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珊珊
摘要:現如今的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并且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執行各種保護自然環境的政策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有效生態恢復設計。但現實中景觀生態設計則是增加植被的綠化面積,而不是合理的去種植,沒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需求。針對這一現象的存在,本文就我國景觀生態設計的概念及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幾條對景觀進行生態設計的手法建議,以期為景觀生態設計的優化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景觀;生態設計;現存問題;手法建議
一、概述
(一)景觀的含義
本文經查閱大量相關資料,最終得出,景觀指的是一種相關的工作者通過結合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及藝術審美等相關知識,對景觀建設區域的自然環境因素及建筑等人文環境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觀察分析、規劃設計、布局改造、管理保護等工作以使其達到一種協調狀態,并最終供人們觀賞使用的綜合性景觀。
(二)景觀生態設計的概念
根據上文對景觀概念的分析可知,景觀是一種集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景觀。因此本文認為關于這一景觀進行的生態設計具有廣義與狹義兩種概念。從廣義上來講,本文認為景觀生態設計指的是運用生態學領域的廣泛知識而對景觀所進行的符合生態平衡需求的一切設計。而從狹義的方面來討論,本文認為景觀生態設計指的是設計師通過對景觀生態學方面的知識的運用,而對景觀所進行的既滿足生態平衡需求又滿足園林藝術審美需求的設計。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默認的都是狹義方面的景觀生態設計這一概念。
二、當前我國景觀生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景觀生態設計科學性較低
結合我國景觀生態設計的實例,本文發現,設計的科學性問題是在各個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問題。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城市在對景觀作出設計時,往往過多地追求景觀的華麗性,將景觀中的諸多要素設計得繁雜、空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不到實際作用,違背了景觀生態設計的內涵;另一個方面則表現在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往往鮮少對景觀建設地點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而是想當然地將自己對景觀的固有印象融入到園林生態設計中,這種設計方式雖然能夠基本上保證所設計園林的生態性,但是在規劃地點建設的可操作性卻得不到保障,因此也不夠科學。
(二)景觀生態設計缺乏創新性
由于在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出之后,不少城市都開始對景觀進行生態性設計,其中不乏具有突出模范效應的例子。但是正是由于這種成功的設計實例的存在,導致我國城市景觀生態設計過程中的模仿現象十分明顯。這種抄襲模仿行為的存在使得景觀生態設計的創新性受限,生搬硬套得來的建設成果不僅無法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融合與適應,生態效果十分受限,并且也由于符合本城市文化的創新型文化設計因素的融入而導致無法對本城市的文化加以突出和宣傳。由此可見,創新性的缺乏使得景觀生態設計的原有意義無法得以實現,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我國景觀生態設計的手法建議
(一)根據建設場地自然環境作出設計
結合上文提到的景觀生態設計中實地考察的缺乏現象,本文認為要想設計出科學的生態型景觀,最首要的就是應當對建設地的自然環境予以充分的了解。而所謂的自然環境指的就是包含當地所存在的自然景觀以及自然氣候等因素在內的所有自然存在的環境狀態。只有在對景觀進行生態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并根據自然環境作出恰當的設計,才能夠保障生態設計的生態功能發揮到最大。例如,在對一個降水較少的城市進行景觀生態設計時,就不應當因為一味的追求形式感而融入過多的濕地元素,而應當增加對耐旱植物的栽種,以此來增加整個景觀對當地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其生態效應也會因此得到更好地實現。
(二)根據建設場地風土人情作出設計
由于對景觀進行生態設計除了實現生態平衡保護的目的之外,還應當通過景觀中的元素對建設地的本土文化進行一定的反映和宣傳。因此,景觀的生態設計不僅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作出,還要對其當地的風土人情予以適度的結合,并通過在景觀中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因素實現整個景觀設計的創新。例如,在一個以音樂文化為突出文化的城市,當進行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景觀的可供觀賞性及受眾的廣泛性,就應當將本地最為著名的音樂文化中的諸多元素采用藝術建筑的形式融入到景觀當中,比如可以采用音樂噴泉或以音符為外形的園林雕塑等進行音樂文化的宣傳,既增加了景觀的觀賞價值,又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
(三)根據人們多元化的審美作出設計
景觀作為景觀類別的一種,其主要是作為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使用。因此,在對其進行生態設計以增加其生態保護功能時也必須兼顧景觀整體的美感和藝術性特征。因此本文認為,在對景觀進行生態設計時,應當對人們的審美要素予以多方位地考慮,以使得園林滿足更多人的審美需求。例如,當前既有不少人對中國的古典元素十分欣賞,也有不少人較為傾向國外建筑風格。因此在進行風景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中,就應當結合人們的這一特征,靈活地融入中西方的不同藝術元素,既要實現二者之間不相突兀地融合,又要將其審美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四)注重景觀中植物景觀的配備方式
由于景觀生態設計的最直接目的是為了實現景觀生態效益的擴大化,因此對植物進行合理布局是最為重要的。在景觀中,植物的數量會影響生態效益的大小,而植物的類別會影響整個景觀的生態效益。因此在進行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中,既應當對植物種植所占據園區面積的比例進行合理控制,使得園林能夠對城市環境起到凈化作用,還應當對植物的種類進行合理配置,要在保障花、草、樹、木等各種該植物之間比例平衡的同時實現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植物煥發生機。
總結:
總的來說,我國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但是只要將生態環保與文化宣傳作為最所有設計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并努力促進這兩個目的的最大程度實現,景觀生態設計的過程就會取得顯著的成果,城市的生態環境也就會得到更好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