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世禹
我在閱讀中有一個異于常人的習慣,就是在經典文學、純文學和流行文學的選擇上,我偏向于對前者的癡愛。中國古典文學自不必說,傳統文化如一顆顆流光溢彩的明珠。外國文學,無論其作品還是作者本身,都讓世人敬仰,他們給讀者帶來審美的愉悅,賦予人精神上的享受,使人的靈魂得以浸潤。因而,我對現代文學作品的品讀是具有選擇性的。近年來,書的海洋很深很廣,出版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進入人的視野,有突破,并大放異彩的作品依然是滯后而稀缺的,甚至有的作品,比如快餐文化或是嘩眾取寵的功利性寫作大行其道,不僅不能給人帶來美感、對生命恍然大悟的思考,反而讓人的素養和道德問題變得糟糕,讓人失去正常的判斷力,這是讓人深感納悶的。
近日,從亞馬遜獲得武漢作家肖靜的長篇職場小說《轉身》,陡覺意外。對于職場領域,我知之甚少。“轉身”二字,看似簡單而又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是受著生活的牽絆,無形中在努力學會轉身。帶著一探究竟的心理,翻開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新書,《轉身》輕易將我引入現代波詭云譎的職場里穿梭漫游,進而帶給我閱讀的快感,并為小說中驚心動魄的權謀爭斗、耐人尋味的情感糾葛、詩意柔美的語言而驚艷。
《轉身》的故事情節并不錯綜復雜,作者的敘事背景緊跟時代的節拍,對當代職場的博弈、人性的沉淪和個體處變不驚的能力都做了藝術性的創作,從而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宏闊的職場畫卷。作品講述的是紅楓集團董事長程全組成一支強大的海歸團隊,由初始名不見經傳的家族式培訓學校,逐漸發展成為紅遍半邊天的集團公司。公司內群像的人物個性鮮明,對家族式管理的掣肘,自身利益的分配,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上發生微妙的變化,蓄積了一些無法自控的抱怨。
矛盾的導火索源于紅楓以董事余文昊、費天歌為首的高層,提出將集團業務向海外拓展,受到以董事會秘書兼行政總監林子櫻和董事長程全的否定與反對,他們覺得凡事需要進行更深層次地調研分析,以規避風險。這本屬于工作思路上的分歧,可小肚雞腸的余文昊認為自己所提的計劃擱淺,在公司的領導地位受到挑戰,心存芥蒂,將個人的不滿情緒和對利益索求的本能表露出來。于是,心懷鬼胎的余文昊與費天歌相約酒肆,觥籌交錯之際,以集團公司延續家庭式管理模式和沒有分紅為由,挑撥費天歌一起在董事會上向程全發難,先后提出辭呈。此時,余文昊秘書兼情人柳葉亦蠢蠢欲動,洞察到高層內部彼此間潛在的矛盾,迫切希望余文昊走上前臺,以徹底排擠掉程全為目的,進一步將董事長席位攫于手中,取而代之。權力的搏殺和人性的復雜使得集團內部頃刻之間人心渙散,風雨欲來,紅楓集團一時暗流洶涌,危機重重。董事長程全處在一個令人擔憂而尷尬的境地。畢竟程全有著過人的智慧,多年的商場歷練,讓他在遭受巨大壓力和圍攻時,依然淡定從容,果斷地選擇了離開。表面上看,他是適時地轉身,實際是以退為進,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如果小說作品中的人物,以本真的天性和訴求來體現自己真實存在的質感,那么,作家對人性的解剖,對個人的行為處事魅力,以及人際關系中個體對自身價值的認可,都有超強的控制能力。肖靜的寫作以人性的美學為基點,讓讀者從文化的視角去探尋每一個人物立體鮮明的特征。比如董事長程全,作家對他傾注的筆墨是傳神的,他有理智上的極端清醒,有朗朗如日月的胸懷,有一顆智慧的頭顱,有寬廣充盈的人脈資源。當他面臨集團內部四面楚歌、人才迅疾流失、跨國官司洗禮接踵而至的時候,他都迎刃而上,及時扭轉頹勢。他的領導才能是被人公認的,人格是完美的,藝術形象是豐滿的。其他人物如余文昊,一種情欲的病礙或是獨特的妄念容易糾纏于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私利,渴望享受權利的光環,小說賦予他后來的人性是狹隘有瑕疵的,以致他遏制不住體內暴漲的欲望,慢慢偏離正常的道德軌道,背叛紅楓,暗地里依附杰克這顆大樹的藤蔓,做了一些不堪面對紅楓的事。東窗事發后,他遭到杰克的冷遇和拋棄,這是多么現實而悲劇的蒼涼。一場大病,他有了對人生如夢如幻的感喟,對獲取他人諒解的適時補救和存在的誓死追問,終于頓悟,懂得了放下。放下不是萬念俱灰,而是萬塵盡去。從此他向往坐禪的高僧,草木一樣青莠枯黃地度過簡淡的余生。這也不失為一種靈魂救贖的轉身。
