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燕萍 李孟 通訊員 黃燦 肖夢薇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大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沒有退縮,逆風而行,迎難而上,為抗擊疫情,奉獻力量,傳遞溫暖。
其中,就有天門市城管執法局這樣一支隊伍。應對疫情,他們用信念和意志書寫著實干與擔當,用一絲不茍履行著局黨組賦予他們的抗疫職責,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義無反顧是為了身后天門市民的安居樂業。

天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文仁軍深入疫線督導執勤點聯防聯控工作
號令一出,動若風發。為加強疫線市容管控,保障城市戰時秩序,天門市城管執法局對城區26個供應點進行定點值守,清理、規范華西農貿批發市場,對進出人員進行身體檢測1400余人次、進出車輛防病毒消殺及檢查9800余輛次,規范場內占道經營630余處。
城區巡查專班組織17臺執法車,認真核查物資配送業主的審批手續,每天巡查20余個農貿市場,20余個居民小區,取締馬路市場32處,督促門店停業98家,規勸無證出行人群35次。

執法人員風雪中堅守崗位
當疫情進一步升級的時候,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嚴控小微車輛流動,在城區主次干道設立固定執勤點10個,一把手和分管負責人深入一線戰前指揮,聯合公安、交通等部門對城區微型車輛實施管控整治,每個點安排3至4名城管執法人員,對所有出入人員進行核查登記,對物資保供車輛進行認真檢查。共暫扣共享單車282輛,微型車輛11輛。
疫情來勢兇猛,給一線環衛工人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我們的環衛工人為了城市的清潔衛生,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堅守崗位,他們雖然不是抗擊疫情一線的戰士,卻也在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門市900多名環衛職工堅守崗位,在疫情突發期,防護物質緊缺的情況下,該局通過采購、申請調撥和社會援助等多途徑籌措解決防護物質問題,累計收到口罩120000個、手套(一次性)1850雙、隔離服1300件、防護服190套、膠皮手套1220雙、護目鏡86副、消毒酒精600公斤、消毒酒精(1L)600瓶,并及時發放到一線環衛工人手中。
每一次的堅守與“出征”都是為了守護共同的家園,環衛局71名職工每日分兩次對城區10座農貿市場、7所醫院、14座垃圾中轉站、44座公共廁所、主次干道440余個果皮箱及206個垃圾桶進行噴灑消毒,單次消毒面積達到75000平方米;此外,兩臺滿載消毒劑的噴霧抑塵車日夜穿行在陸羽大道、北湖大道、鐘惺大道等城區8條主干道上,每日噴灑量達到60000公斤,108輛運輸車從不間斷的運輸垃圾;800余名保潔工人分布在城區的各條道路,堅持對城區400余萬平米的面積進行清掃。
城市公園廣場是人口密集集散地,為確保公園廣場不成為病毒存在與疫情擴散之地,該局在東湖公園、陸羽故園、植物園等重要出入口設置禁止入園、佩戴口罩等溫馨提示標語,安排安保人員24人次,每班開展全園巡查3次,勸阻違規入園游客350人次。60余名環衛工人持續開展公園、游園、廣場保潔和病毒消殺工作,每天噴灑消毒面積約2000平方米,清理垃圾桶120余個。
疫情防控期間,天門市城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工作人員打破休息常規,確保城鄉320余輛垃圾運輸車輛有序進場及時處置,累計處置城鄉生活垃圾3萬余噸。環衛局組織黨員先鋒隊到職業學院、華泰飯店等地進行廢棄物質清理、場地進行消殺;組織30余名環衛工人參與城區多個隔離點的日常保潔工作。
在城區卡點和隔離點的值守、市場巡查、社區封控、城市消殺、鄉鎮督導、城市清運保潔等重要崗位上,處處活躍著這一抹低調的“城管藍”,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著力量。
隨著疫情來到決勝時期,該局的重心便放在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市容環境整治行動。
在市容秩序整治上,主要開展道路附屬物、廣告店招、渣土運輸、麻木載客、人行道凈化、流動攤點、垃圾容器等七個市容秩序方面的專項整治。共取締流動攤點7759處,規范占道經營5968處、占道洗車修車128處、施工圍檔7處,清理破損廣告13800余平方米、亂吊亂掛485處、條幅橫幅259處、臨街晾曬1045處、亂堆雜物338處,清除私設停車樁、人行道斜坡69處,暫扣“麻木”193輛、共享單車583輛,規范非機動車輛擺放2800余輛次;規范城區50多個在建工地,進一步加強五家渣土清運公司的巡查與控管,暫扣渣土車輛7輛,清理無主渣土污染117處;每周對城區道路1200余個果皮箱、塑料垃圾桶等進行清洗,對壞、舊垃圾容器進行更換、沖刷,確保垃圾容器完好、整潔。
自4月1日啟動清掃保潔收掃分離改革以來,天門市遵循“清掃保潔收掃分離,環衛作業精細化”的原則,將清掃保潔工人的臨街面垃圾收集轉運職責剝離,只從事普掃與全天候不間斷保潔,臨街面垃圾收集與轉運改由電動三輪車輛承擔,安排專職收灰作業人員57人、收灰電動三輪車67輛,核減板車52輛,相應減少保潔人員32人,實現保潔人員專職保潔,拖灰員專職拖灰,環衛作業由粗放向精細化轉變,改革后只實際增加作業人員18人,同時增加5輛高溫高壓油污清洗作業車輛,使該市道路的環衛保潔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垃圾容器及油污油垢清洗效率更高了,城市衛生環境更整潔、更靚麗了。
公園廣場,是一個城市的“綠洲”和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憩地,是彰顯城市內涵、景觀風貌、人文精神的重要承載體,具有改善城市生態、營造幽靜環境、提供生活便利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功能。公園廣場的環境衛生秩序,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大公園廣場管理力度,該局實施城市立體綠化試點建設,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口袋公園游園、帶狀公園建設,對城區所有路段綠籬修剪5次,割灌機打草4次,花灌木施肥1次,病蟲害防治3次,每月除草3次;累計補植行道樹300余株,維修花帶站石2000多米。完善公園廣場綠化及配套設施的建設改造,持續推進城區“提綠量、增色彩”,先后在體育館周邊、陸羽故園等地增加攀援月季,栽植長度達2000米,在陸羽大道、學院路、狀元路等地,栽植面積約2000平方米,播種面積約5000平方米。
城管執法的文明程度與權力受到規范的程度緊密相連。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規模和管理的難度、壓力都在急劇增加。在天門,城管執法人員始終做到四個堅持:穿著制式服裝、佩戴標志標識;堅持從事執法工作時主動出示執法證件;執法過程中堅持語言文明和舉止規范;堅持執法活動實行全過程記錄。230名正式執法人員全部辦理執法證件,做到持證執法;新增80臺執法記錄儀、4臺配套數據采集站和3臺攝像機等執法記錄設備投入使用,以實現執法活動全過程記錄。

