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娉哿
摘要 擴大新能源汽車生產是我國汽車行業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號召的最直接舉措,也是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一些現有的技術和商業限制,對于新能源汽車生產材料的采購成本控制始終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從新能源生產過程中最為關鍵的電池材料采購環節入手,對當下電池材料采購環節中產生的有關成本控制的各種問題進行簡要梳理和分析。在與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政策相結合的大背景下,全面探索具備實用性的電池材料采購成本控制模式。
關鍵詞 電池材料行業;采購成本管理;問題;措施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目標,國內汽車行業紛紛將生產和推廣新能源汽車作為自身新的行業主攻方向。作為新能源汽車最主要的動力裝置——動力電池,其制造成本占整車制造成本的四成左右,電池的生產工藝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不過,基于前端電池正負極材料的特殊材質原因,汽車生產廠家在購買電池材料的過程中經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不僅縮小了廠商自身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利潤,還推高了汽車的售價,給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造成了阻礙。所以梳理現有電池材料采購過程中關乎成本的現狀,找出節約電池材料采購成本的方式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一、當下電池材料行業采購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當下鋰電池材料行業采購的現狀
根據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行業數據,國內動力電池的整體價格水準在不斷下跌。而價格水平的降低除了受到技術進步的推動外,更與中國汽車行業最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勢頭有關。中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讓汽車廠商紛紛提升了自己的產量,從另一個角度又刺激了鋰電池的生產。為了保障自身的利潤,鋰電池供貨商紛紛抬高售價以求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而且從技術上來看,電池模組工藝本身決定了鋰電池成本。因此如果要降低采購成本,唯一可行的方式是鋰電池生產供應商實施對比,確定高性價比貨源后就要保證車企和電池廠家的綁定。這才是最有用的方式。
因為現有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類型大多是以鋰電池為主,因此供采雙方所形成的關系就是車企作為采購者,鋰電池的生產供應商作為被采購者。對于車企而言,鋰電池的生產供應商所采用的生產鋰電池的方式是不同的,這也就意味著車企與不同生產方式的鋰電池供應商進行合作,其產生的成本是不一樣的。供應商生產鋰電池需要原料和生產工藝,就鋰電池供應商而言,其采購鋰電池原料和生產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果從鋰電池生產流程角度來對電池原料的行業采購情況進行分析,鋰電池供應方作為采購方,鋰電池原料方作為被采購方,則可以很清楚地將整個采購活動分成三個類別。
1.研發生產類原料采購。這一類型的采購活動主要以電芯廠為主要采購方,該類廠家只負責生產電池的各個部件,因此采購材料的類型也大多比較零散,正負極、電解液、外殼、銅鋁集流體、傳導和黏結劑是這一類廠家經常采購的內容。其中,正負極原料、隔膜和電解液的采購量比重又是最大的三個部分。
2.組裝類電池原料采購。這一類型的采購主要以PACK廠為主要采購方,它們也是主要的電池組裝廠家。因此其采購的材料以電芯、外殼、電量指示板、EVA等內容為主。如果從采購來源來說,除了電芯是以對外方式購得以外,其他的都是通過內購方式獲取的。
3.綜合類電池原料采購。專業化的電池廠既可以生產電池材料,也可以承擔等同于PACK廠的電池組裝業務。因此這一類廠家的材料采購內容是比較全面的,只要是生產鋰電池的主要原料或部件,都可以成為這一類采購活動的對象。
鋰電池供應商所生產的鋰電池是以上述三種方式為主,其中綜合類電池原料采購對于鋰電池供應商而言,需要資金投入少、研發周期短、產業鏈分工明確,其鋰電池成本相對研發生產類原料采購和組裝類電池原料采購而言要低。鋰電池成本降低,在同樣質量的保證下,對車企也意味著生產成本的降低。
(二)當下電池材料行業采購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從外部環境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日漸成為潮流,鋰電池及其配件的需求不斷增強,從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鋰礦石的國際市場價。從另一個角度講,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稀缺金屬,鋰礦石的開采和銷售方始終集中于少數幾個國家,以至于這些擁有鋰礦石資源的國家可以隨意根據自身需要制定鋰礦石交易規則,讓鋰礦石變得“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居高不下。雖然因為最近幾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和疫情危機,我國的鋰礦石訂購量遭遇了嚴重縮水,部分鋰礦石賣方國家也產生了嚴重的庫存積壓情況。鋰礦石的整體價格雖然因此波動,卻一直徘徊于高位,給我國電池生產企業的采購活動帶來了較高的成本負擔。
2.從行業管理難度來看。國內有關電池材料采購成本的管理難度正在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觸發了鋰電池生產的新一輪高潮,還連帶增加了如電容、電阻、PCB板材等一系列相關材料的求購訂單。但客觀來說,國內廠家對一系列有關鋰電池生產的相關配套物件的生產技術還不夠成熟,難以滿足突然襲來的大規模材料需求。一些商家出于單純的利益考慮,用質量換速度換產量,讓這些根本不具備足夠質量水平的原料和配件進入市場,由此造成的退貨率和對質量的管控措施有效性自然難以把控[1]。
3.從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環境下的電池生產廠家內部依然存在計劃經濟桎梏的影響。在實施成本管理時因循守舊,對于在采購活動中產生的多類型成本置若罔聞,即使發現問題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加以管理,從而讓有效的材料成本管理方式難以實行[2]。
二、提升電池材料行業采購活動成本管理效率的具體措施
第一,對于直接采購成本,可以根據行業實際選擇合適的原料供應商來實現管理和控制。因為電池原料的特殊存在,讓電池原料行業采購市場長期被買方占據。在這種情況下,采購方可以將以往較為傳統的采購模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在實施采購過程中以“成本第一”為主要原則控制直接成本,也就是將若干個意向原料供貨方作為對象充分比較,在商家生產產品質量等級相同,且能夠保證車輛行駛安全的情況下,基于成本最低原則選擇相應的供貨商。
第二,對于諸如電池制造和原料儲存這樣的間接成本,可以根據自身的生產實際實施分段分時管理:與原料供應方交流時的成本報價可以按照單品成本為核算基準,按照制造時間平均設置成本價格,以降低間接成本的相應比重與下游車企洽談時的成本報價可以按照制造成本為基準,這樣可以讓客戶更易于接受,便于長期銷售[3]。
第三,對電池材料行業采購成本的管理除了對成本規模本身的管理之外,還包括對參加采購的人員的管理。電池材料行業專業性極強,材料采購的對象也屬于精密度較高的內容。因此必須選擇真正精通電池制造行業,同時具備成本管理理念的相關人士進入采購隊伍。因為具備這些專業素質的人能夠很好地在工作中踐行成本管理理念,同時通過自身的專業理解來對原料及供貨商加以選擇和接觸,從而從根本上提升電池材料行業采購成本管理的效率,使汽車生產商用于整車生產的成本實現合理配置,企業的持續發展盈利也因此能夠得到最充分的保證。
三、結語
新能源汽車的全面推廣是大勢所趨,而電池的生產活動順利程度關乎新能源汽車是否能夠迅速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上鋪開并被大眾接受。因此,作為關鍵部件生產方的電池材料采購行業必須認清和重視自己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角色,在采購生產用電池原料的過程中積極引入成本管理理念,摒棄以往粗放簡單的管理模式,降低采購過程中產生的資金浪費,從而實現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獲取更大市場利潤的目標。
(作者單位為天津愛敏特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廖慧.汽車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12):87-88.
[2] 梁旺春.淺析汽車零部件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17):135-136.
[3] 盛樂樂.汽車制造企業零部件采購和物流管理的應用[J].現代企業,2020(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