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剛 王朝魯
摘 要:本文通過對區域協作及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核心要素的分析及解讀,分析了在區域協作條件下高校圖書館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技術等條件,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促進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區域協作;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
區域協作就是地區間的合作,想要實現區域合作,必須制定相關法規,實現地區間經濟協同發展。圖書館之間區域協作歷史悠久,早在20世紀初,美國許多州的公立大學圖書館就開始了區域協作的探索和嘗試,1961年-1971年,美國成立了115個大學圖書館聯盟,到目前為止已有200多個[1]。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一些省也出現了大學圖書館之間現代形態的合作組織,如上海高校網絡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聯盟等,這些蓬勃發展的合作實踐,都為高校圖書館的區域協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2]。全民閱讀活動是國家層面提出的閱讀推廣活動,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深入有效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是高校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
1 區域協作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關系研究
1.1 區域協作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關系定位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得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提升自我修養,領悟、吸收、借鑒、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全民閱讀推廣是增進社會和諧、提高國民素質、促進文化建設、營造全社會讀書求學風氣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存在方式單一、技術落后、資源匱乏等問題,而區域協作具有資源的整合與共融、規范的發展與分享、模式的共建與互補等方面的優勢。在區域協作視域下構建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準確把握協作的趨向性、服務的目的性、實施的互補性,引入科學管理、改進閱讀推廣服務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將更好的服務呈現給廣大讀者[3]。高校圖書館應從技術手段、服務模式、資源配置上優化服務結構,發揮區域協作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強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工作。
1.2 區域協作是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有效途徑
網絡信息資源的社會化及網絡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為高校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協作,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搭建了全新的平臺,區域協作對于共享信息,避免資源浪費有著重要作用[4]。區域協作主要包括:應用區域協作的方式和數量、區域協作的方便和費用、檢索體驗與能力提升、對主頁和微信的關注、建立閱讀推廣服務專區、學術自由討論區、協調各圖書館特色館藏數字化與批判性思維等。例如:我校利用區域協作交流和共享共建平臺,在資源整合、主頁鏈接、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等方面拓展了閱讀推廣服務功能,初步實現系統內公共目錄檢索、館際間文獻傳遞、協調采購等功能。高校圖書館要把握好區域協作所帶來的機遇,深入挖掘數據資源,加強區域間圖書館協作,突破現有“條塊”限制,促進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有效開展。
2 區域協作模式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理論與分析
2.1 區域協作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職能設計
我們正進入一個以密集型數據的相關挖掘、分析、處理來推動社會創新發展的大數據時代。區域協作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職能設計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一是通過整合資源,做好閱讀推廣服務文獻資源的挖掘與整理;二是了解一種區域學術協作,嵌入閱讀推廣活動學術情境服務;三是建立一個區域自由討論學術社區,利用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學術交流;四是開辟區域協作文獻傳遞功能,參與各區域高校閱讀推廣工作品牌建設;五是培養區域協作學術技能,提高閱讀推廣檢索技能、閱讀技能、分析技能等。如何利用大數據及相關技術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從而提高大學生整體文化水平、文化修養,為地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是目前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新課題。
2.2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職能設計結果分析
區域協作使各圖書館建立閱讀推廣體系時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提高閱讀推廣的質量和效率,為閱讀推廣服務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展前景廣闊。通過協作、交流和培訓等措施提高了館員的服務水平,有效地促進了閱讀推廣服務的進步和發展,其結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區域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渠道,30%的讀者通過老師推薦、30%的讀者通過圖書館主頁鏈接、30%的讀者通過同學獲取、10%的讀者通過閱讀推廣活動和學科館員介紹;二是應用區域協作的方式和數量,95%的讀者主要使用圖書館館際互借服務,數量為平均每學期5-10冊、最多的讀者每學期20本以上、最少的讀書每學期2-5本;三是區域協作的用戶體驗,95%的讀者認為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流程合理、簡潔、90%的讀者認為費用還可以降低,降低的同時物流過程應改進。區域協作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提供學科服務,使用戶體驗到區域性資源共享活動給自己帶來了便利,在共享共建情境中提高閱讀推廣服務能力,提升在復雜環境中的創新能力。加強區域圖書館間的協作,對圖書館事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將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5],也正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重要內容。
3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對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區域協作可以彌補單所高校某些信息資源的欠缺,提高信息資源的保障力,建立開放的聯合共享和服務機制[6]。高校圖書館要把握好區域協作帶來的機遇,同時,統籌規劃并進行深入挖掘數據資源,多方位多渠道合作共建,可以有效避免文獻資源的重復建設[7],有助于提升高校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本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對于本地區文化的傳承、本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區域協作可以加強同一區域各類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彌補彼此不足,提高整體效應[8],從而促進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紅衛.區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合作館藏發展初探[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1):32-33.
[2]賴輝榮.都市圈形成與高校圖書館的區域合作[J].圖書情報工作,2006(8):131-133.
[3]趙海珍.區域圖書館聯盟協同視域下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構建要素與策略[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8(2):47-48.
[4]鄺秀君.高校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的定位與策略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5(5):177—180.
[5]林樹元.陳穎松.關于區域圖書館館際協作若干問題的探討[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91-92.
[6]郭金子.圖書館區域合作與資源共享[J].蘭臺世界,2012(11):70-71.
[7]游麗華.李冬梅.高校圖書館區域合作與信息資源共享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3(1):73-74.
[8]黃玉寧.基于區域圖書館聯盟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7(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