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贊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學中通識選修課壯性形象提升與訓琳課程的重要意義,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以往課程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此類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和設計,將教學內容從單一化轉變為多元化,并且分成三大模塊進行教學,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備,從而達到完善和打造更具實用型的課程體系,滿足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增強我校公選課的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目的。
關鍵詞:."女性形象提升與訓練”;課程;建設探索
中圖分類號:TU238.2-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233-01
一、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大學生對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氣質,特別是對于女大學生而言,擁有一個良好的體態和外在形象,對于提升自身女性魅力、增加自信心而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特別是女性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夠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和氣質,對于以后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來講更為迫切和重要。而目前對于這方面的相關知識比較零散,學生們經常苦于無從下手學習,或者無法系統的學習,缺乏專業的動作指導,缺少學習的氛圍環境,難以達到提升自身形象和氣質的需求。
因此,開設和建立《女性形象氣質提升與訓練》校內公選課程,為大學通識公選課此類課程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該課程通過講授與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從形體儀態、風格造型、社交禮儀三個方面由外及內地綜合提升學生們的形象氣質,讓學生們運用相關知識保持好良好的形體,規范站姿、走姿、坐姿,提升氣質,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懂得基本的社交禮儀,以良好的形象從容的應對各種場合,更具個人風度和魅力。課程的主要特色如下:
二、教學內容從單一化轉變為多元化
目前,國內外的大學公選課體系中已經開設《禮儀與修養》《形體與塑身》《形象與形體》《形體禮儀》《形體美學》《商務禮儀》《個人形象設計》《女性禮儀》等相關課程。在國內外開展的類似課程中,往往忽略女大學生渴望增強自身女性魅力、提高氣質、增加儀表自信等這方面的實際和迫切需求,或者涉獵不夠全面不能全方位的幫助學生提升儀態修養,往往只是針對商務禮儀,形體,模特表演技巧和形象設計中的其中一種進行展開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化,學生們學到的東西雖然相對專業化更高但能實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內容比較少,并且不能滿足學生們對于提升氣質魅力的需求,從而使其在上課過程中覺得單調,缺乏興趣。很少做到形體訓練、模特表演技巧、形象設計和社交禮儀的綜合性課程,或者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學生們的吸引力不高,或者專業強度過大以至于讓學生覺得高深難以掌握,難以滿足學生們的提升外在形象氣質的切實需求。因此,在大學公選課中開設《女性形象氣質提升與訓練》課程,而本課程是以模特表演技巧、形體、社交禮儀、形象設計這四門課為基礎,將其整合出能對女性氣質提升有幫助的部分內容,以學生的真實需求為主,幫助女性大學生的提高儀容風貌和審美情趣,滿足她們對外在形象和氣質提升的切實需求。
三、模塊化教學模式
《女性形象氣質提升與訓練》將整個課程分為三個主要模塊,第一部分主要內容是主要針對學生的形體展開訓練,這一部分包括站姿、坐姿、走姿基礎訓練,教會學生用哪些技巧和方法可以提升自己在站坐行上的保持一個優雅的氣質;第二部分主要通過介紹不同的形象風格教會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形象;第三部分主要介紹一些經常會用到的禮儀常識,例如如何優雅的握手、如何微笑、如何遞交名片、如何保持適當的距離談話等等。模塊化教學使其更加符合公選課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興趣需求,更加符合實用型應用型的教學目標,將其授課內容更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優化課程體系,并將其打造成我校特色的品牌公選課課程。
四、教學設備和硬件條件更滿足上課需求
以往此類課程多數在普通多媒體教室或者舞蹈教室進行,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由于需要練習一些相關的動作時由于沒有足夠大的活動空間和舞臺展示而造成一些訓練比較難以完成,學生也沒有參與感,導致對課程興趣降低,而在舞蹈教室也因為沒有適當的投影和舞臺展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不到充分的調動。而本課程則選用多媒體T臺教室進行上課,有完整的T形臺、音響, LED屏幕、燈光等多媒體設備,300平米的教室空間可以滿足50人同時上課和練習需求,教室內還配備換衣間和墻鏡,教學設備非常完善。完全滿足實踐訓練和理論講解的雙重需求,使得學生在訓練和展示的過程中更有積極性。
五、結語
通過該課程建設探索,使得課程內容將更加貼切當代女大學生對于提升個人形象氣質的需求,幫助學生改善自身形象增強個人魅力和自信,細化課程內容,使其更具有科學性、專業性和系統性。完善和打造更具實用型的課程體系,滿足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增強我校公選課的特色性和藝術性。學生們對該課程的興趣度很高,上課的積極程度很高,能夠很好的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完成整個學期的教學任務,期待會有越來越多女大學生以良好的個人外在形象氣質和綜合素質活躍在服務和發展社會的大舞臺上,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