治療。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以患者臨床癥狀為參考,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腸梗阻和結腸癌相關癥狀完全治愈且無不良反應為顯效;以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但出現輕微不良反應為有效;以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的療效低下且出現嚴重并發癥為無效。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用SPSS 19.0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顯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無效率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結腸癌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腸梗阻是其主要并發癥之一,該疾病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腎衰竭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癌組織還可能擴散至患者肺、骨等部位,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目前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為主、化療為輔的治療方式[1-2]。
切除吻合術和結腸次全切術均是臨床治療結腸癌主要的手術方式,其中切除吻合術以其優秀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治療中,其通過對患者進行少創口或造口的手術,有效地阻滯癌細胞擴散,有效提高患者后期康復治療效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3]。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切除吻合術的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手術治療,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手術方式的選擇中,切除吻合術更具療效性,通過對患者進行切除吻合術治療,能大幅度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康復效率,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