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山東省教育會計學會2019年度課題,課題編號:sdjk2019164,課題名稱: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后高等學校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以QTC為例
摘 要: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后,從會計核算內容到會計核算原則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政府會計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尤其是規模較大的高校財務業務復雜,經費來源廣體量大,收入核算存在一定的難點,本文以高校收入的確認核算作為研究重點,結合Q校具體核算實務案例進行客觀性的分析,提出在高校收入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改進建議。以期加強對動態化的高校收入的總量管理和分項核算,進而不斷地完善高校財務的管理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收入;核算;問題;建議
2014年,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財政部出臺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范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中收入的定義和確認條件。2017年,財政部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要求自2019年1月1日全面實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2018年,財政部對政府會計制度執行中會計科目設置、報表要求和實務核算等銜接問題的處理進行了明確。作為事業單位,高校在實施政府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后,可以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提供更準確會計信息,更科學的進行績效評價,為建設“雙一流”大學、實現“雙高計劃”提供更好的財務服務支撐。
高校收入是高校運行發展的保障,高校收入的確認和核算是高校財務的重要組成。新制度執行后,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雙基礎”原則要求下,收入的確認也需要從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個角度進行考慮。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收入確認原則
(一)記賬的“雙基礎”原則
2015年10月,財政部頒布《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按照該準則要求,政府會計分為兩部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財務會計的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的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即采用“雙會計核算基礎”原則。在此原則下,實行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兩種記賬方式,達到既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平衡,并以此為基礎形成“雙報告”——財務會計報告和預算會計報告。
(二)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在“平行記賬”和“雙基礎核算”模式下,高校在確認收入時首先要按照收入類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再進一步區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各自的收入確認時點。
二、收入核算的賬務處理
新制度下,從科目設置來看,收入類會計科目共增加到20個,其中,財務會計收入科目由7個增加到了11個,預算會計收入科目由7個增加到了9個。下面以Q校收入賬務處理為例,對主要收入從財務和預算兩方面進行不同時點的賬務核算分析。
(一)主要收入類型
Q校收入根據其業務類型,主要分為四大類:財政撥款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和捐贈等其他收入。會計制度改革以后,財政撥款收入、上級補助收入、捐贈等收入基本上還是按照收付實現制確認和計量,沒有大的變化。財務會計模式下的事業收入,需要依據新制度的要求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按合同進度確認,這是收入核算的最大變化。
(二)部門項目輔助核算
高校財務核算中,因為部門多、業務繁雜,故進行部門項目輔助核算。Q校設置49開頭的部門編號核算學校取得的社會服務收入,設置41開頭的部門編號核算49以外的收入,然后再按各二級學院和業務類型,設置二級部門編號和項目編號; 94開頭為歸集類部門編號,根據不同的歸集內容,設置二級部門編號和項目編號,如應交增值稅及其附加、應繳財政款等的歸集處理。
(三)收入核算處理
1.教育事業收入的賬務處理
Q校的教育事業收入,包括:通過學歷和非學歷教育向學生個人或者單位收取的學費、住宿費和其他教育事業收入,采用財政專戶返還方式管理。根據新制度規定,財務會計賬務處理是在收到款項、上繳財政專戶時通過“應繳財政款”科目,不確認收入,預算會計也無須進行處理,待收到從財政專戶返還的事業收入時,再確認財務會計收入和預算收入。
2.資產出租收入的賬務處理
租金收入是指學校和承租方簽訂合同,包含房屋、場地和設備等資產出租產生的收入,承租方按照合同約定把租金打入學校賬戶,財務處按照相關部門提交的合同、收入申報單及銀行回單開具增值稅發票并據以入賬。根據相關規定,租金收入納入預算管理,故需要在收到款項后上繳國庫,然后再通過國庫撥回學校。
三、業務類型及時點
(一)收款并開票
1.收到款項a元,并開具增值稅票,增值稅b元 財務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 a
貸:應繳財政款—相應明細科目? ? ?a-b
應交增值稅—簡易計稅? ? b
借:業務活動費-相應明細科目? ?b×0.125
