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競予
摘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足,精神領域的需求正在日益迫切,群眾文化是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重要內容,群眾舞蹈是群眾文化最常見的藝術形式,深受人們喜愛。筆者從專業角度出發,簡單分析基層群眾舞蹈編排的策略。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
中圖分類號:J722.1;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097-01
一、前言
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增長,更是精神領域的富足。隨著群眾文化服務體系的日漸完善,優質的群眾文化活動成為人們竟逐的對象。群眾舞蹈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還能提高身體素質,并且簡單易學,節奏明快。文化館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對群眾舞蹈的創作和編排有著直接的責任,筆者就如何進行群眾舞蹈的編排和創作提出一點建議。
二、根據群眾實際有針對性的選擇音樂
音樂是舞蹈開展的前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好的音樂選擇可以吸引舞蹈者的目光,從聽覺感官刺激人們的舞蹈欲望。群眾舞蹈的編排首在音樂的選擇,二者一定要搭配、協調。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要具備較強的音樂素養,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舞蹈編排中合理選擇音樂。需要注意的是,音樂的選擇不必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基本不可能,筆者認為只要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即可。而且,好的音樂選擇可以吸引更多群眾參與群眾舞蹈。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群眾沒有專業的音樂素養,更不具備專業知識,音樂的挑選盡可能找一些傳唱度高、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節奏也要有動感、相對熱鬧歡快一些的,當然,地域文化的一些特征也應該考慮進去,如《最炫民族風》《小蘋果》,這些都是群眾主體性較為突出的音樂形式,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舞蹈配樂需求,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試想,在音樂響起的瞬間,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到舞蹈當中,很快的融入到音樂氛圍中,如此,情感得到升華,精神得到滿足。
三、一切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
群眾舞蹈的主體是群眾,群眾舞蹈編排,要緊緊以群眾為主題,以群眾為內容。如群眾舞蹈動作的編排,要有明顯的群眾主題,將舞蹈的層次性表達出來。要將群眾舞蹈的主題內容、層次感表達出來,就要求群眾舞蹈的創作要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需求。比如,群眾舞蹈動作的設計,要以參與群眾舞蹈的群體年齡、肢體難度表達為出發點,不能過于復雜,盡可能的簡單練達。同時,對于群眾的身體素質、舞蹈基礎也應該充分的考慮,一旦舞蹈編排脫離了實際,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大大影響群眾的參與度。所以,群眾舞蹈的編排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了群眾的身體情況、接受能力,內容盡可能豐富一點,主題鮮明一點,動作簡單一點。
四、適當配備一些舞蹈道具
群眾舞蹈帶有明顯的群體性,在配備音響等基本硬件道具的同時,可以考慮配備一些道具,設置一些氛圍。好的舞蹈氛圍,可以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而且還能將舞蹈主題表現出來,讓群眾在氛圍中滿足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群眾舞蹈的活動效果。所以,文化館人員在創編舞蹈時,要注意借助道具的效果,可以考慮直接將道具布置到群眾舞蹈場地。需要提醒的是,群眾舞蹈道具配備要一分為二的看,不能隨意選擇,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和主題性。比如在在東北地區,《歡天喜地慶豐收》是常見的群眾舞蹈形式,里面就配備了黃色的扇子,不僅有明顯東北特色,還寓意著大豐收的場景,讓群眾在舞蹈中體會豐收的喜悅之情。
五、堅持創新精神
群眾參與的群眾舞蹈開展的基礎,也是文化館提供文化服務的主要對象,群眾舞蹈在文化館總體工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也面臨著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工作人員在舞蹈內容、舞蹈主題方面進行創新。創新的作品要以吸引群眾積極性為主,主題要以新時代美好生活為主題,形式上盡可能在群眾實際條件下考慮創新。比如,以中老年為主體的《佳木斯舞》就是在吸收優秀舞蹈文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中老年的實際情況,摒棄一些落后的形式和動作,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創編的作品。
六、提高群眾舞蹈的文化內涵
參與群眾舞蹈的多是群眾,他們不具備專業的舞蹈素養,而且也沒有相應舞蹈知識,但增加群眾舞蹈的文化內涵與群眾舞蹈知識并不沖突。文化館工作人員在創編舞蹈中,要將時代先進文化、地域特點文化、大眾文化融入其中,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豐富群眾文化的文化內涵。群眾舞蹈來源于社會實踐,積極的群眾舞蹈給人們帶來積極生活態度,這就要求文化館工作人員將優秀的文化融入到群眾舞蹈的創作編排中,增強群眾舞蹈的文化內涵,進而使群眾在舞蹈中享受文化大餐。群眾久在其中,其文化素養、道德涵養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七、結語
總而言之,群眾舞蹈在近些年中得到飛速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對群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文化館作為文化服務的一線部門,要勇于擔當,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需求,創作編排出符合群眾需求的舞蹈作品,不斷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吳佳.關于創新基層群眾文化舞M創作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8(06).
[2]袁凌.淺談廣場舞蹈的創作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