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紅 整理
在2019 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商用汽車雜志社編輯部曾采訪過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車分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福庚;圍繞汽車行業關注的節能與環保主題,周福庚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全面推動城市公交電動化進程的建議》、《關于給予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支持政策的建議》、《關于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扶持力度的建議》、《推進排放升級,淘汰國Ⅲ及以下標準柴油車換購國Ⅵ柴油車給予補貼的建議》。
據了解,自2018 履職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周福庚已先后提交了10 多份議案和建議。那么,在2020 年5 月22—28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周福庚代表又提供了哪些有益于汽車產業發展的建議呢?
商用汽車雜志社編輯部了解到,作為深耕汽車行業30 多年的重卡研發專家,周福庚代表始終關注著技術前沿和產業方向。2020 年他向大會提交了4 項建議,主要涉及如何更好地提升新能源與車聯網等創新技術水平、加快產品推廣和應用進程等方面內容,包括: 《關于加快推動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的建議》、《關于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給予政策支持的建議》、《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機制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車聯網標準體系協同性的建議》。
雖然是燃油重卡研發專家,但周福庚很早就敏銳地洞察到新能源技術給傳統汽車產業帶來的沖擊和變革。周福庚表示,希望在新能源汽車使用過程中,國家給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周福庚同時指出,新能源汽車包含的內容很多,在重卡方面他個人傾向于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他希望氫燃料技術得到加快發展,為此提出了《關于加快推動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的建議》。
這項建議指出,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燃料電池汽車還具有續駛里程長、加氫時間短等一系列特點,更被列為汽車產業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燃料電池汽車適用公交車、長途客車、重型商用車等領域,和純電動汽車在不同市場領域共同構成多層次的運輸解決方案。
周福庚特別指出,中國在燃料電池商用車方面的差距小于乘用車,如能切實以商用車為先導推進燃料電池汽車,不僅可以助力汽車節能減排整體目標的實現;而且完全可以通過打造燃料電池商用車平臺,先行培育產業鏈,推進產業化,并為未來燃料電池乘用車的推廣做好技術儲備。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車分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福庚
由于推動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城市規劃、交通運輸等政府部門、整車及關鍵部件、加氫站基礎設施、公交運輸等企業共同聯動,周福庚代表建議可考慮采取如下幾方面措施:加強政府主導作用,持續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引導地方政府在城市公交和重大活動中開展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加強技術創新,重點支持燃料電池汽車基礎技術研發(如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和燃料電池過程機理研究)、關鍵零部件研發(如高性能燃料電池系統所必需的空壓機、加濕器、氫循環裝置等重要零部件)、集成技術研發(如燃料電池系統和整車集成技術)、基礎設施及相關技術研發(如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制氫、運氫、儲氫技術)。

江淮重卡“跨越”K7
2019 年,由于汽車行業整體下行、國補退坡地補取消、股比放開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形勢、新問題。周福庚代表在《關于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給予政策支持的建議》中指出,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步退坡的同時,國外對新能源汽車支持力度增加,外資加快電動化轉型并積極布局國內市場。如無有效應對舉措,新能源市場自主品牌為主、合資品牌為輔的格局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有鑒于此,周福庚代表建議:現階段,出臺運營類政策指導文件和置換補貼政策,地方支持政策要從“補購買”轉為“補配套”“補運營”;擴大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范圍,建議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廠商的稅收減免政策;進一步明確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目標,建議國家按照對公交電動化的目標要求,出臺政策明確出租車、C2 類駕考用車等其它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目標;降低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建議高速新能源汽車通行費全免或減半收取、降低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等,促進消費者積極購買新能源汽車。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階段的變化和產業政策的調整,為了穩定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家決定延長補貼政策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到2022 年底,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平穩過渡。但周福庚代表提出,在向市場驅動的轉型過程中,依然存在政策銜接不順暢、配套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為此,他在《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機制建設的建議》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議。
針對當前汽車制造業積分交易價值較低、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不足、技術標準逐年提高、目前機動車安檢制度不能完全適用于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二手車流通不暢等現象,周福庚代表建議:加快完善雙積分機制,提高補貼資金清算頻次,緩解新能源汽車企業現金流壓力;支持企業研發創新,給予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一定比例的研發補助;合理評估殘值,讓新能源二手汽車順暢流通;建議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檢驗制度;加快建立新能源二手車評估規范。
作為汽車產業結構變革的主要特征,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已成為產業界熱詞。近期,國家發改委聯合11 部委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建設智能汽車強國的目標。但是在現階段,周福庚代表認為智能汽車的商業化應用還存在一些痛點問題亟待解決。
在《關于加強車聯網標準體系協同性的建議》中,周福庚代表指出目前行業在智能化和網聯化方面存在著若干不足:如智能汽車產品缺乏標準,安全性沒有現行的標準可以參考;智能汽車的各應用場景對道路基礎設施提出了不同需求,但現有的道路基礎設施及其標準不能滿足需求;缺乏專門的組織或部門,針對智能汽車與交通管理、交通運輸、信息通信的融合應用制定標準。
在對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創新技術應用前景有著樂觀評判的前提下,對于加強協同推進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周福庚代表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建議系統規劃支撐智能汽車發展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分層級的標準體系。鼓勵智能汽車企業、智能網聯測試機構及示范運營組織方積極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快速形成指導智能汽車落地的標準體系。
建議加快推進制定智能化道路及基礎設施技術規范和分級管理方法,鼓勵地方將智能化道路及基礎設施納入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
建議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下設專門機構,協調汽車與交通管理、交通運輸、信息通信等車聯網產業相關領域的標準建設,形成縱向有分工、橫向有協同的工作機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