也許是出于小說敘事的需要,《轉身》最重要的亮點還是對作品女一號林子櫻的塑造。作家肖靜熟稔地運用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從人物的衣著、語言、環境、情欲開始,與當下職場女性對美的時尚嗅覺和內心純真的念想保持高度一致。我非常驚異作家肖靜對一個精明干練的職場女性的聰穎與內心世界的情感做了精雕細鏤的刻畫。譬如人物出場不久,作家干凈利索又不失唯美的寫到“清幽的古巷,細雨如煙如霧,飄灑飛揚。林子櫻一襲藍綠色旗袍,撐一把油紙傘,彳亍在泛著冷冷清光的石板路上,兩旁白墻黑瓦的微派建筑一眼望不到頭,斑駁的墻壁訴說著歲月的痕跡。”這種語言,看似淡雅無痕,卻不經意間把一個閨中女子溫婉嫻靜、靚麗脫俗的形象靈動地鋪展在紙面,那自然流淌的馨香一瓣使人心生繾綣,不由涌起些對林子櫻似迷非醉的臆想。暫且不說她在紅楓集團每次遭遇困厄,大廈將傾時的艱難斡旋,體現出自己過人的才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單就她情感世界釋放的理性與豐富,情感路途上的神傷與無奈,無不令人為她清水芙蓉的秉性扼腕嘆息。難能可貴的是,作家肖靜沒有無端否定林子櫻內心深處獨特的愛情觀和對愛與美追求的權利,沒有人云亦云,沒有橫加指責,而以寬容的筆調獨樹一幟地把這種愛戀歸納為“第五者關系”,就是淺淺深深、濃濃淡淡地相愛著,精神上彼此依戀對方,肉體如何波濤洶涌也保持永遠的純凈。戲劇家湯顯祖早年說過:“因情成夢,因夢成戲。”通俗地說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雖然指的是夢,無疑,在當時的社會,這種表達就有對世俗禮教、個性自由的挑戰和向往。《轉身》對“第五者關系”的著墨也印證了司湯達在《愛情論》中的觀點“我把愛情稱為結晶體,是指精神運作,通過所有呈現的東西可發現被愛的對象具有嶄新的美德。”“先欣賞對象而后產生愛情,故而愛情是動力。”所以,林子櫻對程全由欣賞產生愛情;反之,程全對林子櫻的迷戀也有了回應。有了這種“第五者關系”,就不難理解林子櫻與程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癡心,和不得已而為之的克制,對彼此生活工作上動蕩起伏時福禍相倚的攜手。
紅楓集團上市后喜悅的余音還在耳際縈繞,來往賓客還在盛典的宴會上穿梭,程全的眸子里卻少了一道甜蜜的風景。上島咖啡屋,程全曾與林子櫻在這里默默欣賞、溫情相擁,林子櫻卻在此刻恰到好處地轉身,僅留下程全情愛失落后的形單影只。林子櫻許是經過一番靈魂的煉獄后,悄無聲息、了無蹤跡地消失。她像一朵絕美的花熾熱如火地開過,她將一抹殘紅撒向她深愛過男人的心懷,這種寂寥的轉身濺起多少激蕩人心靈的情愫,無論是對人物個體靈魂的升華,還是作品本身都產生了更高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家對女二號柳葉的塑造也不容忽視。早年,柳葉作為一個尋常普通人家的女子,有著嬌俏的容貌,因書沒有讀好,不得已做了超市營業員,嫁給一個同樣尋常的男子。生活拮據困頓的她,人生本來是有既定宿命。緣于與林子櫻一場意外的邂逅,林子櫻善良的本性和惻隱之心改變了柳葉命運的航道。進入紅楓后,柳葉眼看林子櫻、白卉富足風光的生活現狀,兩相對比,在強烈的仰慕下,對權力、金錢渴望的野心蘇醒和膨脹起來。她渴望構建自己新的生活環境,她渴望自己的價值最大化。她沒有考慮“嫉妒是人最大的病癥。”于是,她義無反顧,像一頭兇猛的母獅奔向欲望的田野,委身于集團副總余文昊,依附他的高枝,各營其利,各取所需地做了他衾被擁香的工具。在幕后對余文昊推波助浪的同時,她也險些落入陷阱,成為被覬覦的美色,差點被余文昊作為禮物送給杰克。柳葉人性的崩潰有著時代的偶然性和普遍性,她本體所攜帶的純真也真切地存在著,最后她的天性回歸到青山秀水,組建了新的家庭,她一時扭曲的心態和荒唐的生活觀,發人深思。
縱觀小說全局,程全的果斷與理性,林子櫻的才智與聰穎,余文昊的深藏與算計,費天歌的正氣與率真,柳葉的世俗與貪欲,都隨手寫來,順理成章、淋漓盡致地展示職場人事的更迭、地位的升降,以及他們生活背后掩藏的萬般風情。他們靈動的身影像一粒粒發光的珠子穿綴成閃亮的項鏈,讓人在品嘗《轉身》這部長篇小說時,猶如桃園閑游,河畔覽景。“文學創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語言。”陳應松先生也說過,語言是作家的心跳,是作家生命的節律。語言好的小說,哪怕有諸多瑕疵,故事和人物的不足都可以原諒;但語言不好,再好的故事也就是個故事。《轉身》帶給人思考人性美學的同時,通篇的語言也極具特色,不僅沒有閱讀的障礙,并且美麗之處比比皆是,讀起來如飲小溪清清的流水,這足以體現一位作家對文字的駕馭功力和自身的文化底蘊。不僅如此,我還發現,作家肖靜盡管對每一個人物富于個性化和情感化,好的便是好的,壞的也成為好的,她筆下沒有一絲遣責和嘲笑誰與誰的觀點,他們每個人轉身之后,都有一個很完滿的結局,這充分體現出寫作者內心極具人文關懷的澄澈和一種見解與境界上的差異。
當然,淺析《轉身》之后,我覺得眾口難調,有個別地方還可以精細地向前拓展,個別人物的心理還可以深入地進行探究,比如杜子軒對林子櫻的愛慕是否來得過快,在情感的表白上讓人有些許的猝不及防。但“文學,是慢性的競賽。”這絲毫不妨礙一個中年作家創作的無限空間和內心活躍的創作激情,也不影響讀者對她創作中人性美學的價值認定。
那么,我們就順著《轉身》的足跡,去領略其中人物的風采和故事情節的旖旎吧!
衷心期待肖靜作家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出來,以饗讀者。
責任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