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摘 要】 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模塊,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高中化學教師要進一步的認識到學科融合教學的意義,積極的推進信息技術和高中化學實驗的融合教學,以助力學生在實驗課堂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本文將就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融合的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 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信息技術 ?融合 ?策略 ?探索
隨著我們對學科融合教學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能和質量均有了十分明顯的提升,實驗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有效的喚醒,教師的實驗教學熱情也逐步高漲,但是不可否認在信息技術與高中實驗的學科融合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和棘手的問題,還需要高中化學教師積極的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以進一步的發揮學科融合教學的優勢,全面的促進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效能的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術模擬難以完成的實驗
實驗演示是實驗教學的重要實現形式,也是激發學生實驗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高中化學實驗中包含一些難以在現有條件下完成的實驗,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包括三點:①部分高中學校的實驗器材較為匱乏,沒有可以實現相應實驗的器材,導致實驗無法完成;②一些實驗對于外部環境條件的要求比較高,現階段學生沒有能力較好的控制外部變量因素帶來的影響,因而導致無法進行實驗操作;③一些實驗本身是無法實現的等等,需要高中化學教師積極的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對這些難以進行實踐操作的實驗進行形象具體的演示,從而給予學生同樣的實驗教學效果,不斷的促進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例如,在做“苯的溴代”實驗時,部分學校實驗室中可能沒有鐵粉、笨和液溴等實驗材料,這時候化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演示,如教師可以借助動態化的微課短視頻對該實驗進行有效的演示:依次加入苯、溴、鐵,插入外導管,并且導管未端不可插入錐形瓶內水面以下等,并對實驗的現象進行展示,如三頸瓶中發生較為劇烈的反應,液體沸騰,出現紅棕色氣體,而導管口有棕色油狀液體滴下等,讓學生在模擬演示中較好的理解該實驗。
二、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缺乏安全的實驗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危險性比較大的實驗,例如,對于一些劇烈燃燒的實驗、有較強腐蝕性的實驗、容易爆炸的實驗、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實驗等等,為了保證學生的絕對安全,有效的預防安全隱患,我們往往不會對這些實驗進行實際的操作演示,使得學生對這些實驗的步驟、操作過程、實驗現象只能從課本上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認知和理解,這自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這些實驗的學習和掌握,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向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演示,很輕松的破解掉這些安全隱患。例如,在學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時,可能會產生較多的熱量,極有可能燙傷學生,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對該實驗進行演示,如依次就實驗的操作規范、操作步驟、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實驗的具體過程和實驗的最終現象進行演示,讓學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對該實驗的各項步驟進行清晰化、具體化和形象化的認知和理解,較好的積累了實驗知識,掌握了實驗原理,自然有助于學生化學實驗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和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信息技術增強演示實驗的直觀性
信息技術在展示上具有直觀具體和形象生動的突出優勢,借助信息技術對相應的化學實驗進行演示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從而帶動學生在實驗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自然有助于提升實驗教學的效能和質量,促進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分離提純”相應實驗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VR技術對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如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等進行360°的循環展示,讓學生較好的掌握這些實驗器材的特點,理解這些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緊接著化學教師則可以借助PPT課件對實驗的所涉及的理論性內容進行精準化和細致化的講解,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實驗的目的、意義、實驗的基本步驟,為后續的實驗操作打好基礎。最后,化學教師則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中投屏技術,讓全班同學能直觀具體的演示實驗,避免以前只有前三排學生看到演示實驗的尷尬,讓學生在逼真有渲染力的演示實驗中較好的掌握該實驗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助力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師要進一步借助學科融合教學模式模擬難以完成的、缺乏安全的實驗,并有效的借助信息技術增強演示實驗的直觀性,不斷的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能和質量,促進學生實驗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洪林.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04.
[2] 李曙蘭.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90-191.
[3] 劉麗君,狄洪.芻議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