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冬冬
[摘 要]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管理內容之一,掌握企業的資金命脈。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經濟飛快發展,企業對于財務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還都局限于傳統財務理念之上,相對模式化,部分企業在財務管理上也出現一些問題。本文就企業財務管理中一些具體問題,結合創新思維,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財務管理 現存問題 改善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078-01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四大流”中資金流的體現,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企業所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競爭日趨激烈,各個企業在其經營發展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難題。隨著整體變化,企業管理中傳統財務管理的一些傳統理念和內容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這形勢下,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增強經濟效益,就必須以創新的思維去提升和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文章就目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簡姆治觶岷瞎芾硎導痛蔥濾嘉岢鱟約旱囊恍┙ㄒ椋M芪笠搗⒄固峁┮壞憬杓?一、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所發現的一些問題
(一) 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的一些企業財務管理還是相對落后,管理的模式和理念比較單一,人員能力也參差不齊,沒有制定統一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要求和標準,致使工作人員在工作時不能找到合理的參照標準,績效考核沒有合理依據,缺乏激勵性,財務工作中的統計和核算等方法出現不一致現象,造成企業財務管理不嚴謹,給工作帶來困擾,工作目標也很難實現。
(二) 風險管理意識欠缺
在當前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大部分領導者都能夠認識到投資風險、經營風險等等,但對于一些容易忽視的領域風險,往往重視不夠,例如:開發風險、存貨風險,甚至一些問題的決策風險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時往往疏于防范,可能給今后的財務管理甚至企業管理帶來困難。因此,如何全面有效地預見和防范風險的存在,是企業財務管理中要分析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 預算缺失或過于簡單,缺乏合理性
小型企業大都業務類型比較單一,因為企業一般對于預算工作不夠重視,即使有預算,其編制情況大都相對簡單,沒有和企業實際情況緊密結合,也沒有做到層層分析,預算數目設置缺乏依據和合理性,并且在執行中費用控制也不嚴謹,經常會出現預算數目的追加情況,既讓預算失去了它應有的監督作用,又給財務工作帶來困難。
(四) 人員技術能力較低,流程過于簡化
目前,大多數小型企業財務人員配備都不到位,經常是一人多崗現象,并且財務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同時財務流程和制度有些過于簡化,有些企業則是使用通用性財務管理內容,與本企業實際并不匹配,操作中也是過于簡練和存在著許多漏洞和弊端,這樣對于企業財務控制力太弱,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性。
二、以新思維進行財務管理優化
(一) 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1.全員參與財務制度建立
合理的財務制度是基于本企業實際情況和科學的理論,因此,制度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尤為重要。企業財務人員最為了解企業實際,發動全員進行財務制度建立,以科學為基礎,圍繞目標和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原則、標準以及行動方案,才能做到有效地把控和激勵,確保財務目標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增加財務管理的防控性內容
財務制度是進行企業財務活動之前所制定的一系列標準和要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效地保障資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盡可能消除其中的差異性,確?,F金在正常的適用范圍之內,保障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
3.建立財務管理全程監督
監督管理是確保財務工作合理合法的有力保障,是企業財務工作施行的控制工具,它是對企業財務相關業務發生前期的審批、辦理過程當中的審核和事后的稽核工作,其監督內容包括:分析企業財務工作及相關業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審核企業所需各項證照和手續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對財務報表及財務賬目進行嚴格審查。此外,還應做到在進行有效監督的同時,對發現的錯誤或問題要實時的進行改正。
(二) 完善財務控制體系
財務控制是財務管理中所采取的特定的手段和方法,是對企業日常的經營和資金活動加以調節和疏導。因此我們說,企業財務控制不應停留在表面環節,要把事前、事中、事后三者相貫穿,采取合理手段進行全面的把控,最大限度地保證財務目標順利實現。
1.事前預案分析
事前預防控制是指基于企業的實際情況,利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進行合理的預測,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進行有效地預防和避免,對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偏差也可以進行預先準備,使財務風險盡可能保持在可控范圍以內;同時,對風險發生后的發展趨勢和軌跡進行預測和分析,提前準備好風險發生時的應對和補救措施,減少不可控因素,使風險性大大降低。總之,事前預防是財務控制體系的基礎,是實現財務風險管控的前提。
2.過程實時分析控制
事中控制是對管理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和工作的監督和管理,是把重點放在工作過程中,而不是單純依據結果而進行調整,它要求我們在管理過程中隨時將每一個工作環節進行分析和比較,隨時進行調整,保證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嚴格控制在運行軌道之內,確保工作產出結果不會產生較大的偏差;同時在工作過程中隨時發現一些與預測不符的實際因素,動態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工作順暢進行。
3.事后反饋循環
事后反饋控制是我們企業管理中經常運營的一種方法,也是對管理中問題的最有效的分析和調整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看到結果的基礎上與目標進行比較,直接找出差距不足和出現的問題,直觀的進行調整和糾正,既為本階段工作中問題進行補救和調整,又為下一工作循環做出準備。其弊端是結果已經產生,已經有損失出現。
因此,完善的財務控制體系是基于事前的預防、過程中的不斷調整和對階段性結果的反饋分析為一體的系統化的管理過程,只有進行全面環節的管控,才能使財務風險最小化。
(三) 強化預算管理建立預算體系
即使是小型企業,也要合理編制和執行預算體系,因為充分發揮出預算對財務工作的監督控制作用,是財務工作更加規范化,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發生概率。
1. 財務部門或財務崗位要與企業其他各部門緊密結合,充分了解業務流程、年度經營計劃和發展側重方向,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因素,從最基層分析預算收支項目內容,結合企業以往情況,綜合的進行分析和預測。
2. 實行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全程監控,實時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關注和分析,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動態的調整和糾偏。
3. 要將預算體系執行落到實處,分解到每一個崗位和人員,將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緊密結合,發揮激勵作用。同時,預算管理也要實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一體化管理機制。
(四) 利用人力資源理念提升和優化
小型企業也要建立科學和具有前瞻性的用人理念,強化財務人員素質和技能,利用人力資源理念,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培訓體系,使財務人員更加專業化和具有責任感;完善和優化財務流程,使財務管理每一個工作環節都精確到位,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財務管控風險。
總之,財務管理對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起著十分重要作用。企業要樹立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的管理理念,真正重視起財務監督功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創新是使管理不斷發展的最根本因素,每個企業在財務管理中,都會經過長時間的沉淀而形成自身獨特的東西,這些因素與對財務管理甚至企業管理的發展產生影響和改變。將創新引入財務管理,將一些傳統的因素有效地組合、分解或改變,使管理的效果產生飛躍與質變,對于我們今后的管理學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