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劉鑫鑫,徐月貞,焦培娟
(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隨著醫療衛生的發展,臨床護理工作規范化及護理質量管理標準化對護理人員及護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關注本科護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也不容忽視[1-2]。對于大學生來說,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源于學生、生活、人際關系或者就業問題等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3]。本研究了解護生當前存在的壓力與人際交往問題,探索護生人際交往與壓力的關系及改善的對策,為培養護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抗壓能力提供依據,為護生今后更好地提供臨床優質護理服務奠定基礎。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9年2~3月抽取某高校本科護生225名作為研究對象。學生知情同意,自愿參加。
(1)一般資料問卷:自行設計一般資料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家庭所在地,家庭經濟情況,是否是獨生子女,每天玩手機、電腦時間,與朋友一起時間,學習成績,學校環境整體滿意度8項。(2)大學生壓力量表[4]:量表共30個項目,分3個分量表:個人煩擾(1~16,16 個項目)、學習煩擾(17~26,10個項目)和消極生活事件(27~30,4個項目)。每個項目0(沒有)~3(嚴重)點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相對應壓力越大;高壓力(CSS≥ 29.9分),低壓力(CSS<29.9分);量表信、效度良好。(3)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5]:量表共28個題目。從四個方面:人際交友、人際交談、待人接物和異性交往診斷和測量了人際關系。學生仔細閱讀每一道題目后進行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分數越低,表明人際關系的質量越好。信、效度良好。
采用便利抽樣法,量表采用量表星發放,回收量表245份,其中有效量表225份,有效率為91.84%。
使用問卷星建立數據庫,應用IBM SPSS 19.0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一般資料采用構成比描述;χ2檢驗分析各人口學特征對壓力與人際關系的影響;本研究數據不服從正態分布,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護生壓力與人際關系度關系,檢驗水準為P<0.05。
本次調查學生225人,男生27人(12%),女生198人(88%)。
被調查護生存在高壓力170(75.56%)人,低壓力55(24.44%)人;護生壓力情況與家庭所在地(χ2=6.623,P=0.037)、學習成績(χ2=12.957,P=0.003)、與朋友一起時間(χ2=4.655,P=0.034)有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被調查護生人際交往不存在問題180(80.00%)人,存在問題34(15.11%)人,存在嚴重問題11(4.89%)人;護生人際交往情況與家庭經濟情況(卡方值為7.807,P值為0.015)、與朋友一起時間有關(χ2=6.960,P=0.0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生壓力與人際交往呈正相關,壓力越高,人際交往越有問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生壓力與人際交往Spearman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前75.56%的護生處于高壓力狀態,壓力與人際關系、家庭環境的變化、與朋友一起的時間少、學習方面的壓力有關。學習狀況是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話題,是大學生主要心理壓力源之一[6]。何一明[7]研究發現,大學生處于中等壓力水平,且醫學生有較高的壓力水平,大多的壓力都來自于學習成績,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部分護生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與周圍的同學產生誤解和隔閡,在人際交往中產生不知所措的情況[8],壓力隨之增加。部分護生因為人際交往問題,不愿去接觸更多的人,孤獨,焦慮,甚至抑郁,面對緊張的學習,壓力程度加重。壓力與人際交往息息相關,本研究結果表明,個人煩擾維度與人際交友、人際交談呈高相關,個人煩擾的壓力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際交友、人際交談。
(1)走出虛擬世界,在現實中多與朋友一起交往。網絡時代下,正確引導護生進行人際交往,調適人際交往[9],改善護生沉溺于虛擬化世界、現實人際關系的疏離和冷漠的現狀。人際交往是一個互動過程,對于強烈擁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愿望的學生,開啟互動模式,贏得來自他人的友誼。
(2)多形式、多模式引導。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壓力對心理健康的負向預測作用也是不可否認的,但可通過實施提升心理彈性干預計劃、利用團體沙盤游戲、正念認知訓練等緩解護生心理壓力及負性情緒,利用成長性團體治療的方法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本科護生會體驗到更多地壓力,易導致焦慮、睡眠障礙等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從人際關系的角度入手,探究護生人際關系與壓力的關系,為提升本科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供實施的措施。但本科護生的壓力與人際交往之間是否存在中介效應,有待今后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