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電子設備,同時,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滿足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對高校計算機網絡教學新模式作出幾點研究。
【關鍵詞】應用能力? 高校? 計算機網絡? 教學實踐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強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水平,成為其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階段,高職院校成為培養我國計算機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但就目前情況來說,高職院校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計算機教學改革之路受到一定阻礙,使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高職教師應不斷轉變教學手段,創新計算機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1、高職院校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導向,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
在信息技術極為發達的今天,人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已離不開計算機。蛋當前的高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一些教師依舊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不多,導致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不強,個別高校盲目的向普通高等院校學習,將計算機課程的中心放在理論知識上,此種教學模式并不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特點,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扎實,但動手操作能力極差,容易使學生造成迷茫心理,在就業時影響學生的良好發揮,需要進行崗前培訓才能順利上崗。但一些企業存在崗前培訓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持續下降,出現放棄此專業的現象,進而加大了我國專業化計算機人才的缺口。高職院校的目的是為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深入市場開展調研,根據計算機課程的實際特點,以及當前社會的具體需求為基礎,制定科學全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新模式分析
2.1構建新型課堂結構
高職院校應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開展教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合理調整計算機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對課程中數據結構較難的內容,適當壓縮簡化,使學生掌握最主要的理論知識即可。同時,加強實踐型教學內容,例如網頁設計等,這些內容的實踐性較強,學生應中心掌握,能夠做到熟練操作,以此為目標,調整教學重心,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善于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對日常性的知識深入掌握,真正做到全面理解,并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加強自身的應用能力。此外,教師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練習有機結合,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使學生在作業中加強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掌握,在練習中,將原本局限在課程中的內容有效延伸,使學生具備舉一反三的實踐能力,為今后順利就業提供重要幫助。
2.2優化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
計算機網絡教學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多以授課為主,并將大部分教學時間放在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導致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在上機過程中,學生未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良好運用,導致學生的學習信心受到影響,降低了學習積極性。若課堂管理不嚴,許多學生會利用計算機瀏覽其他內容,導致計算機教學效率嚴重下降。此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互分離,嚴重影響學生的操作水平。因此,教師需優化教學模式,借助計算機與投影儀等教學資源,改善教學氛圍,教師可先行演示,在演示過后鼓勵學生進行操作,并考察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若在某方面出現問題,教師應加強相關內容的講解,直至學生能夠熟練操作。同時,教師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總結教學經驗,針對學生存在不足進行改善,提高學生解決計算機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全面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
2.3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創新計算機教學模式時,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速度較快,計算機網絡技術也是如此,若不時刻加強自身的相關技能,會被社會逐漸淘汰,因此學生只有不斷學習,時刻掌握最新知識,才能適應社會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基于此,教師應設置一些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內容,注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若內容過難,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應設置一些內容相對簡單的教學內容,逐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正確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培養學生養成自學的良好習慣,在學習與日后工作中形成自主探索的良好精神,為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與順利就業奠定重要基礎。
2.3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常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改革計算機教學模式時,應注重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即加強思維訓練。例如,講解計算機的操作方法時,教師應尋找更為適合學生的方法,并在課上適當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漸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與思路,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掌握不同方法的解決方案。此外,由于計算機語言較單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教師可適當整合教學內容,確保計算機語言的準確性,在多方面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思維,進而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結束語:綜合上文所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教師應不斷轉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注重實踐教學,將計算機實踐教學滲透到培養學生的各個方面,全方面地使學生受到良好鍛煉,為其今后步入社會良好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淑艷,張莉.基于計算思維培養的文科高校計算機教學層次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7(3):12-16.
[2]倪問尹,周榮華,陳順平,尹鋒.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教師,2014(17):93-93.
[3]章潔.基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J].無線互聯科技,2014(11):228-228.