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監測環境水質中,為盡可能提高其監測效率,同時獲得更理想的監測成效,目前上海正在積極將自動化技術以及其他各種先進技術運用在環境水質監測中。而加強其質量控制則是保障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得以順利落實的關鍵,因此本文將在說明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根據筆者多年工作實踐,重點對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環境水質;自動檢測;質量控制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efficiency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chieve better monitoring results,Shanghai is actively apply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environmental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Strengthening its quality control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water qualit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water quality,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work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water quality.
Key words:Environmental water quality;Automatic detection;Quality control
雖然目前上海真正積極開展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工作,對落實水質監測以及水資源環境的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監測過程中,經常容易出現監測儀器失靈、監測結果失準等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工作尚未得到深入落實。因此,本研究可為改善上海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現狀,提升整體監測質量水平提供相應參考依據。
1 加強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的意義分析
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在環境水質監測當中,對于提升環境水質監測效率,保障監測工作的持續性、穩定性等均具有積極效用。且能夠有效緩解監測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減輕其工作負擔,但在實際開展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工作時,受到設備自身性能、相關工作人員傳統理念或是自動監測系統、監測設備操作不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均會導致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失去應有效用,產生錯誤的監測數據,或是出現監測結果誤差較大等問題。從而使得環境水質自動監測整體缺乏較高的質量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排除一切影響水質自動監測質量的干擾因素,進而在確保各項監測流程能夠自動、高效完成的同時,也保障所有監測數據結果的真實、完整、有效。
2 高效的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2.1 完善質控體系
本文認為,導致我國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中,監測結果誤差大、監測儀器失準等問題頻繁發生的原因,在于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落實。但究其根本,是尚未針對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制定出科學規范、統一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即便有部分工作人員能夠認識到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的重要性,但因質量控制體系缺失,導致其在采取質量控制措施、制定質量控制標準等方面容易出現較大差異,且整體質量控制工作也容易出現主觀性、隨意性較大的情況。基于此,我們需要充分結合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實際情況,嚴格按照相關規程規定,建立健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體系[1]。對各崗位工作人員在質量控制中的應負職責進行統一明確,同時對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流程、質量控制標準等也進行統一規范,確保后續各項質量控制工作得以正常、有序開展,為全面提升我國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2.2 站房質量控制
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中,站房作為其重要的基礎性設施之一,對整體監測工作及其質量水平具有直接的影響。基于此,在對環境水質自動監測進行質量控制時,也需要著眼于站房的質量控制。一方面,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具體地形地勢、地質情況等環境條件,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將水質自動監測站房與監測點設置在指定位置,并為其配置充足的各項相關配套設施,包括消防設備、避雷裝置等。而為了提升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靈活性,在站房建造設計階段還需要預留出足夠的機動空間,便于放置后續新增的各項儀器設備。另外,在站房中應當規范設置廢液收集池,對水質在線自動監測中產生的各種污水、廢液進行集中回收處理,防止其直接排放而對水資源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2]。另一方面,工作人員需要重視加強對站房環境的控制,避免其內部各項設備儀器因長時間處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而影響自身使用壽命與使用性能。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可在水質自動監測站房中安裝使用智能化的溫濕度控制裝置,將站房內的溫度自動調節至10~30℃之間,其環境濕度則自動控制在80%以下。
2.3 儀器質量控制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有效進行,離不開各種專業的自動監測儀器設備作為基礎保障,因此其也是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的重點對象之一。在此過程中,首先,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具體監測要求,合理選擇相適宜的自動監測儀器設備,例如余氯儀、濁度儀等,盡可能選用正規廠家生產制造的質量有保障的監測儀器設備,從根本上降低其出現精度誤差較大、設備故障等問題的可能性。其次,在實際使用前,工作人員需對各項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進行全面嚴格的質量檢查與校準,確保其各項使用性能均與相關規定要求相符。最后,工作人員應當定期對各項自動監測儀器設備進行有效的運維管理,積極開展各項性能測試工作,及時排查其中潛在的故障隱患,從而使得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工作得以深入落實[3]。例如在校準自動監測儀器之后,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儀器測試上限濃度為40%~60%的標準溶液,進行連續6~8次的測定,并做好響應的測定結果記錄工作,采用如下公式精準計算出儀器設備的準確度:
在這一公式當中,RE代表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的相對誤差值即準確度,x與c則分別表示質量控制樣品多次測定均值,和質量控制樣品的推薦值。一旦發現設備儀器相對誤差值過大,工作人員需要立即重新對設備進行手動校準或換新,從而為提高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結果的精準性,優化監測整體成效創造良好條件。
2.4 人員質量控制
雖然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實施,使得許多以往的人工監測工作被自動化監測所代替,但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控制以及部分儀器設備的操作與管理中,仍然需要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操作。為此,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中,人員的質量控制也需要得到相應重視。首先,工作人員應當主動樹立起較高的質量意識,結合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實際情況,編制出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計劃。其次,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積極加強自我提升,學習掌握更多先進的質量控制理念與質控技術手段,將其靈活運用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當中,使得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得以深入落實。最后,在實際操作中,相關工作人員也需要嚴格遵循既定的流程和技術規程進行規范操作。避免因人為誤操作等因素,影響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正常、有序、高質量完成。
2.5 其他質量控制
除上述質量控制措施外,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當中,工作人員也需要主動結合以往出現的質量問題,確定影響整體監測質量的各項因素與關鍵點,并積極參考國內外發達城市地區在環境水質自動監測質量控制中的先進經驗,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應急處理方案與質量風險防范對策。例如工作人員每月需要針對各項水質自動監測項目,進行一次比對實驗。采集實際水樣并運用實驗室方法進行常規監測分析,而后將得到的測定結果和自動監測儀器設備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另外,工作人員也可以采用網絡遠程操作配合現場檢驗的方式,采集質控樣并將其與標準樣的監測數據相比較,由此精準評估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水平。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對于減小監測誤差、提高各項水質監測數據與監測結果的真實性與有效性等,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實際開展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工作時,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質量控制體系,并對其中的站房、監測儀器、監測人員等關鍵要點予以高度重視,深入落實各項質量控制措施。使得我國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工作的工作成效可以實現全面優化。
參考文獻
[1]何盛勇,萬丹玲,劉念,等.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質量管理概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7):187-188.
[2]張怡寧,韋杰.地表水環境自動監測運行管理質量控制[J].綠色科技,2019(16):105-106.
[3]何志鋒.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在水環境中的技術應用[J].節能,2019,38(07):80-81.
[4]孫潔梅,王麗媛,梅卓華,等.南京市水質自動站的發展趨勢及管理模式探討[J].四川環境,2014,33(5):159-161.
收稿日期:2020-04-17
作者簡介:蘇建成(1994-),男,回族,學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