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田

【摘要】中考體育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中考體育的實施,各方面迫于升學壓力,都在想方設法提高成績。通過分析平涼市中考體育實施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積極探討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平涼市 中考體育 改進措施
近年來,為扭轉青少年體質日益下降的現象,各地先后出臺了適合本地區的中考體育政策和辦法,平涼市自2014年也開始實施中考體育考試,當年的滿分為30分,只設三個考試項目:立定跳遠(10分)、擲實心球(10分)、50米跑(10分)。2015年開始對考試內容進行了調整并沿用至今,滿分為50分,必考項目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10分)、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10分)、足球運球(10分);選考項目為立定跳遠、50米跑、擲實心球、跳繩、籃球運球(可選其中兩項,各10分)。
中考體育的實施,各方面迫于升學壓力,都在想方設法提高成績。學校加強了對體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早操、體育活動課不再被占用,體育課甚至作為“主課”被列入課表;校外針對中考體育的輔導班也應運而生,并且越來越火熱;家長開始安排孩子堅持日常的體育鍛煉;學生們也有了一定的自主體育活動的自由。鍛煉時間和空間的增多,學生身體素質切實得到了提高,雖然以這樣的方式強調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關心使人感到無奈,但一定程度上確實形成了全社會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的氛圍,而且學生體質也逐步在提高。
即便如此,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中考體育工作仍然滯后于社會的需求。通過走訪和調查,筆者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唯分數論”根深蒂固
長期以來,雖然“唯分數論”一直被大家所詬病,但是依然市場強大,中考體育也不例外??记昂芏鄬W校的體育工作只是為了應付中考,體育課成了訓練課,學生們普遍缺乏學習興趣,“為成績而運動”。隨著中考體育的結束,部分學校甚至直接取消了體育課,家長們也不再督促孩子的日常鍛煉,學生們曾經一度享有的參加體育活動的自由立刻煙消云散。學生們感受到的錯誤信息是:分數是最重要的,健康是可以“突擊”的。至于終身體育,也只能淪為口號了。
2.重體能,輕技術
我市中考體育的項目設置對場地、器材、尤其運動技術含量的要求較低,這樣固然有好普及、易評判的優點,但也容易造成部分學校養成“臨時抱佛腳”的惡習。初一、二年級體育課流于形式,到初三是集中練習考試項目,為取得高分,《課標》規定的一些教學項目練習很少或干脆不練。輕視運動技術的結果練習過程也變得枯燥乏味,嚴重挫傷了學生的運動興趣,這些都從根本上背離了《中考教學大綱》的要求。
3.男女生成績失衡
通過對表1、2的研究發現,我市中考體育女生成績普遍高于男生,耐力項目、足球運球、選考項目成績男女生基本相當,但肌肉力量成績女生明顯占優。分析原因,一是引體向上的鍛煉難度要相對大于仰臥起坐,仰臥起坐主要用到腹部肌群,而引體向上則需要上臂肌群、前臂肌群、胸部肌群、肩部肌群、背部肌群、腹部肌群等多個肌群的協同作用;二是男生日常喜歡參加球類等運動項目,對肌肉力量的專門性鍛煉不足,所以這一項成績相差明顯。
4.體育設施滯后,利用率不高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已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時尚。隨著我市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和市民對休閑健身的不斷追求,現有公共體育設施已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學校體育的發展面臨同樣的問題,雖然政府對學校體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體育教學條件逐步改善,但由于我市學校普遍存在學生多、活動場地小的現實問題,短期內體育場地、器材不足的短板顯然無法完全解決。出于安全管理、維護等方面的原因,學校的體育設施也基本不對外開放,現有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未能充分發揮,這些都制約著學校體育工作以及中考體育的健康發展。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深入認識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平涼市自開始實施中考體育考試以來,贏得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客觀上形成了全社會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氛圍。我們應該繼續深入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新時代加強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擔負起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責任。
2.切實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堅持學校體育工作常態化
學生體質的健康成長是個長期工程,學校體育作為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保障,必須保持常態化。教育職能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加強體育教學和研究的管理力度,規范體育教學行為,定期檢查、指導和評估,把結果作為對學校和任課教師業務考核的依據,真正調動起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切實、長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3.加大體育設施建設,提高使用效率
政府部門在加大對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需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標準化”建設,列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確保體育工作正常的經費支出。在保證學校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的同時,實現學校體育設施的對外開放,提高現有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
4.進一步完善中考體育考試形式
針對我市中考體育考試形式出現的問題,建議做以下調整:
(1)科學合理地調整個別項目標準,使男女生成績趨于平衡。
(2)結合體育《課標》的要求,側重運動技術類項目考試,引入技術評分。
(3)在兼顧實際可操作性的基礎上,擴大學生對考試項目的可選擇性。
(4)引入過程性考試和階段性考試,或與學生體能測試有機結合,形成更加全面的評價機制。
現有教育大背景下,素質教育還無法完全落實,作為檢測和促進學生體質的手段,中考體育的實施無疑是必要和有效的。對中考體育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甘瓊,童斌,張勝.湖北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實施現狀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6,(05):16.
[2]徐敏,饒偉峰.制約中考體育加試成績提高的因素分析及解決對策[J].體育教學,201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