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要】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個分支,起著喚醒、聯系和整合學生人格力量的作用。作為高中教育的音樂教育,其作用當顯得尤為明顯。要讓音樂教育能夠發揮其獨特作用,需要人們去認真研究音樂教師和教學。本文讓學生在鑒賞中提高、促學生鑒賞中發展的研究,可供人們借鑒。
【關鍵詞】鑒賞提高? ?鑒賞發展? ?策略思考
平時的高中音樂教學,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沒有能夠去比較理想地欣賞,學生未曾進行比較理想的欣賞,那么作為音樂,其本身也就未曾能夠發揮具體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比較多地做著讓學生進行欣賞的思考,力求做到促進學生在欣賞中提高、在欣賞中發展。現拙于筆端的是自己的相關實踐和思考,期求大家教正。
一、學生在鑒賞中提高和發展需要學生鑒賞內容的廣泛
一般我們都這樣認為,高中學生學習非常緊張,學習壓力非常之大。學生對音樂只要教材內容能夠學號就已經是極好極好的事情,作為音樂老師不要去有多高的奢望;學生只要音樂學習的時間能夠得以保證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還求什么其他?竊以為秉承如此觀念是比較片面的,但也是我們部分教師所期望的,因為高考如此激烈,學生已高考學科課程學習壓得氣喘吁吁,非高考科目也不要再去摻和了。其實,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妥的。我們的學生需要全面發展,課程設置有其適應學生發展的理由,任何人的發展都不完全是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所能夠完全意義上去促進的,需要多重意義上的促進。農民朋友種地,干什么農活打著什么樣的號子,人們說喝酒最“苦”,挑擔最快和。這給我們以怎樣的啟迪,高中學生學習壓力越是大,最起碼也就越是需要我們用音樂進行調節,而且也越是需要我們以更為豐富多彩的音樂進行調節。高中學生學習音樂其課程所涵蓋著的內容已是十分的廣泛,現代社會的發展,音樂文化業已開始得以比較根本性的提升,音樂文化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變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繁榮昌盛。作為我們教師應當多讓學生去涉獵,不僅僅就是自身課程課堂內的涉獵,而且可以向其他課程進行相關意義上的滲透。尤其在學校開展相關活動時,給學校以理性建議,讓學生能夠也在活動種欣賞音樂、接受音樂文化的熏陶感染。
二、學生在鑒賞中提高發展需學生欣賞觀念的正確
應當說,人們對高中學生鑒賞音樂都持有一定的偏見,尤其在學生鑒賞流行音樂上所持有的偏見比較多,總以為學生去鑒賞那些音樂,不僅僅就是對學生學業的影響,也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凡事都應當具有兩重性,作為音樂藝術,應當有其相關的藝術性,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對音樂藝術的鑒賞不可能就停留在一定的層面和水準上。這就要求音樂藝術必須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發展的過程中,總是精華和糟粕并存著,相關意義上講,糟粕有時就是那樣的“曇花一現”。如果在音樂欣賞中,我們能夠讓學生以正確的觀念進行鑒賞,那學生則完全可以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倘若,我們不讓學生進行鑒賞,予以相關的封閉,那學生會因此而感到相當的神秘,越是感到神秘學生便越是要進行欣賞,反而獲取不到更為理想的實際效果。以音樂課《漢族民歌》來說,學生通過聆聽,對比等手法。了解到中國音樂的博大精深。了解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了解這三種體裁的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學生愛上聆聽,鑒賞中國的民歌。如果我們不僅僅讓學生進行鑒賞,而是讓學生在樹立正確的理念下進行鑒賞,那學生則完全可能就是理想意義上的會鑒賞,也就是理想意義上的正確鑒賞。
三、學生在鑒賞中提高和發展需要學生鑒賞能力的強化
應當說,高中音樂教材中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具有著相當豐富的感染意義和強烈的感染效果。也應當這樣說,學生如果缺乏或者就是完全缺失對高中音樂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欣賞能力,也是不可能獲取欣賞效果的,更不可能形成學生可持續欣賞的動機。所以,我們應當做出這樣的思考:高中學生音樂學習種的欣賞也不能就是那樣毫無能力的欣賞、那種麻木意義上的欣賞,則如同學生語文學習之習作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也應當在實際音樂教學中做出這樣的抉擇,盡快盡情地去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學生鑒賞能力的強化,需要給學生傳授一定意義上的音樂形式表現方面的常識,需要讓學生得到相關意義上的音樂之動態形式的表現欣賞。在我們一般高中,學生音樂學習的設施可以說是已經夠優越的,學習的可用資源也是夠豐富的,有專門的的音樂教室,也有陳列多種器材的音樂器材室。平時的教學,我們不能僅僅就是讓學生去學唱一兩首歌就得以滿足,平時的教學我們也不能就讓那些音樂器材就在器材室里睡覺。讓學生多觸摸,讓學生去多見識,既能激發學生的應用興趣,當然也可強化學生的欣賞能力。比如高中鑒賞課程中的《悲劇美——松花江上》這一節課中,如何讓學生鑒賞這節課中的悲劇美,我們可以通過聆聽這首歌曲,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9.18”事變使中國老百姓顛沛流離,妻離子散,無家可歸。學生可以結合這個歷史背景,通過總聽這首歌,談談對這首歌情緒、節奏、速度、節拍的概括。使學生對這首歌曲有了大致的理解,然后在通過分聽,讓學生了解到一首音樂作品的音樂語言對于鑒賞音樂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同時也了解到音樂的悲劇美是對人類促進作用的。及時生活不是那么美好,但是我們任然對生活充滿著希望。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學生在鑒賞中提高,形成學生在鑒賞中發展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讓學生在鑒賞中提高的策略也應當是相當意義上的多維,作為我們的音樂課程教學,不僅僅是停留在音樂教材的交流上,還應當去比較深刻而又深入地研究音樂藝術更為層次的內容,以便達成音樂教學之促進學生更為充分發展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魚霞.情感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樂麓書社,2007.
[3]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