貸:其他應交稅費—應交城市建設維護b×0.07
—應交教育費附加b×0.03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b×0.02
—地方水利基金b×0.005
同業務下預算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金結存—貨幣資金? b
貸:事業預算收入-教育事業預算收入? 49下部門項目? a
事業預算收入—教育事業預算收入? 94歸集類部門項目? -(a-b)
借:事業支出—教育事業支出-明細科目? ?49下部門項目? ? b+b×0.125
貸:事業支出—教育事業支出–歸集? ?94歸集類部門項目? -(b+b×0.125)
2.扣除增值稅后上繳財政? 財務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繳財政款—相應明細科目? ? a-b
貸:銀行存款a-b
借:應繳財政款—應繳國庫款—國庫存款 a-b
貸:應繳財政款—應繳國庫款—國庫資金? ? a-b
同業務下預算會計處理會計分錄? ? ?無
(二)先開票,次月收款
1.開具增值稅票(含稅額為a元,增值稅為b元)財務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明細科目? ? ? ?a
貸:應繳財政款—相應明細科目? 94歸集類部門項目a-b
應交增值稅—簡易計稅? ? ?b
借:業務活動費—待處理費用? ? ?b×0.125
貸:其他應交稅費—應交城市建設維護稅b×0.07
—應交教育費附加b×0.03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b×0.02
—地方水利基金b×0.005
同業務下預算會計處理會計分錄? ? ?無
2.次月收到款項a元? ? 財務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a
貸:應收賬款-明細科目 a
應繳財政款—相應明細科目? ?94歸集類部門項目
-(a-b)
應繳財政款—相應明細科目? ?49下部門項目? ? ? a-b
借:業務活動費—待處理費用? -(b×0.125)
業務活動費—明細科目? ? ?b×0.125
借:應繳財政款—相應明細科目? a-b
貸:銀行存款a-b
借:應繳財政款—應繳國庫款—國庫存款 a-b
貸:應繳財政款—應繳國庫款—國庫資金? ? ?a-b
同業務下預算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金結存-貨幣資金? b
貸:事業預算收入-教育事業預算收入? ? 49下部門項目? a
事業預算收入-教育事業預算收入? 94歸集類部門項目? (a-b)
借:事業支出—教育事業支出-明細科目? 49下部門項目? ? b+b×0.125
貸:事業支出—教育事業支出–歸集? ?94歸集類部門項目? -(b+b×0.125)
3.繳納增值稅及附加? ? 財務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增值稅—簡易計稅? ? ? b
其他應交稅費—應交城市建設維護稅b×0.07
—應交教育費附加? b×0.03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b×0.02
—地方水利基金? ?b×0.005
貸:銀行存款? ? ? ? ? ? ? b+b×0.125
同業務下預算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借:事業支出—教育事業支出–歸集? ?94歸集類部門項目? -(b+b×0.125)
貸:資金結存-貨幣資金? b+b×0.125
四、新制度下收入核算存在的問題
根據以上Q校主要收入的實務分析可以發現高校在預算收入的確認與計量上與新制度的要求是吻合的,但在財務會計模式下,高校收入核算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收入確認未完全采用“權責發生制”
根據新制度規定,教育事業收入采用財政專戶返還方式管理的收入核算方法簡單,處理與原制度基本相同。但由于高校學宿費集中于每學年上學期收取后上繳財政再返還至學校,收入基本集中于每年下半年確認,收入與費用、支出的時間不匹配,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造成月度報表收支負數或正數超高,未能準確反映高校財務的運行情況。
(二)財務和業務系統分離,收入的確認難以把控
很多高校都具備財務管理、發票管理、合同管理、科研管理等信息化系統,但系統間大都是獨立運行,數據隔絕,很少能完全達到業財融合。科研管理部門雖然對科研合同統一進行管理,但經費使用、科研任務的開展卻在項目負責人處,同時由于科研項目多為技術服務類,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判斷合同的進展程度。
總之,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 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和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有效依據,對高校財務人員乃至全校人員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新制度的實施要求制度使用者只有結合自身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積極主動地、與時俱進地抓住這次變革的契機,準確及時地對高校財務業務進行核算,方能全方位的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爭取更多的高校收入,促進高校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
[2]熊娜等.《政府會計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8(03).
[3]孫惠玲.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收入賬務處理探討[J].商業會計,2019(24).
[4]符梅花.《淺析<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科研收入的確認》[J].經濟研究導刊,2019(36).
[5]荀寶莉.《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收入確認的難點及對策[J].財會學習,2020(17).
作者簡介:賈利霞(1984-),女,漢族,山東省東明縣人,研究生,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