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虎 張澳門 姚夢茜 李歡歡


摘 要:本研究以安徽省某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MPATS)問卷調查中結果提示存在不同程度手機依賴(得分0~39分為非依賴組,40~80分為依賴組)的108名在校大學生為探析施測對象,對其進行中醫體質分類判定表施測,采用問卷調查與回訪法相結合的施測方法,收回有效問卷87份,將問卷結果建立數據庫并建構結構方程模型,探析手機依賴與中醫體質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探討手機依賴與中醫藥高校大學生中醫體質的相關因素。分析對比手機依賴的中醫院校大學生的中醫體質分布結果發現:排在前三的分別是痰濕質、陰虛質、濕熱質;男女比例有一定差別,男生與女生排名前三中不同的是男生多了陰虛質、氣虛質,女生多了痰濕質,陽虛質且男女均顯示存在兼夾體質。結論為手機依賴與中醫體質分型存在一定關聯性。
關鍵詞:中醫院校;大學生;手機依賴;中醫體質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6年發布了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至2019年6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同時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且規模持續保持平穩增長勢態。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最多,占比為26.0%,10~39歲網民群體占網民整體的65.1%,且男女比例持平。其中20~29歲網民群體占比高達24.6%,受過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群體占比分別為10.5%、9.7%[1]。可見大、中專學生已然成為手機網民的主力,這與筆者以往研究發現手機依賴在醫學高校中的發生率52.4%的研究比例基本持同,且分析發現手機依賴與抑郁的發生為正相關,手機依賴的高校學生抑郁、焦慮比例較高,且存在相加交互作用,迫切需要探討一套早期積極心理學干預的治療模式[2]。中醫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征[3]。每個人的中醫體質不僅具有可塑性,也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穩定性。目前面對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程度與依賴率逐年持續增高,沒有一定有效性的措施,高校如何盡早進行危機識別與干預已然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本研究從中醫角度探析手機依賴與中醫體質分型的相關性,探析二者的關聯,旨在為高校手機依賴問題提供新的解決途徑,同時為中醫危機干預心理健康問題提供支撐數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普查法對以往安徽省某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MPATS)問卷調查中結果提示存在不同程度手機依賴(得分0~39分為非依賴組,40~80分為依賴組)的108名在校大學生為探析施測研究對象,發放問卷108份,獲得有效問卷87份,其中男生28例(32.2%),女生59例(67.8%),農村學生53人(61%),城鎮學生34人(39%),平均年齡(20.02±1.31)歲,隨機抽樣回訪45人,有效問卷率100%。
(二)研究方法
對以往安徽省某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MPATS)問卷調查中結果提示存在不同程度手機依賴(得分0~39分為非依賴組,40~80分為依賴組)的108名在校大學生為探析施測研究對象,在其不知曉以往結果的基礎上進行中醫體質分類判定表施測,采用問卷調查與回訪法相結合的施測方法。
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居住地類別、年級、歲數、學號、單親與否等個人信息。
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MPATS)共16個條目,包含戒斷性、突顯性、社交撫慰和心境改變4個維度,采用4級評分方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別為1~5分,總分共計80分,得分越高表明手機依賴的程度越嚴重。本研究中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7[4],各項目與量表的相關為0.675~0.913(P<0.0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中醫體質量表以《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為量化標準,以人的體質分型為標準分為為平和質和偏頗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5]兩大類,9個亞量表,共60個項目,每個項目按5分評級,按照標準計算原始分數與轉化分數,然后進行判別,量表經評價顯示信效度[6]較好。
(三)統計學分析法
采用EChart4.0形成數據庫錄入中醫體質分類判定表施測的全部數據并反向檢驗,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4.對收集的數據進行χ2檢驗,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相關性分析。本研究均以α=0.05作為檢驗水準,P<0.05則判定為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SPSS24.0對數據分析顯示,安徽某中醫院校手機依賴在校學生體質類型分布男生24例(36.3%),女生42例(63.7%),存在22例(20%)無判斷類型。
(一)安徽某中醫院校手機依賴在校學生體質類型分布情況
由表1可分析出安徽某中醫院校手機依賴在校學生體質類型主要為痰濕質、陰虛質、濕熱質,且不同性別對比發現有統計學意義(χ2=42.2,P<0.05)。男生與女生排名前三中不同的是男生多了陰虛質、氣虛質,女生多了痰濕質,陽虛質。
(二)安徽某中醫院校手機依賴在校學生多種體質類型分布情況
表2可分析出安徽某中醫院校手機依賴在校學生體質類型中,只有12例(14%)數據為單純中醫體質,男女生在是否更偏向于單一體質無統計學差異(χ2=0.25,P>0.05)。在明確體質的上述結果表明有81.5%的手機依賴學生為兼夾體質。
三、討論
SPSS數據分析顯示,調研的安徽某中醫院校手機依賴在校學生偏頗體質的有41名(62.1%)來自農村,25名(37.9%)來自城鎮(χ2=0.17,P>0.05),在性別分析方面男生24例(36.3%),女生42例(63.7%),χ2=1.46,P>0.05均無統計學意義。且除22例(20%)無判斷類型外均為偏頗型(80%)且兼夾多種體質者居多,與李健薇等研究發現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偏頗質57.41%[7],王琦等發現全國一般人群的67.86%[8]相比偏高,也進一步驗證了手機依賴與中醫體質之間存在一定關聯。22例無判斷類型存在可能與所學中醫專業有關,提前了解過中醫體質量表,沒有真實填寫,影響了結果的真實性。手機依賴學生的中醫體質分析中痰濕質、陰虛質、濕熱質偏多且為兼夾體質可能與手機依賴的大學生群體作息時間不規律,導致陰虛內熱,津液耗損;缺乏適當運動,飲食不規律嗜食肥甘厚膩之品,導致體內水液停滯,聚而為痰,二者進一步轉化為濕熱等因素所致有關。在學者之前研究中發現手機依賴與抑郁為正相關[2],而情志失常,進一步加劇水濕儲留,痰濕化生,阻礙氣機運行,日久化火灼燒陰液,加之上面因素,造成體內水濕、痰濕泛濫,出現行走困難,然后造成了這一部分人群少動懶言喜臥,二者惡性循環。
綜上,手機依賴與中醫體質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高校在對于手機依賴的危機識別與干預領域可以加大中醫體質理論加大傳承與創新力度,積極發揮中醫“治未病”健康理念,從中醫食療、五音療法、太極拳等養生角度進行調理打破二者之間的惡性循環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9-08-30)[2020-05-15].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2]席虎,李歡歡,方金.安徽某醫學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與抑郁、焦慮關聯的研究[J].青年時代,2019(8):129-131.
[3]王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
[4]熊婕,周宗奎,陳武,游志麒,翟紫艷.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的編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3):222-225.
[5]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4(4):303-304.
[6]朱燕波.中醫體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評價[C].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2007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五屆全國中醫體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中華中醫藥學會,2007:70-76.
[7]李健薇,龐杰,張麗玉,葉良基.南方醫科大學學生中醫體質分型調查分析[J].光明中醫,2011,26(1):1-3.
[8]王琦,朱燕波.中國一般人群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基于全國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