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莎
摘 要:高等藝術院校大學生普遍具有獨立性強、個性鮮明、重實踐輕理論的特點。新時代對高等教育和文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等藝術院校發展學生黨員也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針對高等藝術院校大學生的特點、發展黨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關于高等藝術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等藝術院校;大學生;黨員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高等藝術院校是培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接班人的重要陣地,藝術類學生有其鮮明特色,在高等藝術院校開展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必須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發揮多重作用,不斷擴大黨在青年藝術人才中的影響,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上成熟、專業素質過硬,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接班人隊伍。
一、高等藝術院校學生的特點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特別是藝術院校學生還處于價值多元化浪潮前沿,學生接觸的文化比較前衛新潮,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觀念非常活躍[1],政治意識不夠強,受社會復雜性影響,入黨動機也具有多樣性。
高等藝術院校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和不同于其他綜合院校的教學模式,其排練、演出和外出交流占據了大多數時間,學生課后專注于專業基本功的練習和對音樂會、演出的籌備,主要依靠個人獨立進行;大型演出樂團的學生來自不同系部,交流業務多,交流政治少,這就容易導致藝術院校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集體主義意識相對淡薄,缺乏團隊精神。
高等藝術院校的學生培養模式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藝術院校多采用小班教學,比如各類器樂課、聲樂課都是“一對一”的上課模式,學生有固定的專業教師,師生關系密切,相比思政課等文化課程,學生更重視專業課,文化基礎較為薄弱。
二、高等藝術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入黨動機不明確,提交入黨申請書積極性不高
根據筆者的工作經歷,近年來,學生提交入黨申請書的比例呈下降趨勢,“0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更追求自由,有同學認為入黨是對自己的束縛,更追求專業的進步,認為只要專業優秀、比賽獲獎就行,一好百好,唯專業論,不追求政治進步。還有同學有入黨愿望,但入黨動機不端正,經常處于觀望和被動狀態,不主動向黨組織匯報思想狀況。
(二)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有待提升,黨員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
高等藝術院校學生黨員少,一個學生黨支部往往包含了教學系的每個年級的學生黨員,黨員之間學習和生活的交集較少,互相不夠了解,開展黨的組織生活時,難以協調所有黨員時間,削弱了支部的凝聚力,也極大挫傷了黨組織的威信,降低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另外,黨內組織生活多為理論學習和黨課,主題實踐較少,面對枯燥的理論學習,藝術類學生黨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不能積極主動在黨內組織生活中發揮模范作用。
(三)專職從事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人力不足
高等藝術院校由于學生體量小,專職組織員隊伍尚未配齊,目前多為輔導員兼職負責發展學生黨員工作[2],對發展黨員工作投入還不夠,不能有效引導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對已經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同學思想關心不夠,影響了一部分同學追求上進的積極性。另外還存在發展黨員過程中程序不夠規范嚴謹的情況,發展黨員的業務水平還有待提高。
三、加大在高等藝術院校發展學生黨員工作力度的對策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主體責任
學校黨委要高度重視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將其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堅持有領導有計劃的做好學生發展黨員工作,確保黨員質量。在發展黨員工作中采取學校黨委統一管理、統一調控的工作制度,做到上下結合,科學合理地制定出發展黨員計劃,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處理好數量與質量關系,及時督促基層黨組織在保證發展質量的前提下完成發展計劃,并要求各基層黨組織在執行中層層落實,責任到人。
(二)加強培訓力度,探索分層次培訓模式
