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
摘 要: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是指教師實現自我發展,勝任工作必備素養,包括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格素養三方面。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是一整體概念也是一動態的概念,是不斷培育優化的過程。
關鍵詞:高職思政教師;教師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近年來成為國內外熱議的話題,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的培育與養成,能夠促進教師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上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新時代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回應社會、人民、學生對思政課的期待,教師需具備相符的核心素養。
一、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概念界定
“素養”在《當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為“平日的修養”,《倫理百科辭典》中其是“心理、文化、道德、藝術等各種素養的總稱”。對“素養”一詞的理解它包括素質和涵養兩個方面,體現在日常中,也在日常中修習。2006年12月歐盟將“核心素養”核心概念定義為:“核心素養是一系列可以移植的、具有多種功能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是個體獲得個人成就和自我發展、融入社會、勝任工作的必備素養”[1]?!昂诵乃仞B”字面理解為關鍵性素養,而非全面性素養,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概念而非一個單獨的概念。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相對應來說可以理解為:高職思政教師自我發展,勝任工作所必備的關鍵性素養。其有高職學生特定受眾,應貼近學生,貼近專業,貼近實際,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所以又具有與高職學生專業相關的特性,是一整體系統概念和日常修習概念。
二、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內容
1.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教師要做到“六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包括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格素養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1)政治素養——“政治要強”。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必須具有正確良好的政治素養,其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人民觀、群眾路線等多方面內容。2020年教育部頒布實施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中指出思政課教師應堅決做到“四個意識”,“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接觸到的政治生活內容是多方面的,是復雜的。思政教師優秀政治素養具備才能引導好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從而培育學生正確的政治核心素養。
(2)專業素養——“思維要新;視野要廣”。高職思政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基本素養和能力素養兩個部分?;舅仞B包括思政教師的知識素養和心理健康素養。思政教師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才能上好思政課。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近現代史等專業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同時還要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養。思政教師心理健康素養是實現高職思政教師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要素。能力素養是指高職思政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素養包括: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育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內容。專業素養堅實才能夠創新思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方法。視野廣,擴展理論橫向、縱向深度。
(3)人格素養——“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習近平總書記說:思政教師人格要正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盵3]高職思政教師的人格素養包括:師德師風,職業道德,黨性修養、優良個性品質,良好的作風做派。思政教師人格素養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對思政教學有極大促進作用。
同時,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格素養作為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是和諧共生的整體概念,缺一不可。
2.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的特殊性
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具有特殊性。具體體現在專業素養上,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所授學生專業知識儲備。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共同的目的都是立德樹人,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知識,并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法律素質、政治素質等。思政課程和專業課教學不能是“兩張皮”,需要課程思政的同時,也需要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協同育人。例如講授《思想道德的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時,醫學生、農學專業學生、汽修專業學生,受眾不同,要使得思政課程具有實效性,就必須結合學生崗位實際,生活實際去教學。因此對思政教師的核心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高職思政教師專業素養方面一定程度上必須要了解所授學生專業知識。
三、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不斷培育優化的過程。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核心素養培養的途徑如下:
1.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是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課程,為誰培養人,培養怎樣的人是課程要解決的標的,因此課程的政治性非常鮮明。高職思政教師的政治核心素養也關系到廣大青年培養的方向、立場、態度等重要的取向因此其十分重要。其培養的途徑主要為:積極參加黨建學習、部門集中政策、理論學習、自主研讀馬克思主義原著、關心時事政治,黨的政策、路線、方針。高職思政教師應牢記信仰、使命,做到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懂、真信、真學、真用,才能夠掌握理論的精髓,把馬克思主義用于分析時事去看待、分析、判斷,并貫徹到教學中去。學思結合、學用結合才能從根本上不斷提升豐富自身的政治素養。
2.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夯實專業素養
高職思政教師崗位職責是上好思政課,引導好學生,這和教師的專業素質密不可分。首先,教師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也才能夠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作為高職思政教師尤其要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夠引導學生用思政知識去正確思考、解決、判斷身邊的事物。其次,夯實學科相關知識,通過學歷進修、訪學、培訓、自主學習等方式提升。高職院校思政教師更要通過雙師培訓、下企業鍛煉等形式主動和學生的專業相結合,了解學生的專業學習背景,企業文化背景,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夠在教學中使思政課具有實效性,也才能使思政課和專業課實現協同效應,共同育人。最后教學能力素養培養的途徑包括:教學競賽、教學手段信息化培訓、精品課程建設、科研推動等方法可以培養高職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素養。如教學競賽在教學設計、教學手段、教學實施、教學互動、教學反思各方面能夠極大的提升思政教師教學能力,同時,交流互鑒彼此促進。
3.身教言傳,塑造思政教師的人格魅力
學生對思政教師的人格有較高的期待,學生對思政教師的人格期待主要集中在,黨性修養、道德品質、師德師風、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誠懇可信等各方面。高職思政教師良好人格魅力的培養,植根于愛,是對學生,對教育誠摯的熱愛。培養目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情懷要深”、“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情懷是思政教師要有家國情懷愛國家愛人民;要有教育家的情懷,要愛學生、愛教育事業;自律是思政教師要言行一致,慎獨自省,傳遞正能量。人格正是人格端正,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從善如流。高職思政教師良好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線上線下師生的融洽交流。思政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要傳播正能量,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因勢利導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做學生信任能交心的引路人,才能夠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思政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不斷優化持續的過程,是一整體系統概念,是一日常修習概念。不管是政治素養、專業素養、人格素養都需要教師不斷的更新知識儲備,提高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厚值情懷,提高修養。通過不間斷的努力,才能豐富和完善高職思政教師核心素養。
注釋:
[1]常珊珊、李家清.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養體系構建[J].課程·教材·教法,2015(9):3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Z].2020-01-16
[3]習近平.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9-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