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繼
隨著交通荷載量的持續增加,處于運營階段的市政公路不適用的情況愈發明顯,且伴有裂縫、坑槽等各類病害。在此背景下,需要通過改擴建的方式來提高市政公路通行服務水平。對此,文章圍繞市政公路的改擴建路基施工技術展開了詳細的探討。
1.路面軟弱層分層。由于地質條件的不同,相同路段的各部分路基結構并非完全一致,部分路段存在地基軟弱下臥層的情況,結合面處的穩定性不足,易發生滑動,從而引發路面分層、褶皺等病害。如下圖所示,為路面變形裂縫示意圖。
2.新舊路面結合面穩定性不足。新舊路基必然形成結合面,該處的深挖作業通常采取機械施工的方式,但作業精度相對較低,伴有開挖臺階不均勻、路基壓實不到位等問題,新老路基難以有效結合成完整的整體,局部強度相對偏低,導致結合面的穩定性下降。
3.變形不協調。針對既有市政公路的改擴建工程中,受地質條件、地基變形、行車荷載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難以保證新路基的穩定性,該段與既有路基兩端的變形具有差異性,從而出現不均勻沉降現象,路面的平整度不足。

路面變形裂縫示意圖
市政公路改擴建路基加寬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單側分離加寬、雙側分離加寬、單側拼接加寬、雙側拼接加寬。
1.單側分離加寬。單側分離加寬指的是在既有道路的基礎上增設新道路,兩者間通過搭接的方式形成整體路面。單側分離加寬的特點在于可以實現對既有道路的保護,施工全過程中既有道路不會受到影響,局限之處在于對橫向空間的要求較高,若現場用地緊張或是施工空間有限時難以完成路基加寬作業。
2.雙側分離加寬。雙側分離加寬在道路寬度受限的施工環境中具有可行性,例如道路結構施工中遇到橋梁時,可以在既有道路兩側分離加寬。工程經驗表明,雙側分離加寬存在較多的施工環節,工作量相對較大,對于人員、材料的要求較高,較其他方法而言施工效率偏低,因此應用范圍較窄。
3.單側拼接加寬。單側拼接加寬指的是以舊路路基為基礎,根據車輛通行需求于該處新建道路。此方式在單向橫坡的道路中具有可行性,為順利完成施工作業,則必須合理調整雙橫坡。通過此方法的應用,可以取得較好的路基加寬效果,有助于提高道路的集散能力,給道路的集中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4.雙側拼接加寬。雙側拼接加寬指的是在既有道路兩側分別施工,從而實現對兩側道路的加寬處理。此方法能夠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在雙向坡高的高速公路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同時省去了改造既有路基的麻煩,施工效率隨之提高。
在路基改擴建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制定科學的設計方案、增強路面整體性及排水設計、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1)選擇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段。做好前期勘察工作,主動避開地質條件欠佳的路段,以免發生地基沉降現象。根據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加寬方式,隨加寬幅度的增加,路基所產生的沉降差異也表現出提高的趨勢,而通過雙側加寬的方式則有效避免了各類質量問題。
(2)優化路基設計方案。通過原始路基削坡的方式有助于維持新舊路基的穩定性,避免大幅度的沉降差,隨削坡量的增加,路基的穩定性隨之提高,而且有效限制了路基的水平位移。研究資料表明,坡度的設計對改擴建路基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影響,正常情況下以1︰1~1︰1.5較為合適。此外,臺階設計時可以優先考慮開挖臺階,此方式的優勢在于加大新老路基的接觸面積,提高抗剪能力,路基可維持穩定的狀態。但要嚴格控制開挖臺階的高度,若偏高反而會對老路基的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通常以0.5~0.8m較為合適。
通過開挖的方式形成邊坡臺階后,于該處的路基底部鋪設適量具有抗拉性能的材料,可以有效改善新舊路基連接不穩定的情況,使新舊兩部分路基形成穩定的整體,抗剪強度相對較高,提供的約束力能夠避免土體發生形變現象。改擴建路基施工的環境較為復雜,通常會遇到軟基路段,其突出特點在于含水量相對較高,此時需要做好加寬處的碾壓作業。施工所用設備以反鏟挖掘機較為合適,若深度<4m則要遵循一次開挖到位的原則;若深度≥4m時,較為合適的是分層開挖方式,正常情況下以兩層為宜。
市政公路改擴建工程中,路基處需要增設墊層,通過該結構可以達到改善路面性能的效果,使其具有更強的水穩性與抗凍能力,有助于維持路面的穩定性,從而避免大范圍沉降現象,同時也可阻礙反射裂縫的產生。新舊混凝土基層將形成結合區域,該處增設拉桿,利用該裝置減少新舊路基的沉降差,構成較為完整的整體路基結構,以免路面發生水平側向位移現象。積水情況下路基的穩定性下降,因此需要做好排水設計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雨水對路基的不良影響。市政公路改擴建工程中,根據路基與路面的結構特點設計完善的排水系統,在其作用下提高雨水外排效率。
設計方案中,通常采取路基內施作盲溝的方式,可以提高路基的排水效率,避免因雨水聚集而導致路基受損的情況。此外,塑料排水板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路基排水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安排施工人員整平,再利用插板機完成施工作業,首先使用竹簽做好標記,再借助經緯儀和鋼尺聯合檢測板位的實際情況。樁管下插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垂直的位置關系,否則將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土工合成布正逐步應用于公路工程中,具體至改擴建路基施工中,則將該材料設在新舊路基結合頂面處,通過此方式可以實現對路基的有效防護,以免出現路基受損現象,同時也可避免路面裂縫,在其隔絕作用下外界雨水不易滲入路基結構中,因此雨水破壞強度相對較小。
(1)板材控制。板材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材料,若此部分存在質量問題,將導致改擴建路基施工質量偏離預期要求。實際施工中,投入使用的排水板必須滿足質量要求,不可出現裂縫。確定合適的接頭位置,保證導管可有效打入地基指定深度處,否則將出現接頭被拔出的情況。
(2)垂直度控制。施工期間加強檢測,嚴格控制好垂直度,盡可能縮小誤差。配套帶有2m長吊線的標識牌,于該處刻垂直控制線,保證路基施工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5%以內。做好打設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可在兩側掛線錘,通過此方式檢測垂直度的情況并及時采取調整措施,在吊錘線所處位置滿足要求后,即可組織插板施工作業。
市政公路在長時間運營后易出現裂縫、坑槽等各類病害,同時在車流量逐步增加的背景下,原有的市政公路難以滿足現階段的車輛通行需求,此時改擴建則成為重要的解決途徑。路基加寬為重點環節,其涉及到的技術要點較多,對施工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施工單位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路基加寬方式,減小新舊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差,確保改擴建路基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