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各個行業領域都在進行積極的革新和升級,公共圖書館也不例外。在信息化技術和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公共圖書館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應致力于為讀者用戶提供個性化、精細化閱讀服務這一目標。本文對公共圖書館提供個性化閱讀體驗的創新服務原則進行了探討,結合大數據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提供個性化閱讀體驗的途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個性化;閱讀;服務;數字化
近些年來,我國進入了現代化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數字化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公共圖書館的運行和發展帶來了全方位的改變。公共圖書館中需要處理的信息繁多復雜,對信息處理的方式和速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了拉近和讀者用戶之間的距離,增加信息交流和互通,實現知識的快速、高效傳播,數字化圖書館明確了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目標,結合公共圖書館建設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積極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
1 公共圖書館提供個性化閱讀體驗的創新服務原則
公共圖書館在現代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仍舊采用傳統的被動式服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讀者用戶對公共圖書館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積極適應現代化社會人們對公共圖書館的要求,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為讀者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在實現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的道路上,應堅持為讀者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為基本理念原則,從線上到線下,全方位尊重讀者用戶,將讀者的評價指標納入圖書館的考核指標體系中,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高。在傳統的公共圖書館圖書購買、上架、整理、外借服務的基礎上,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將“互聯網+”和圖書館服務結合在一起,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創新服務意識,樹立起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的觀念,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精細化發展,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和管理共同向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1]。
2 大數據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時代遺留的問題
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進程中,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受到資金投入不足、技術水平有限、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問題,降低了服務用戶的質量和效果。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的發展中構建起數字圖書館的模式,根據讀者用戶的使用現狀來看,大部分用戶需要信息搜索時會選用網絡搜索的方式、而不是在數字化圖書館中查詢和獲取信息。相關調查統計顯示,整體的數字圖書館使用率較低是由于公共圖書館的網絡資源接入口不統一、資料檢索水平較低、源數據形式不一致等原因導致的。近些年來,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發展已經在國家財政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信息時代的公共圖書館遺留問題仍舊存在于目前的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發展中,各個系統之間的資源開發統籌、數據傳遞等存在諸多不足,公共圖書館的價值發展被限制在一定范圍內[2]。
2.2 大數據時代發展中產生的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逐漸完善,公共圖書館在服務思維和服務模式方面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不僅是公共圖書館作為服務方如此,讀者用戶的使用習慣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這給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大數據技術中涵蓋了多種內容,包括圖書發展趨勢、客戶需求調查分析、概率統計等,公共圖書館在可視化技術、語義技術等技術手段的應用下改變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但是由于應用技術的大環境發展較慢,導致技術的優勢效果無法充分發揮出來,技術的使用有效率較低。大數據時代,對數據傳遞過程中的交互性較為重視,目的是將用戶和信息匹配到一起,對用戶搜索信息的頻率和信息之間關聯性進行分析、實現用戶和信息的連接,這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創新來說不僅是思維模式的轉變,更是數字化時代下的技術挑戰[3]。
3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提供個性化閱讀體驗的途徑探索
3.1 拓展圖書館資源
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要為讀者用戶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首先需要豐富數字資源的支撐,公共圖書館通過數字資源的收集、整理,擴充公共圖書館資源庫,包括各種學術論文、可研報告、期刊雜志等。數字資源的范圍在大數據時代可逐漸擴大,不僅僅限制于以上電子版材料中,還可拓展出更多讀者用戶所關注的內容,包括社會熱點信息、政府信息等,實現多樣化、復雜化的數字化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結合熱點新聞、文獻材料等多種豐富的信息資源,結以用戶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出發點,將信息統一整理在一起,強化信息資源的深度,為用戶的實際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除此之外,適當加工數字化資源的深度,打破原有的數據結構,實現到數據結構和建構的二者相結合。例如借助大數據技術解構某個文獻資料,將文獻資料中的框架、知識單元分解出來,將其與文獻建立起語義聯系成為新的知識點,通過架構使數字資源更加豐富[4]。
3.2 加強數字化技術的應用
在大數據技術中,語義技術是最為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語義技術將復雜的數據關聯在一起,公共圖書館的創新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語義技術等將數字文獻和詞典中的語義結合在一起,對數據之間存在的各種語義關系進行分析,挖掘相關聯數據。類聚技術能夠將大量的數據資源進行分類和匯總,將相關聯的數據資源集聚在一起,面對大量、復雜的數據,類聚技術實現了高效的數據資源管理,向用戶提供便捷、個性化的服務。當用戶檢索某個信息的時候,可以跳出接近主題、信息關聯的資料信息,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另外,檢索技術的應用,應在快速檢索的基礎上,實現跨平臺、跨資源的檢索,在主頁面中體現全部的功能,保持界面清晰、易懂。
3.3 轉變傳統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
對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應同時進行創新,面對多種多樣的資源產品,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面臨著諸多待開發的產品,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資源儲備量,打造豐富的資源產品服務。在數據文獻等資源的基礎上,拓展出知識庫、推理庫等服務。結合用戶不同的職業、年齡段特點和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課程資源和視頻等資料,幫助用戶實現自我學習和提升。改變原有的被動服務模式,獲取用戶請求后結合不同的需求向用戶提供推送服務,通過自動答疑、專家平臺等方式,體現出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特征服務[5]。
4 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給社會發展和各個行業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服務也正隨著社會發展要求的提高、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升級。結合讀者用戶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性,強化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和精細化服務。消除公共圖書館和讀者用戶之間的距離感,致力于創新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促進公共圖書館未來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興華.公共圖書館個性化外文信息服務產品開發和內容的建設——以桂林醫學院SCI信息產品開發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報,2020,32(06):72-81.
[2]崔玉華.探析大數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J].傳媒論壇,2020,3(12):114+117.
[3]羅碧峰.新形勢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探析[J].傳媒論壇,2020,3(11):110-111.
[4]楊曉棟.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實現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6):273.
[5]陳瑤,劉壯,等.高校智能圖書館創新服務策略研究[J].價值工程,2020,39(14):65-66.
作者簡介
周越(1984-),女,漢,山西大同,大學本科,中級,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