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華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胃潰瘍;心理狀況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96-01
胃潰瘍病癥在臨床上十分常見,該病癥治療周期長且難以徹底治愈,復發率較高,其的出現與患者的飲食及心理因素有很大聯系,由于大多患者對該病癥缺乏一定的了解,導致其治療過程中易產生消極情緒,致使間接性的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近些年來,有醫醫學專家指出[1],優質、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胃潰瘍病癥治療效果意義重大,同時還將有利于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基于此,本文對給予胃潰瘍患者常規護理與個性化護理后對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進行了觀察及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18年8月-2019年11月。觀察對象:在本院收治的70例胃潰瘍患者,以每組35例的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已排除溝通交流障礙、合并其它消化系統疾病及嚴重性疾病患者。基本資料: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8:17,平均年齡為(39.2±2.1)歲,平均病程(4.1±1.1)年;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9:16,平均年齡為(38.3±2.6)歲,平均病程(4.2±1.0)年,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受自身病情的影響,很多患者會出現有焦慮及過分擔憂等負面情緒,此時若未能及時給予其心理干預,將導致患者對臨床治療產生懷疑態度,降低治療配合度。護理人員可借助于增加溝通以及向其為其講解病癥治療方式的方法來緩解其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信心。(2)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詳細及耐心的為患者講解胃潰瘍病癥相關健康知識,使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取得患者良好治療配合度。耐心解答患者病癥治療過程中產生問題,以避免其對病癥產生過多的擔憂情緒,及時告訴患者病癥治療進展及取得的治療成果,以提高其治療信心及配合度。(3)飲食護理: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了解患者住院前的生活狀態,監督其積極糾正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習慣,例如熬夜以及嗜酒嗜煙等,同時叮囑患者清淡飲食,告知其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于疾病防治的重要性。(4)用藥指導:叮囑患者嚴格按醫囑用藥,告知其相關藥物服用劑量、方法及可能會誘發的不良并發癥,以此減輕其不良焦慮癥狀。對患者服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以了解其用藥是否規范,同時告知其藥物與飲食之間的相互作用,以避免飲食影響藥效,降低藥物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有: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評分,其中心理狀況用SAS評分及SDS評分評定,其分別指焦慮及抑郁評分,分值的高低與患者的不良心理嚴重程度呈正比關系,生活質量用QOL評分評定,分值的高低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2]。
1.4統計學分析
P值用SPSS22.0軟件計算,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及計算方式為:用(-x±s)表示,用t計算,統計學差異評判標準為:P<0.05。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無差異,P>0.05;研究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比較(-x±s,分)
胃潰瘍病癥發生于各個年齡階段,該病癥具有治療周期長、復發率高及預后不良的特點,若未能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將增加其出現不良并發癥的機率,以致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經研究顯示[3],該病癥的產生與感染Hp、過量分泌胃酸以及胃蛋白酶不平衡等之間存在有一定的聯系,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病癥的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經常性的會出現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與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及不遵醫囑行為有關。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將從“人性化”護理角度出發,結合患者病情為其制定科學護理方案,此護理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該護理模式中的心理護理措施將有效穩定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信心,轉變其治療態度,積極遵醫囑要求完成各項治療任務,個性化的用藥指導及飲食指導將幫助患者科學飲食及服藥,使得更加細致掌握飲食及用藥注意事項,加強健康宣教,將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進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以避免病情的反復發作。另外,個性化護理措施還將進一步規范臨床護理服務,完善護理缺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利于醫院打造一流的護理服務。
總結:個性化護理措施的實施將有利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周瑩.個性化護理對胃潰瘍患者心理狀況、生活質量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20):57-58+97.
曾成.個性化護理對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22(S1):180-181.
邵海燕,徐淼.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胃潰瘍患者的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與價值分析[J].
中國醫藥指導,2016,16(43):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