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 董 慧
有調查發現,在步入社會的中職生中,有的英語文化基礎較為薄弱,有的英語人文素養有待加強,還有的英語專業知識匱乏,無法做好本職工作。種種現象表明,提升中職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廣大一線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下面,我就如何巧用課堂教學活動談談怎樣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希望真正借助多元化課堂教學活動提升中職生英語核心素養,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礎,只有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才能更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文化品質及思維品質,讓學生英語素養得以全方位提升。然而,就當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來看,由于受長時間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忽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每天的學習任務就是記憶詞匯或解題。久而久之,學生只會解題不會“說話”。面對這種教學形勢,如何培養并提升中職生的語言能力,我認為英語教師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樹立語言鍛煉的意識,其次是創設各種語言活動如角色扮演、主題討論等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最終起到良好的教學成效,讓中職生語言能力取得一個更好提升。
如在中職英語“What Do We Eat Today?”教學中,為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對教學活動有極高的參與欲望,我先讓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隨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談談自己的飲食習慣或自己最喜歡吃的食物。由于這一話題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大多數學生都十分愉快地參與其中,并表述著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學生這樣說:“My favorite fruit is grape, which is big and sweet.”還有的學生這樣說:“I prefer hamburgers to noodles.”如此一來,既活躍了課堂氛圍,讓課堂教學更具生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語言表達及交際能力,最終提升學生語言素養,為日后閱讀、寫作及交流奠定良好基礎。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為一個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以辨析、分類和推斷等方式呈現,為自身學習起到一定輔助性作用。經長期實踐得知,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除了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日后英語學習鋪墊后路,還能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那如何立足英語課堂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呢?借助問題教學法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正所謂“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思維,沒有問題就沒有探求的欲望。作為一名高素質英語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重視程度,讓學生思維品質在原有基礎上取得一個更好的提升。
如在中職英語“I Feel Sick”教學中,為點燃學生思維火花,讓學生思維品質取得一個更好提升,我先帶領學生朗讀文章,解決生詞、詞語等問題。其次,結合文章提出幾個循序漸進的問題,并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的形式進行思考,旨在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怎樣一件事情?文中主人公發現自己不舒服后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通過設計問題串,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還鍛煉了學生思考能力、探究協助能力,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為學生日后更深層次學習奠定基礎。由此,以問題為導向可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英語教師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真正借助問題教學深化學生英語思維,實現預期教學目的與效果。
文化意識指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及對優秀文化的認知,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意識,無論對自身英語學習還是自身綜合素養提升均有重要意義。然而,就當前中職英語教學情況來看,不論是英語教師還是學生都將精力與時間花費在學習成績的提高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無法對外來文化有一個很好的認知,無法順利完成跨文化溝通。鑒于此,轉變教學觀念并創新教學手段是關鍵。如創設各種語言情境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外來文化,獲取更多英語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習興趣。
如在中職英語“Sports Are Fun!”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善于以尊重彼此文化為前提與他人進行平等的溝通對話,我便在課上詢問學生:“Do you know foreign sports culture? Are you willing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find out?”大部分學生還是表示愿意去嘗試了解一下的。隨后,我便借助多媒體為學生介紹一些其他國家的體育文化,如美國的橄欖球或冰球、泰國拳擊等。引領學生了解國外的一些體育文化,不僅拓展了學生知識面,還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跨文化意識,讓學生以一種世界的、開放的眼光去尊重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文化,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學習能力是學生主動探索學習渠道,從而提升學習質量的一種可貴品質。作為二十一世紀下的學習者,只有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才能更好開展課程學習,取得良好學習成效,為日后更深層次學習及工作需要奠定良好基礎。以中職生來說,如何提高中職生學習能力呢?我認為引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是前提,只有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其中,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繼而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習能力。對此,為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我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嘗試借助激勵評價鼓勵培養學生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竟沒想到起到了良好教學成效。
如在中職英語“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 ”教學中,為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習更加自信,我先引領學生學習課文,隨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自己是如何打發業余活動的。剛開始,學生參與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只有一兩個學生積極思考并大膽發表自身的看法。為了調動課堂氛圍,我便積極評價了學生,如:“你能夠大膽站起來說出自身的想法,想必日后進入社會與他人交往也不成問題。”通過我的一番激勵評價,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我所提出的問題,并試著回答。這樣一來,不僅帶動了更多學生的課堂參與,還幫助學生樹立了良好學習態度與意識,繼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讓學生以更好的學習狀態迎接日后的每一堂英語課。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既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體現,也是培養綜合素質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徑。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以上是我結合多年教學案例總結整理所得,旨在巧借課堂活動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