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陽師范學校 鄧海云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職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職學生終生發展,充分就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實現現代職業教育根本要求的重要手段。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對現代職業教育提出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了實現《決定》中明確的教育目標,就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達到立德樹人、服務發展、促進就業。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立德樹人的主要內容具有一致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也是立德樹人的主要內容,中職教育立德樹人就要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加強對中職學生立德樹人教育,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最后,中職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中職學生畢業后將直接就業,正確的職業觀是中職學生必備的道德意識。正確的職業觀是以國家需要為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
學校在中職學生的成長中起主導作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學生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強化學校作為,實現立德樹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對接。
第一,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中,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陣地。以開設課程為主渠道,突出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導性,根據國家要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表,并由政治素質好的專業教師執教;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核心價值觀教育。第二,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環境建設中,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載體。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環境建設,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載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校園內的教室、走廊、樓梯間、寢室、食堂等學生學習和活動場所張貼名言警句、宣傳標語,制作墻報和櫥窗、出版黑板報等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學校的校園網站、工作群、微信群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組織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班會團支部活動等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涌現的新人、新事,傳播正能量,從這些活動中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第三,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師德師風建設,是立德樹人的有效榜樣。在中職學校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老師是關鍵,老師的行為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進行師德師風建設活動中涌現的好老師,對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著樹榜樣、做示范的作用,對立德樹人起著榜樣的作用。
立德樹人是中職教育的根本,針對中職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需要突出重點,強化訓練,實現立德樹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式與內容的有效對接。
平等是中職學生普遍追求的價值理念,要將平等觀念融入教師教育教程中,細化在實際生活中,內化于學生的心中。要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溝通,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老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從心理上接納中職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校、老師是真心關心他們成長的;注重培養技能樹立自信心,通過技能的提高,培養學生平等地參與社會競爭,從而樹立自信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激發學生的集體和團隊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中職學生其身心發育尚不成熟,情感強烈又不穩定,易激動。模仿性強、好奇心強、易顯露自己,易受外界影響,違紀、違法的現象比較突出,打架斗毆、偷盜等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部分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能力較弱等,這些情況將極大地阻礙著青年學生的成長。法制教育進課堂是進行法制意識提高的保證;觀看相關的電視法制欄目,增強法治意識與觀念,提高學生依法辦事的觀念和意識;通過觀摩庭審,增強感性認識,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敬業”指的是“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敬業的人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具有高度的認同感,具備為了職業獻身的精神,并且愿意將自己的一生與職業聯系在一起,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實現人生的價值;敬業的人擁有高度的責任心,能夠明確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忠于職守,勤奮工作,任勞任怨,樂于付出和奉獻。一個人一旦有了敬業精神,就能專心致志地從事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為外界所誘惑,在復雜的社會當中,冷靜理性,只有具有堅定的立場和信念,就能抵御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各種負面和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學生的敬業精神培養,是中職學校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要求。要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職業,一旦選擇就應堅持下去,通過不斷的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敬業意識;通過舉辦創業成功的優秀畢業生匯報會、典型經驗分享等活動,讓青年學生一同感受到創業成功的喜悅,促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業精神,增強創業的主動性。
誠信,即誠實和守信用,指為人處世坦誠實在,誠實規矩,信守諾言。友善,即指重友誼求和諧、存真善講愛心。誠信與友善能產生重大的推力。在專業課程中加強誠信友善教育,充分發掘蘊含在各門課程中的誠信友善教育資源,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誠信友善教育;教師要做誠信友善的楷模,以身作則,做好誠信友善示范,達到誠信教育的目的;建立誠信友善他律與自律的機制,建立相關的誠信獎勵制度和激勵措施,如誠信友善主題的演講比賽、拾金不昧的表揚、對撒謊、舞弊的批評等。同時也要創造學生自律的環境,讓學生自我指導、自我內化。
禮儀是文明的體現,也是社會良好秩序的保障。由于中職學生所處的家庭社會環境,在入校之前所受到的禮儀教育極少,在中職學校加強禮儀教育十分必要。一日常規的養成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開設禮儀課程,學習坐、立、行、走、著裝、面試等需要的禮儀,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感受美、體會美、創造美;開設形體課,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驕人的身材、展示自我的風采。
立德樹人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任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堅持立德樹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對接,不僅有利于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要實現“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中職“立德樹人”的始終,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