環衛工作人員對華泰飯店留觀隔離點進行清理消殺

鄉鎮中轉站職工齊心協力戰疫情
城管平日處理的問題都是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要妥善解決其中的矛盾,必須突出服務為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今年上半年,該局把支部主體黨日活動與全省“強轉樹”專項行動相結合,規范執法行為,嚴格依法管理,半年來辦理行政執法案件 19例、各類審批件近119例;對城區流動攤點發放各類告市民書、整改通知書1000余份,清理馬路流動商販5600余人次,糾正各類違章行為9400余人次,教育處理5000余人次;新發現違法建設82處,強拆89處次,拆除面積7056平方米。
燈光照明系統是城市光明的守護者,更是點亮民心的工程。按照2020年市政府建設計劃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為確保城市裝燈率和亮燈率,4月初,該局工作人員同竟陵街道辦事處、創文辦、社區干部一道,對城區13個社區78條背街小巷路燈安裝需求進行實地調查,確定了具備裝燈條件的點位數,共計256盞(其中支臂燈239盞,帶桿單臂燈17套)。已在5月份拿出了施工方案和工程預算,6月12日建設資金已申請到位且已進入招投標程序。
“堵不如疏”,制約的同時也要為民服務,該局設立了便民服務點。天門市城區設立了孝子里北、羅馬商城、馬家垸路、南湖、曾家河、陽渡等6處便民服務點,為下崗職工解決生計問題,為廣大市民提供服務。開放了臨時市場,在城區竟陵街道辦事處曾家河口、新城天一街、元春路寶安段及高新園官僑路北等路段指定區域設置了4處臨時夜市市場,有序開放“地攤經濟”,解決了400余戶經營戶的就業問題。
在這個城市,有太多的人、太多的故事,用他們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他們逆勢前行、不怕辛苦、勇于擔當,詮釋著城管人的責任與擔當,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