針對藝術類學生文化素質偏低、對黨認識不足的問題,在發展黨員過程中對學生分層次進行培訓[3]。一是對剛入學新生學校黨委書記要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講黨課,基層黨組織書記和輔導員要上好“開學第一課”,通過主題班會、專題講座、高年級黨員現身說法等方式,面向新生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發政治熱情。二是強化入黨積極分子集中培訓,通過集中學習、黨課教育等方式,開展黨章黨規、黨的基本理論以及形勢政策教育,組織學員圍繞“為什么入黨、入了黨做什么”進行交流研討,談體會、講認識,對存在思想誤區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育。三是組織開展發展對象短期集中培訓,圍繞《黨章》、黨史、文化自信、黨員初心與使命、先進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采用集體講座、觀看記錄片、交流研討、撰寫心得等形式,引導發展對象端正入黨動機、提高理論水平、增進愛黨愛國情懷。四是做好預備黨員轉正前的教育培訓,將參加培訓情況作為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重要依據,切實筑牢思想根基,成為一名合格的正式黨員。
(三)積極打造“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深入融合
思政課堂是學生提升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藝術院校學生有更注重專業課學習的特點,因此藝術院校應深入挖掘專業課的思想政治內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等與專業課教學有機結合融入教案講義、教學過程、學科和專業建設,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藝術院校專業課教學全過程的有效機制。例如從人生目標道德準則的角度,強調培養學生注重品德為先,先學做人再學做藝,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作貢獻;從回答教育根本任務的角度,深挖民族藝術的內涵,思考創作什么、怎樣創作、為誰創作;從曲目劇本選擇編排的角度,注重在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音樂、紅色主題劇目組織排練,強調文化自信和傳承民族文化責任;從藝術專業排練特點的角度,注重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強調大局觀和服務意識;從關注學生思想動態的角度,通過談心談話和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來捕捉學生們的心理,倡導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建立健全培養聯系人制度和談心談話制度
針對藝術院校學生尊師重道、榮譽意識強等情況,在選派入黨培養人時,特別注重選派專業教師或專業水平較高的學生黨員做他們的入黨培養人和介紹人,充分發揮藝術領域“傳、幫、帶”的優良傳統,言傳身教,使教育引導更加細致有效。建立以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為主,黨員專任教師或學生為輔的培養聯系人隊伍,培養聯系人要包培養教育、保成長成熟,每月至少聯系溝通1次,了解思想動態,加強政治引導。
黨組織應認真開展經常性談心談話。黨組織在收到入黨申請書后、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時、培養過程中、討論決定發展前、學院黨委審批前,都要按照規定派人談話,掌握其思想動態和入黨動機,指出缺點不足和努力方向,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談話必須嚴肅認真,不能以集體談話代替個別談話,對談話對象思想認識不到位、發揮作用不明顯的,要嚴肅批評。
(五)多種形式發揮黨員模范作用,提高黨組織吸引力
積極推動大學生黨員發揮作用,加強大學生入黨后的培養教育,引導他們牢記黨員身份,在取得優異成績、圓滿完成學業、保持學習生活熱情上做表率。針對藝術院校學生參加演出多的情況,積極探索創新支部設置方式,不再簡單按照系部設置支部,而是根據實際將支部建在樂團、將支部建在琴房,依托樂團更容易開展組織生活,根據需要,還可以在大型演出團隊中成立臨時黨小組或臨時黨支部,使學校黨建各項工作要求能夠及時、全面地覆蓋到每名黨員同志。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組織大學生黨員參與班級、社團、宿舍等管理服務,參加社會調研、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在實踐鍛煉中長才干、作貢獻。在活動中邀請群眾、入黨申請人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黨的認識,提高黨組織吸引力[4]。
(六)配強發展黨員工作隊伍,提高業務能力
學校應按照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選優配強輔導員、專職組織員隊伍,選拔政治素質高、作風優良、業務能力強的輔導員、組織員或專業教師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5]。學校還要組織開設組織員和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圍繞《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的要求,加大對組織員和學生黨支部書記理論和業務工作培訓力度,加強對發展黨員程序和材料撰寫規范的指導,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英姿.高等藝術院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探究[J].學理論,2012(24):75-76,101.
[2]楊玫.藝術院校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157-158.
[3]羅小麟,陳璐,李曉曉.新時代“00后”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與對策研究[J].智庫時代,2019(31):79-80.
[4]張東賓,楊明.藝術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及發揮作用的實踐和建議[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47-49.
[5]朱錦秀.論藝術院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的有效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